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实践研究
作者:吉培培
来源:《文理导航》2020年第05期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在新颖、创新的环境中开展实践活动是对世界感知和人际关系建立,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
对幼儿园创设环境实践的正确引导,是对幼儿园创设环境方式进行反思的基础。
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创设幼儿园环境,其目标是有效实现环境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创造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和发挥幼儿园的环境创造、环境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让儿童实现发展的全面性。
一、幼儿园之环境创设活动的遵循原则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有一些原则应当遵守:1.环境的创造应该反映出启示性。
创造的环境应使孩子们获取知识,提升才干和激起他们兴致勃勃的进行科学探究十分有利。
如在对幼儿园环境中设计主题墙装饰之内容的指导性应当明显,应具备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
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能使儿童的注意力被深刻吸引,受到的教育良好,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
2.创设环境应体现感染性。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把握具有审美情趣和价值,造就一个美的环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学习和活动,玩耍使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培育。
3.创新的原则应体现在环境创设中。
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主体是孩子,因而环境的创设就需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和设想进行创新,让孩子的成就和快乐感始终写在脸上,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责任和使命感。
二、创设环境中体现主题教育环境思想
环境对儿童的成长、知识的获得和情感的丰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儿童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可以与日常教学互动充分结合,使教学服务为环境的创造服务,同时也是为儿童的生态教育服务的手段。
以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体系课程为例,可以设置为:通常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在活动当天开展重点教育,在主题教学活动过程中,以集体教学行为为主。
环境创造的主要动机应该是让孩子回归自然。
虽然孩子们不能生活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但教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模拟的自然环境。
如在幼儿园大门口,就可以设立手拿着稚嫩的植物芽做奔跑状的孩子形象,不仅体现了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期待入园的孩子奋力向前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