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

第1章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量评价


最大残留允许量(MRL):是指消费食品中可允许的最大限度的有害物 质(或成分)的残留浓度。
通过毒性试验可制定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量标准和食品中 污染物及其有毒有害物质的允许含量标准。
4. 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于有害化学物质的确定过程 ①动物毒性试验;
②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③确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 ④确定一日食物中的总允许量; ⑤确定该物质在每种食品中的最高允许量; ⑥制定食品中的允许标准。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在人体试验和判断识别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风险分析的基础。

暴露评估
exposure assessment
实际的或预测的人体对毒素的接触剂量的评估。确定最大残留限量每日 允许摄入量

危险性特征的描述
risk characterization
对目标人群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进行估计。 危害特征的描述是危险性分析中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实施风险管理 措施(比如HACCP)的主要依据。

(三) 标准的分类
国际标准 国际区域标准

按标准类型来划分: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加工质量标准、配套的生产技 术标准、产地环境标准。

按行业来划分:种植业产品标准、林产品标准、畜牧产品标准、水产品
标准,其中,种植业产品又包括粮油棉、果蔬茶等产品标准。
(四)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
1.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标准 ①主要农产品(水稻、棉花、果蔬茶、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质量标 准 ②主要农产品加工产品标准(感官与理化标准、卫生标准等) 2.主要农产品加工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 ①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②农产品加工生产技术规范(GMP,HACCP)
项目 对象
获准认证的基本条件
产品认证 特定产品
①产品质量符合指定标准要求;②质量体系 满足指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及特定产 品的补充要求 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志 证书不能用于产品,标志可用于产品 自愿性,强制性 质量体系中特定产品所涉及的有关部分
质量体系认证 企业的质量体系
质量体系满足申请的质量保证标 准要求和必要的补充要求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认证标记 证书和标记都不能用于产品 自愿性 质量体系中申请注册的产品范围 所涉及的有关部分
认证认定是质量评价的基本手段,是对达到一定标准水平
的产品发放标志、给予认可,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 证”和“通行证”。
(一)质量认证定义及其表示方式
1.
定义
“由第三方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并给 予书面保证的程序”( ISO 8402)
2. 表示方式:
认证对象:产品(产品质量认证) 过程(质量体系认证)
第一章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质 量评价
一、农产品质量标准
(一)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包含了物理、生物质量、生产环境,生产
过程、营养、卫生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特征,是一个动 态发展的概念。 1. 符合性质量:认为质量只是符合标准的要求。 2. 适用性质量:认为产品质量是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顾
客需要的程度
3. 顾客满意质量:除了适用性的要求,还有一些隐含要求, 比如外观、安全等等。
(1)风险评估(*)

危害确定
危害特征的描述
hazard identification
确认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微生物体和微生物毒素。定性分析过程。

hazard characterization
食入含微生物或其毒素的食品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副作用的严重性和持 续时间的定量、定性描述,即剂量--反应的关系
(二)食品安全性管理措施
现代食品安全管理形成了三次浪潮,即:
良好卫生规范(GHP):是遵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 定的《食品卫生通则》而建立的规范。
危害性分析(HACCP):是一套通过对整个食品链,包 括原辅材料的生产、食品加工、流通、乃至消费 的每一环节中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进 行分析、控制以及控制效果验证的完整系统。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评价有: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评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评价→绿色食品认证 有机食品质量评价→有机食品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有:

