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材分析记录
教材版本苏教版年级七课题有理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教材从实例出发,由实际需要引入负数,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依次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混合运算。
1、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陈述,我们得到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3).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6).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7).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知识结构
本章的知识结构如图
3、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
(1)数形结合思想。
本章为数与形的转换提供了一个基本支撑点——数轴。
有了数轴这个基础,数与形就联系起来了,就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了,,如巩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道理,理解有理数加法,乘法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等内容都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1)分类讨论的思想。
本章中关于有理数的分类,就利用了这一思想。
(2)初步的算法思想。
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第一个运算法则,也是第一次渗透这种算法思想。
所以《标准》的要求为“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对立统一思想。
由于本章引入了负数、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使加与减、乘与除统一起来,在小学数学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都是对立的,现在则不同了,所以,在这一章中,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思想方法的教育。
(4)转化的思想。
本章中,通过“绝对值”的概念和符号法则,把有理数的运算转化为非负有理数(即小学学过的算术)的运算来解决,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它的引入不仅解决了有理数的运算问题,而且对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4、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
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其教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
(2)本章在学习数的概念的建立,扩充及运算的过程中,呈现给学生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并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