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公文处理规范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语言文字】
尊重原稿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 的基础上进行校核。经校核,如 需作较大修改时,必须与原起草 部门协商或请其修改;如需作涉 及内容的实质性修改,必须报原 审批领导人复审。这是最基本、 最常用的校核方法。
2 . 通读校核法。把公文文 稿通读一二遍,掌握全文的中心 思想、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发文 背景、目的来推敲公文文稿的思 想、结构、逻辑关系,看看思路 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妥当、逻辑 关系是否严密。如果思路不清, 杂乱无章,就首先理顺思路,调 整结构;如果思路、结构基本可 以,再考虑下一步具体修改问 题。刚开始我们比较喜欢一边看 稿一边修改,结果一篇文稿一 句、一段地改下来,到最后发现 尽管文字理顺了,但全篇的思 想、结构还是比较混乱,于是又 重新修改,以至于事倍功半。用 通读校核法可避免这一问题。
三、严守“五关”,增强公 文实效
1 . 把好行文关。各文稿起 草部门在起草公文前要把握两个 原则:一是对有无必要行文及用 何种名义和格式行文进行充分论 证。二是坚持精简、实用、高效 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文的数量和 范围。
2 . 把好拟稿关。在草拟公 文时,坚持内容上求实,注重方 法措施的可行性;格式上求严, 保持外观布局的规范性;文字上 求精,达到表述的准确性;篇幅 上求简,讲求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3 . 会商校核法。“三个臭 皮匠,顶个诸葛亮”。对一些内 容复杂、事关重大的公文文稿, 比如关于财务管理、人事改革的 重要公文文稿,可以组织有关人 员进行集体修改,先就文稿的内 容和形式进行认真研讨,提出具 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然后确定 专人归纳整理意见或建议,并进 行必要的修改;对一些政策性和 专业性强的公文文稿,把握不准 时,绝不敷衍了事,不懂装懂, 而是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地邀 请熟悉政策或熟悉业务的有关人 员,对文稿进行把关或提出意 见。这样会使公文更加真实、 准确、科学,具有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
关键词:公文处理 规范化
在现实中,公文常见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文种使用不当、行 文规则混乱、格式不规范,内容 模糊不清、篇幅较长、结构杂 乱、用词不当、语法不合逻辑 等。问题公文不仅严重影响了公 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直接影 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 实,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 开展。近年来,我们在公文处理 中,坚持以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 文处理条例》 为准绳,以提高公 文质量为目的,以“校核三五 制”为手段,进一步促进了公文 处理的规范化建设。
[2] 张林华.求实、精简、高效—— — 提高公文处理水平的原则 [J] .档案学通 讯,2004,3.
[3] 张云莉.规范公文处理 提高公 文质量 [J] .青海金融,2003,12.
[4] 张妹.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必须把 握准确的原则 [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2,12.
[5] 温颖茜,李波.公文处理中若干 问题的新思考 [J] .办公室业务,2002,4.
论述。二看文稿的基本观点是否 提出,已提出的是否正确,是否 符合实际。如果文稿的基本观点 没有提出或提得不够明确,就要 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基本观 点不正确或脱离实际,应退回原 拟稿单位进行认真修改。
4 . 把好缮制关。为做好公 文的缮印工作,要严格做到以下 几点:一是以领导签发的定稿为 依据,忠于原稿。二是严格送印 制度,由机关文书人员专人编 号、登记,凡是不合规范的文件 不予制发。三是严格公文制发格 式,在版头、字号、印制版记、 抬头、落款、附件等方面都做出 严格规定,全部实行左侧装订, 提高发文质量。四是校对时细致 入微,字斟句酌,弥补起草、审 核中的疏忽和不足,力求精确无 误,努力做到格式规范、布局合 理、字型标准、印刷清晰、页面 整洁、装帧精美。
责任编辑:宋 松
185
2005.11 理 论 界
理 论 界 2005.11
规范,有目的,有权威。国家法 定机关制定发布的公文具有强制 执行约束力,具有法定的权威, 如果拒不执行公文,造成严重损 失和不良影响是要追究责任的。 另一方面,公文的产生要有明确 的目的,有实用的价值,不能随 心所欲,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工 作需要,为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服务。同时,为了维护公文的权 威性,保证公文的严肃性,党和 国家制定了统一的规定和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发文件时, 都必须严格遵循统一的规定和要 求,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违背 规定的原则,自行其是,另搞一 套。
5 . 把好封发关。对印制装 订好的文件,办公室文秘人员必 须以领导签发为依据对文印室缮 制的文件用印。对报国家质检总 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由办 公室主任再次审核把关后用印, 切实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 性。■
参考文献: [1] 何并文.努力做好行政机关公文
的处理工作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思考
□于艳茹 陈亚南 温 静
(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息交流日趋频繁,公务文书在处理公务活动、协调各方关系等 诸多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进一步做好公文校核工作,提升公文质量,创精品公文,对促进公文处理 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 鲜明性。要求文件中的 观点突出,眉目清楚,通俗易 懂。一是抓住中心。一篇公文, 有一个中心思想,说明一二个问 题。要旗帜鲜明地表现中心思 想,如果什么都写,冲淡了中 心,人家看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会影响主要问题的解决。比如 “请示”这一文种,就要求只能 反映一个问题,主送一个机关,
184
其目的就在于方便上级对该问题 的批复。二是观点与材料相统 一。观点和材料缺一不可,而且 要把两者联系起来,统一起来, 有理有据。三是讲情况,摆事 实,做比较,观点就鲜明。四是 纲举目张。大观点和小观点要层 次分明,排列醒目,互相联系。 五是爱憎分明,旗帜鲜明。赞成 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揭 露什么,应当一目了然,并能激 动人心,引起共鸣。六是语言要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要用谁 也看不懂的字词句。
3 . 把好内容、主旨关。对 于文稿内容,一要看是否言之有 物。如果内容空洞无物,即使妙 笔生辉,写得天花乱坠,也无多 大的实际价值,要建议文稿起草 部门重拟。二要看文稿是否结合 实际,是否添枝加叶、浮夸拔 高,是否以点代面、以偏赅全, 是否弄虚作假、以讹传讹。有些 单位或地方在贯彻上级文件时, 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 究,不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 只是例行公事,把上级文件依样 画葫芦,改头换面发下去。这样 发文,不但起不到多少作用,还 造成一定浪费,是一种典型的不 负责任的表现。三要看内容是否 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 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审核 文稿中提出的落实政策、规定的 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如果 不明确、不具体或难以执行,应 主动向拟搞部门提出意见,要求 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 法。就主旨而言,公文文稿应主 题突出、观点鲜明、材料充分, 用主题和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 说明主题和观点,以求得主题、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恰如其分地 确立主题,使之成为公文的核 心,用观点和材料围绕主题开展
一、紧扣“三性”,确定公 文规范
1 . 准确性。要求公文文稿 的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 乎逻辑。公文要用词恰当,恰如 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用词 不当,词不达意,概念不清,会 给人以含糊、不确切的印象。比 如把“成立沈阳大学防治非典型 肺炎指挥部”写成“成立非典型 肺炎指挥部”。
2 . 原则性。要求公文符合
二、把握“三法”,优化校 核手段
1 . 常规校核法。校核文稿 时,要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 句到段,及至全文的结构布局, 细致加以审阅,发现问题随时留 下标记,待全文审读完毕,再回 头来逐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校 核。校核文稿要遵循“多就少 改”的原则,如果原稿表达方式 和语言风格与校核人员的习惯不 相一致时,校核人员不能一味强 求以我为准,唯我独尊,而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