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与保护
题目:关于千岛湖旅游环境现状的调查及相关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2年12月08日
关于千岛湖旅游环境现状的调查及相关对策分析
千岛湖位于浙江西部与安徽南部交界的淳安县境内,是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因湖内有1078个岛屿而得名。
千岛湖景区面积98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573平方千米,蓄水量178.4亿立方米。
景区空气清新,湖水晶莹剔透,林木繁茂,人文景观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1982年千岛湖被确立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6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评为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区之一,2010年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但是随着千岛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旅游环境保护问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以下仅以个人所见所闻,及查阅相关资料对千岛湖环境现状做以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项目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推进,地形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森林植被遭到破坏,鸟类、兽类、爬行类和昆虫等野生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的转移甚至死亡,严重破坏了景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在土地平整、挖山填湖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当,泥土、石块等建筑垃圾乱扔入湖,不仅影响了周围水质和生态环境,还影响了该区域水体中鱼类摄食方式和种群繁殖。
(二)、旅游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千岛湖的旅游项目主要是依赖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结合,很多都是人为的,对于自然环境来说很是不和谐。
虽然在千岛湖的1078个岛屿当中开发出来的并不多,但仅从开发出来的岛屿的建设不难看出,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很多岛屿上的树木种类数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大量游客的登岛,土壤被踩实,许多林木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营养而过早衰亡。
千岛湖的旅游交通主要依赖于水上交通,主要是大小游艇,虽然近些年来游船的动力系统有了大规模的改进,由原来的烧油改为现在的电力系统,但仍有少量老旧的油动力船只在湖上活动。
于是漏油事件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
同时由于大量游船在湖面上活动,湖水泛起的水波对于水下古城的破坏无疑地是致命的。
对古城的破坏的另一致命
因素就是众所周知的一个项目——巨网捕鱼。
(三)、旅游服务业对于环境的影响
这里主要指的是污水、废气、生活垃圾以及噪声的污染。
随着千岛湖的知名度加大,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酒店等服务行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很多酒店都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很多生活污水都是经过简单处理直接排入千岛湖中;同时,据笔者所知,千岛湖的生活垃圾处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就在千岛湖客运码头附近有一个依湖而建的简单的垃圾填埋场,只是用土围了一些湖水,然后垃圾直接往里倒。
(四)、游客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千岛湖虽被称为天下第一秀水,但真正到过千岛湖的人会注意到千岛湖岸边的水面上漂浮着很多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当中,很多都是游人随手扔下的。
二、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在开发建设中的失误多是不可弥补的。
因此,应当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科学管理,合理开发,使旅游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合理评价,实施科学管理。
(二)、综合规范,合理开发
景区的规划要综合考虑,立足生态旅游,多搞观赏性和服务性的建筑,建筑物的高度和规模要同旅游环境相协调。
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有生态保护措施,做好物种的引进和转移工作,保持景区的生物多样性,局部地区修建堤坝,防止水土直接入湖等等。
(三)、加强对旅游交通和项目的管理
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老旧游船进行改进或直接淘汰,对不符合要求,对旅游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果断叫停。
(四)、加强对游客的管理
游客进入景区前,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并向他们介绍景区的特点,以增强游客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自觉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
对于少数不遵守相关规定的人进行一定的处罚。
(五)、加强环境卫生配套设施的建设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相关酒店进行综合整治,强令建设相关配套设备;增加城区和景点的公厕、垃圾桶等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垃圾处理场。
总之,保护好千岛湖的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千岛湖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