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11个单位 5章31条 附录1个
取消4个
旧标准
验收批
1. 总则 3条 第二章 一般规定 6条 第三章
3.0.1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 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 取样,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 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 检验。
新标准
检验批
对组
3条 第二章 新增“术语与符号” 7条 第三章 基本规定 4条 增连续浇筑1000m3,每200m3 取样次数不少于一次。
用通常的解析方法或数值法很难解决的问题,转用蒙 特卡罗法进行解决,以实验为基础,求算出所需要值的出现 概率,一般试验约为40万次。
1) 随机性问题
G g(x) f (x)dx
GM

1 N
n
g(xi )
i 1
2) 确定性问题
1
f (x)dx 0
0≤f(x)≤1
P

P
,
• 3.标准对生产方的风险与用户方的风险采用均等均摊,不
偏不倚的判断方式,即错判概率a为5%(生产方的风险), 漏判概率b为5%(用户方的风险)。
• 4.标准的要求提高了,更加严格,其保证率的实现程
度提高,即采用无偏估计时,s0采用计算法,取消了
s 0

0.59 m
m i 1
f cu,i
的计算法,采用m未知时,渐近无偏
3
1.15
1.10
4
0.95
改为: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 2条
五 、 GB/T 50107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条文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GB/T 50107-2010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2.1.5 检验批 inspection batch
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
2.1.6 检验期 inspection period
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
2.1.7 样本容量 sample size
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
2.2 符号
GBJ 107-87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
12个单位 4章24条 附录5个 附录一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 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附录二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附录三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附录四 可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
新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201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 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管理组(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信箱: standards@)。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旧标准
新标准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
5.1.2条 取消了“验收批混
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 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
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 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
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 数据,按下列公式确定:
1) 没s有0 n>04.m559的im要1 求fcu,i
• 8.修订后的标准,对所评定的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取样数量增大,质量提高,判断偏严。
• 9.将原标准的“判为”术语改为“评定为”,语气缓和, 表示本标准已变为推荐性标准,即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且当评定为不合格的试件只提出“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 标准进行处理”而不推荐是回弹法(非破损方法)还是“取 芯法”(破损方法)。方法上缓和了许多,充分体现出“以 人为本”制定标准的理念。
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 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符号;2补充了试 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 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 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 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2.《预拌混凝土》GB/T 149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 50300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T 50496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 50010
四、新旧标准增删内容比较
旧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接收判断期望值水平时,漏判的概率,可在0~5%之 间波动,其最大漏判值为5%。
• 6.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法) 蒙特卡罗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它以概率论与统计
理论为基础,因此,它虽属计算方法,但又与一般计算方 法有很大区别,蒙特卡罗是摩纳哥的一个著名城市,以赌 博闻名于世,蒙特卡罗法借用该城市的名称来系统地表明 该方法的特点,蒙特卡罗法也称为统计试验法。
2) m fcu λ1S fcu 0.9 f cu, k
f cu, min f2 cu, k
s 0

0.59 m
m i 1
f cu,i
旧标准
1) 系数1 0.9变为1.0
2) 取消 S fcu 0.06 f cu,k时 取 S fcu 0.06 f cu,k 统一取2.5MPa。
2010-06-22 发布
2010-12-01 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 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 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 订本标准。
mfcu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cu,min——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Sfcu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
标准差;
s0 ——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
准差;
1, 2 , 3, 4 ——合格性判定系数;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4.1混凝土的取样 4.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4.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5.1统计方法评定 5.2非统计方法评定 5.3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3.0.3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 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 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5.1节中规定 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 标准第5.2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fcu,i ——第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n —— 样本容量。
3 基本规定
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 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 表示。
3.0.2 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混 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 为5%。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混凝土 concrete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 化而成的工程材料。
2.1.2 龄期 age of concrete
估计时Sfcu,i 不变。
• 5.增加了C60级及以上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合格性的判 断方法。
• 6.取消了在1987年国际转轨时,标号与等级以及与此 有关的换算关系,即原规程的附录一~四,说明我国混 凝土技术水平已与国际接轨,水平大大提高。
• 7.突显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科学理论基础扎实,判 断依据性充分,混凝土质量保证条件有前提。
3) 合格判断系数1,2
重新给出。
新标准
新增: 采用统计方法,均方差已知
1) ① s 0≤2.5MPa,取2.5MPa
② n>45组
2) 取采消用统计s方0 法0.m,59均im1方f差cu,i未知

S
f
≤2.5MPa
cu
m fcu 0.9 f cu,k 1S fcu
② n=10组~44组,改为
一、新版标准GB/T 50107特点
• 1.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中正态分布N (Σx/n, s 2),即(m, s 2)的
对称分布方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
• 2.仍实行概率极限判断法设计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其成功 的概率保证率为95%,失败的概率风险为5%。
fcu,k fcu,0 1.645s
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fcu, 0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
• 3.极限质量水平LQ
LQ fcu,0 0.2533s
可接收质量水平相当于fcu, k具有不低于60%的保证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