ISO9000 ISO14000 HACCP
GMP
SSOP GHP GLP
国际上通行的有机食品认证层次

1. 联合国层次: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是由联合国粮农组 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目前尚 属于建议性标准。
(二)标准(Standard)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化(*)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是科研、生产、交换、质量监督的依据。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科学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对农业经济活动中 的有关方面和有关环节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 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的过程。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是指狭义的农业标准化。
(三)质量认证的种类
1.按认证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
(1)强制性认证
(1)质量认证 (1)型式试验
(2)自愿性认证
(2)安全认证 (3)质量安全认证
2.按认证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三种 3.按认证的制度、方式不同,主要有八种 (2)市场抽样检验
(3)工厂抽样检验 (4)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5)质量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典型的产品认证) (6)质量体系认证 (7)批检 (8)百分之百检验
2.评价方法
(2) 区域单因子评价 P区=∑λjYj/Y P区为监测区域污染物j的超标率; λj为超标系数,当P>1时λj=1,否则λj=0; Yj为采样点j代表的产量; Y为监测区域总产量。
(3) 农产品综合评价
P综=∑kYk/Y P综为监测区域农产品综合超标率;
∑k为超标系数,当采样点k的任一污染物超标时,∑k=1,• 则∑k=0; 否
3. 评价步骤(*)
(1)农产品监测布点和采样 A:布点原则

布点要有代表性、连续性。 布点的数量要求经济、科学,以最少监测点而获得最佳的结果。 样点的布设要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主导风向而合理设置。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方法:梅花形、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 部位:采集不同农作物的根、茎、叶、果等植物的不同部位

韩国农产品认证:

(《亲环境农业培育法》)
有机农产品
无农药农产品
低农药农产品 一般农产品和畜产品
韩国农林水产省下 属的国立农产品质 量管理院(简称 NAQS)
法国农产品认证:


AOC标识 — 原产地命名控制
红色标签 — 名、优、特品质的保证 CCP标识 — 产品合格证
典型的产品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Risk management
估和危险性特征的描述;
危险性管理,是权衡可接受的、 可减少的或降低的危险性,并 选择和实施适当措施的政策过 程; 危险性信息交流,是危险性评 估者、管理者和其它有关机构 相互交流有关危险性信息的过
危险性交流
Risk communication
程。
FAO/WTO以及CAC制定的,又称之为 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又称风险分析):对 (食源性)危害是否发生作用,并是否发生不良作 用的规定 。
1. GHP
良好卫生规范(GHP)的内容包括:初级 产品的生产;企业的设计和设施;操作 的控制;企业的维护和卫生;个人卫生; 运输卫生;产品信息与消费者知晓; 培训. 类 似 GHP 的 规 范 还 有 GMP,GAP,SSOP,WHO Five keys to safer food 以 及 USDA/FDA Four steps to Food safety.

2.非政府组织层次:由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制定的《有机产 品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
3.国家层次:是指各国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标准 制订的相关标准,其中有 欧盟有机农业标准EU2092/91《关于农产品和食品有机生 产委员会法令》及其修改条款; 美国《1990年有机食品生产法》、《国家有机规划》、 《有机食品标准》; 日本《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的表示准则》、《日 本有机产品认证标准-有机JAS规格》; 澳大利亚《有机农业生产标准》。
B:采样要求

C:样品的采集

3. 评价步骤
(2)样品处理

新鲜样品的制备
风干样品的制备
(3) 样品监测分析

分析项目:选择易被农作物吸收、富集,并对人体健康能产生不良影 响的有毒物质,如:Hg、Cd、As、Pb、Cr和高残留农药等。

分析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分析。
Yk为采样点k代表的产量; Y为农产品总产量。
2.评价方法
(4) 评价参数 评价参数有检出率、超标率和最高超标倍数,其中,检出率和超 标率按样本和产量分别进行统计。各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1)样本检出率(%)= 检出样本总数/样本总数 ×100%
(2)样本超标率(%)= 超标样本总数/样本总数×100% (3)产量检出率(%)= 检出点总产量和/总产量×100% (4)产量超标率(%)= 超标点产量和 /总产量×100%
3.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包装、贮运标准
4.检验、检测技术与方法标准 ①检验技术与方法标准 ②检测技术与方法标准 ③标准物质 5.环境质量标准(水、大气、土壤、投入品等) 6.其它标准(食品添加剂等)
(五)农产品质量标准发展方向
系统化 系列化 先进性或创新性 实用性

二、农产品质量评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1.
2.
几个概念(*)
安全(Safty):防范潜在的危险
危险(Risk):指人群暴露于食品危害后造成不良健康的可能性 和严重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