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外国文学

19世纪外国文学

第四节普希金1.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

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最能体现他个性,最具有社会影响的,是他的政治抒情诗。

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

2. 普希金南方诗篇:《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等。

长诗主人公都性格强悍,感情激越,与黑暗社会势不两立。

3. 普希金的抒情诗自然质朴、真挚纯洁,且“包含着生命”(别林斯基)。

著名作品有《致凯恩》《皇村的回忆》《十月十九日》《窗》《我爱过你》等。

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第一个偷到缪斯金腰带的人。

”4. 普希金最负盛名的剧作是历史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

作者通过人物之口明确提出“人民的公意”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5.1830年,普希金写出了由5个短篇组成的《别尔金小说集》。

《驿站长》是其中最优秀的短篇,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

6.普希金反映农奴的苦难和农民暴动的小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这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起义的作品。

7.《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诗体小说,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

作品的意义: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问题。

它和《上尉的女儿》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8.奥涅金形象:(1)塑造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奥涅金这个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2)奥涅金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

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也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

他愤世嫉俗但又非常脆弱。

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绝裂。

因此他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3)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9.达吉雅娜是普希金理想中的贵族妇女。

她具有奥涅金的叛逆气质,又有奥涅金所没有的东西,她真诚、朴实、纯正、高贵,是普希金最喜爱的人物,作者把她称为“我可爱的理想”。

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第一节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1)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承前启后的现实主义传统。

2.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成为主流,但浪漫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

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出现。

4.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法国:1. 梅里美是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后期作品以《卡门》即《嘉尔曼》最为有名,是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

从卡门这个充满野性与性感的女人身上作者发掘并放大了现代文明之外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悲剧及社会意义:(1)作品描写了爱玛?包法利的悲剧命运。

这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

(2)爱玛感情热烈,耽于幻想,厌倦乡下生活和平凡的丈夫。

她追求传奇式的爱情却变成了别人的玩物;模仿贵族的“风雅”却成了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

她不断地被骗、遭遗弃,最后只得自杀。

(3)作者通过爱玛由追求到毁灭的人生历程,谴责了社会环境的庸俗、冷酷和堕落,同时也批判了爱玛的庸俗和浅薄。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本身就象征了对庸俗的资产阶级世界的极度失望。

(3)在写法上,小说表现出淡化情节的内倾性特点和冷静客观的风格。

3.福楼拜对艺术美的刻意追求,形成了福楼拜的精湛、严谨、清澈的艺术风格。

他的小说,结构精致严谨,描写客观真实,精雕细刻,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英国:1. 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著名作家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2.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她的小说《玛丽?巴顿》首次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

3.萨克雷是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他称自己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名利场》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

实际上,主人公蓓基?夏泼就是资产阶级社会中反抗和个人奋斗的英雄,小说既描绘了夏泼堕落的经历,又深刻揭露了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及其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本质。

4.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

简?爱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叛逆精神,不愿接受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对爱情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爱情是人格的平等。

简?爱的形象具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她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

5.描写爱情与复仇的《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惟一的长篇小说,它被评论家惊奇地称之为“一代奇书”和“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

小说有3点突出之处:(1)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的情节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新情节。

(2)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

(3)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哥特式风格。

俄国:1.俄国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

他们的美学,是对现实主义的阐释和捍卫,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别林斯基是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文学的幻想》《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智慧的痛苦》《艺术的概念》《论普希金》《1847年俄国文学之一瞥》等。

他肯定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

2.“多余人”:(1)“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

他们受启蒙思想和进步思潮影响,对上流社会不满,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上流社会决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勇气和毅力;他们不甘心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但又脱离人民;他们苦闷忧郁,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2)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奥涅金。

其后,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了毕巧林。

40年代屠格涅夫在《罗亭》中塑造了罗亭。

50年代冈察罗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奥勃洛摩夫是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标志着贵族阶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已丧失殆尽,他们在俄国生活舞台上已没有任何地位。

3.“小人物”:(1)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形象。

他们地位低下,性格懦弱,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2)普希金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尔后,果戈理、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4.“自然派”:(1)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

别林斯基赋予自然派以新的含义,并多次在理论上热情肯定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驳斥了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抑。

(2)自然派以其领袖人物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

(3)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5.赫尔岑第一次使用“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他40年代创作的著名的“问题小说”《谁之罪》,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其中的别尔托夫是又一个“多余人”。

《谁之罪》还被称为“政论式小说”,其作品风格对后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有明显的影响。

6. 《前夜》《父与子》是屠格涅夫创作的高峰。

《前夜》中的叶琳娜和英沙罗夫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新人形象。

代表作《父与子》反映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贵族自由主义者之间的激烈思想斗争,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

主人公巴扎洛夫是平民知识分子。

小说特点:情节单—,布局结构谨严,风景描写衬托人物性格,浓郁的抒情气氛等,都是这部小说的特点。

7.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唯物主义美学观。

长篇小说《怎么办》是典型的“问题文学”。

通过婚姻爱情问题塑造了几个“新人”形象: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

小说表现了“爱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的崭新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中心人物拉赫美托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光辉形象(也是新人形象),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8.多余人形象系列: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罗留摩夫。

9.新人,即平民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叶琳娜、英沙罗夫,巴扎罗夫、薇拉、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拉赫美托夫。

10.杜勃罗留波夫撰写的《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什么是奥勃罗摩夫性格》,标志着俄国文学批评史上革命民主主义战斗的文学评论的又一高峰。

11. 冈察洛夫早就注意到周围是一种“漠不关心、无所事事、终日酣睡的生活”。

代表作《奥勃罗摩夫》中的主人公奥勃罗摩夫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成了一具活尸。

这是一种“奥勃罗摩夫性格”。

小说一方面指出造成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是农奴主地位及其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贵族阶级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丧失了曾有过的进步作用,必然走向衰亡。

12. 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大雷雨》被称为“生活的戏剧”。

剧本刻画了一个不堪凌辱、以死反抗旧势力的俄国妇女形象卡杰琳娜。

赞扬她渴望自由和幸福的精神的同时,也鞭挞了专制社会和黑暗势力。

美国:1.希尔德烈斯的长篇小说废奴文学《白奴》是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2.斯托夫人的代表作废奴文学《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是“世界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事件”。

“汤姆叔叔”成了美国黑奴的象征。

第二节斯丹达尔1. 斯丹达尔的地位和影响:(1)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法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创作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对法国王朝复辟年代的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在典型性格塑造中卓越的心理分析方法,在法国乃至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823年至1825年,斯丹达尔陆续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艺术必然适应时代潮流,表现人民的习惯和信仰的主张——现实主义文学原则。

3.斯丹达尔所说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就是后来定名的“现实主义”,《拉辛与莎士比亚》也因此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4. 斯丹达尔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是他通过爱情故事反映政治主题的初步尝试;《法尼娜?法尼尼》塑造了米西瑞里的爱国者形象,通过这一形象歌颂意大利革命志士的斗争精神和献身祖国的热情。

5.斯丹达尔揭露七月王朝的长篇小说是《吕西安?娄凡》(《红与白》);他的《巴马修道院》仅用52天时间就完成了,这是他生前惟一获得成功的杰作。

6.斯丹达尔的代表作《红与黑》的情节:(1)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维立叶尔城郊一家锯木厂老板的儿子于连,经西朗神父介绍到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因和市长夫人发生暧昧关系,事发后被迫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