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其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板书: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讲授新课】课件展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

板书:一、降水的变化1、降水的概念及形式师:什么是降水?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归纳。

大家思考: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

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

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师: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等。

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

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等。

(过渡)我们知道降水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比方说降雨就分为好几种: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

那么气象部门是如何测量降水量的多少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8页的阅读材料《降水量的测量》。

生:学生看书。

板书:2、降水量的测量师: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空气柱里含有水汽总数量也称为可降水量。

它对应于空气中的水分全部凝结成雨、雪降落所能形成的降水量。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mm),用英文字母p表示。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师: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图中所示的测量降水的工具由哪两种容器构成?(2)在读降水量数值时,应注意哪些观察规范?生:学生看图讨论后,发表意见。

师: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和量杯。

降水量的测量单位是毫米(mm)。

观察时,视线要与刻度值齐平。

师:气象部门用一种仪器来测量一个地方一天中的降水,它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的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的降水量相加。

降水的等级:测量出降水量,气象部门把日降水量小雨20毫米的称为小雨,日降水量为10-25毫米为中雨,日降水量25-50毫米为大雨,日降水量大雨50毫米为暴雨。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 min为单位。

分别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过渡)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

我们要怎样直观地知道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变化情况呢?就要用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下面我们就降水的季节变化,做进一步学习、分析。

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一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情况,那么降水量柱状图是怎么绘制的呢?板书:3、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实验探究,观察发现师: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有4个步骤:(1)绘出横坐标和纵坐标,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表示降水量的多少;(2)把横坐标轴平分成12段,逐段标上月份。

在纵坐标轴上,按相等的差值标上降水量刻度;(3)按表中各月的降水量标出相应的高度,画出柱状表示降水量;(4)在图上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师:带领学生绘制图3.23。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提醒学生注意画图步骤。

学生在书本上画好。

教师适当巡查,对画的好的给予表扬,不会的及时指导。

师:大家学会了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那么如何判读呢?首先是读数据: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并说出全年降水量多或少。

其次看极值: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最后说变化:看各季降水量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降水量多,什么季节降水量少,并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师:观察课件上的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思考以下问题:(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师:该地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全年降水不均匀。

板书:4、降水的季节变化师:请同学们看到图3.22,这是两个降水量柱状图,表示的是A、B两地,观察A、B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从A图我们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各月降水都比较均匀,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大;B图看出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7、8月份降水最多,12、1、2、3、4月降水少。

课件展示全年多雨型、全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全年少雨型的降水量柱状图和分布地区并总结规律。

【课堂小结】展示多媒体课件,带着学生一起归纳、梳理本节知识结构。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差异,就不同地方来说,年降水量也不一样。

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那么,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板书:二、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线【讲授新课】师: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那么,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呢?生:阅读课本回答。

师:将同一时间内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降水量线。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

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课件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总结中国地图上三条重要的等降水量线:(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的《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61活动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区别?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对小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

师:通过以上的读图分析,大家能够归纳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吗?板书:2、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展示课件,总结以下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量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2)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量较少;(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多,沿海地区降水较少;(5)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板书:3、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1)地形因素师: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除了地形因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啦?大家阅读课本60页的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生:学生思考。

师:我们前面总结了降水分布的规律,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因此,纬度是影响降水分布的重要因素。

板书:(2)纬度位置师: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量较少,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因此,海陆位置是影响降水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板书:(3)海陆位置师:(展示课件)世界和中国降水量的极值。

板书:4、降水的极值师:世界各地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有差异,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降水量的多少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从农业、交通,衣、食、住、行两方面考虑)板书:5、降水与人类生活生: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阐述本组观点。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降水现象图片,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有利(风调雨顺),不利(灾害)。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

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课件展示本节知识体系图,引导学生对降水的知识有个全面的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