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库柏: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
爱伦·坡:创作了最早推理小说。
3后期浪漫主义代表:
霍桑《红字》;
惠特曼《草叶集》:草叶象征:①生命力的象征;②发展的象征;③民主的象征。
主题:自我、创造、民主。(创造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麦尔维尔《白鲸》
③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
法国通俗小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唐泰斯;莫尔赛夫夺人之妻;
维勒福落井下石;唐格拉尔陷害唐泰斯主谋。
科幻小说: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
三方面:①在地球上的漫游和冒险;《海底两万里》
②星际旅行和空中历险;《从地球到月球》
③在一地的科学发现.《机器岛》
俄国
1茹科夫斯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
提出本世纪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冉阿让);饥饿使妇女堕落(芳汀);
黑暗使儿童羸弱(柯赛特)。
②雨果描绘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这种现象;(警探沙威--法律的化身)
③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仁爱化身--福来主教)
④除了仁爱,还需实现共和。
《悲惨世界》艺术特征: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对照艺术的应用;
④大量运用同位语隐喻;⑤想象丰富;⑥语言丰富,韵律运用自如,
手法灵活。
6)《九三年》煞尾之作。哲理性历史小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
正确的人道主义。
7)小说艺术特征:(为什么雨果是浪漫主义集大成者?或雨果浪漫主义手法?)
①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对照)
②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底层人民)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具体各国: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
耶拿派:施莱格尔两兄弟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主张,是早期德国浪漫主义小团体。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
英国: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布莱克和彭斯(农民诗人)
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创作小团体,主要代表人物是在英国西北湖区生活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均写过描写湖光山色的诗歌,故被称湖畔派诗人。湖畔诗人从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高尔基称消极浪漫主义)
2)1813--1816年“东方故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中心人物不是流浪者就是流浪汉,性格则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勇气和冒险经历,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忠于爱情,最后却都成了社会的牺牲品。这些形象发展了哈洛尔德所体现的拜伦主义-----失望忧郁的情绪和纯粹个人式反抗。“拜伦式英雄”: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拜伦式英雄”贯穿其所有作品。
雪莱: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
济慈:代表作《夜莺颂》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奠基人,代表作《艾凡赫》,塑造绿林英雄罗宾汉形象。
拜伦
1)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塑造孤独忧郁悲观的“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
主人公:“我”(抒情主人公)和哈洛尔德(消极因素)
别林斯基称“没有茹科夫斯基,我们就没有普希金”。
2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又是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莱蒙托夫诗歌《诗人之死》小说《当代英雄》(多余人的形象)
波兰和匈牙利密茨凯维奇《先人祭》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美国1爱默生和梭罗是超验主义理论家,提出浪漫主义主张。
2前期浪漫主义代表:欧文、库柏、爱伦·坡。
③以诗的气魄和规模再现社会和历史;(悲惨世界是一历史壁画,巴
黎圣母院描绘了乞丐王国,人民起义)
④情节具有传奇性;
⑤重视心理描写;(《笑面人》中雨果应用大量心理分析,细致刻画
主人公美好品质)
⑥雨果善于景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描绘的如同有生命一样神奇。
(巴黎圣母院的古建筑)
8)《悲惨世界》思想内容:
①小说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
3)代表作《唐璜》长篇叙事诗,或诗体小说。
法国:
早期代表人物:夏多布里昂小说《阿达拉》;斯塔尔夫人理论《论文学》。
女作家:乔治·桑代表作《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雨果:夏多布里昂称之为“神童”。1818--1819三次获奖,得到路易十八500法郎奖金。
1)1827年10月,《<克伦威尔>序言》,被称为浪漫主义宣言书,其中提出雨果新的美
华兹华斯:湖畔诗魂。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著,其序言是浪漫主义宣言,此集是英国浪漫主义奠基作。其序曲体现的华兹华斯的诗论:
①题材:主张选择日常生活的事情和情节;
②语言:主张用真正地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③诗的本质: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④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
《我们共七个》是华兹华斯在诗歌语言进行革新的表征。“我们永不分离,即使是死亡”。
学原则:美丑对照原则:美在丑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
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典例《巴黎圣母院》。
2)1830.2.25《欧那尼》上演,标志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登上历史舞台。
3)5部诗集:《东方集》《秋叶集》等。
4)创作核心思想:人道主义
5)诗歌艺术特征:①开拓诗歌领域;②富有激情;③对照原则应用于诗中,对比强烈;
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1概述: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前30年,1831年《红与黑》为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
产生背景:①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③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特点:①强调创作绝对自由,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②从民主主义立场(积极浪漫主义),或留恋旧制(消极浪漫主义)立场,抨
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罪恶现象;
③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④偏重描写自然风光,标举卢梭“回归自然”主张;
艺术特点:①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主观性;
②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重视民间文学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③惯用对比与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体长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