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课题: 解比例
课题: 比和比例复习课
课题: 成正比例的量
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课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1)
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练习(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练习(3)
导学目标: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备注:导学重难点: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
课前准备:小黑板
导学过程:一、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一种圆珠笔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说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3)每组等式说明了什么?
(4)两种相关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路程、时间、速度三个量中:
(1)当速度一定,时间、路程成什么比例?
(2)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4.修一条路,已修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二、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三、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x的比.
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比例尺
备注: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导学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设未知
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一、导入。
二、预习学案
(一)填空.
1千米=()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 1厘米=()毫米
30米=()厘米 300厘米=()分米
15千米=()厘米 40毫米=()厘米
(二)解比例. 10:X===1:500000
三、导学案
谈话导入:(出示准备好的地图、平面图)同学们请看,这些分别是祖国地图、我省地
图.在绘制这些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
图纸上.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
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
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一)通过观察教材48页图
课题: 用比例尺计算及画平面图
课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题: 自行车里的数学
课题: 《比例》自测题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 统计与可能性
课题:抽屉原理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一
课题:抽屉原理练习二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三
课题: 抽屉原理练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