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结成冰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滴加少量的液体D.过滤泥沙水3.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农业生产,可以大量使用C.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在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6.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N2C.Fe D.O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体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Fe2O3+3CO═2Fe+3CO2D.HCl+NaNO3═NaCl+HNO39.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在邵阳市绥宁县境内隆重举行了庆祝苗族“四•八”姑娘节活动,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拿出了香喷喷的黑米饭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人们能闻到黑米饭浓浓的香味,主要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10.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其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锰元素化合价为()A.+4价B.+5价C.+6价D.+7价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D.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1:212.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名正确的是()A.Ag:水银B.CaO:消石灰C.NaCl:苛性纳D.Na2CO3:纯碱13.下列食物的pH如下:果汁(2.9~3.3)、葡萄汁(3.5~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
其中胃酸过多的人最适合吃()A.牛奶B.鸡蛋清C.葡萄汁D.苹果汁14.现有X、Y两种金属,分别把它们插入到Cu(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在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Cu B.Y>Cu>X C.Cu>X>Y D.X>Cu>Y15.2019年5月6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选育培植的耐盐碱水稻在山东青岛开始春播育秧。
若将此水稻推广到一亿亩,至少能多养活八千多万人口。
稻谷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下面哪种基本营养素()A.油脂B.糖类C.维生素D.蛋白质16.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A.FeS B.FeSO4C.FeS2D.Fe2O317.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或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18.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 A .CuOB .AgC .BaCl 2D .Mg (OH )219.去年9月,我国第一艘自主研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成功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
下列有关“雪龙2号”破冰船的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船的主体材料不绣钢属于合金B .船体外壳含有钛,其中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船舱的密封圈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 .船上备用的救生衣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0.2019年6月5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了第48届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积极植树造林 C .就地焚烧塑料饭盒D .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1.已知化学反应:2NO+O 2=2NO 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2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 .表示红磷与足量的O 2充分反应B .表示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C .表示将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D .表示分别向两支装有等质量锌和铁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A .AB .BC .CD .D2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雨的pH 小于5.6,则pH 小于5.6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25.冰毒(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严重损害心脏和大脑组织,吸食过量会导致死亡。
青少年应拒食毒品,远离毒品。
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为C 10H 15N ,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基苯丙胺是一种有机物B .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D .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5:1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第27题每空2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2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语言。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
(3)4个硫原子: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化合价为+5价:______。
2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现有四种气体:①O 2②CO 、③CO 2④H 2,请选择符合题意的气体进行填空(填序号)。
(1)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
(3)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
(4)本身有毒,但可以用于冶炼金属的气体是______。
28.如图中的①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A 、B 、C 、D 、E 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钾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
(2)图A 中x=______。
(3)图A 、B 、C 、D 、E 五种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4)C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 、B 、D 、E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选项字母) 2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1)我们在炎热的夏天喝可乐(含有CO 2气体的饮料)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具体方法______;(3)“××雪饼”包装袋内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化学式CaO ),请解释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4)医用紫药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1%的KMnO 4溶液,若配制2000g 紫药水,需称取KMnO 4固体质量______克。
30.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2)欲将t 1℃时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______温度(填“升高”或者“降低”) (3)现有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它们均升温至t 2℃,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
31.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______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异味; (2)可用______肥皂水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2题第(1)小题和每个化学方程式均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32.结合如图信息,回答问题(①~⑦为装置序号,a ~d 为导管口编号)。
(1)装置①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通常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3)在检验CO 2气体时,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4)实验室若用装置②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将上述②⑥⑦装置进行组装,则可以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那么该组合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 →______→______→b (填导管口编号)。
33.(1)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试求:(1)m 的值应为_____;(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CaCO 3的质量分数?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结成冰【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石蜡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滴加少量的液体D.过滤泥沙水【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