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一课时)一、检查自学情况:1、牢记生字:wùsēng mán孙()空唐()隐()yāo zhāi hámá()怪()饭()()Zhàng āi hâ拐()()告()道gūzhòu mēng kūlóu紧()()()骗()()2、理解下列词语:险峻:挑拨:索性:哀告:慈悲:自言自语:诡计多端:二、课堂交流:1、自由读课文,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
3、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三、课后作业:本文改写自吴承恩的《》,写了()在西天取经路上辨真伪识丑恶三打()的故事,赞扬了主人公()、()、()的精神。
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不胜欢喜”、“长生不老”、“斋饭”“火眼金睛”“蒙骗”等词语的意思。
3、以“三变”为突破口,探究“三打”“三责”,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初步了解三个人物的个性特点。
4、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资源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
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预习设计1、查字典明确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义。
2、能基本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学程预设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听师唱动画片《西游记》插曲。
2、师生共同简介名著《西游记》。
3、揭题板书:三打白骨精。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1、小组合作检查读课文情况,做到字正腔圆,流畅、通顺。
2、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完成学案第一题1、2、小题。
3、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完成学案第二题1、2小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完成学案第二题3小题。
2、讨论分段。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环境的凶险:1、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
2、交流: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小结。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案第三题。
导学策略一、1、听到歌曲,你仿佛看到了谁?他有什么本领?2、《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
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
全书100回。
吴承恩根据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经的史实,注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创作而成。
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
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3、揭题:今天我们就走进《西游记》,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你们有兴趣吗?提示:中国传统小说惯用“三”字来设计小说情节,比如《水浒传》有“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西游记》中除了“三打白骨精”,还有“三借芭蕉扇”等,其中的“三”字包含了做事不易、需要克服困难才能成功的意思。
二、1、小组合作检查读课文情况,做到字正腔圆,流畅、通顺。
2、检查生字、新词自学情况。
3、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
(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三、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2、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二段,三次怒打为一段,开头为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开头为一段,共分四段。
四、1、故事发生的环境怎样?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
2、交流感受: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
)3、小结:常言道:“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三打白骨精环境——一座高山中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白骨精情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学案(第二课时)一、选择词语说说《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梗概: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武艺高超胆大心细二、默读第二到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二写();三写()。
主要写()。
5.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三、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孙悟空怒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拦一打:二打:三打:四、课后作业: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课文没有写唐僧的表现,请你展开想象,想一想,当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写下来。
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重难点1、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资源《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从十四回到全书结束,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魔,到西天成了“正果”。
预习设计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有什么特点。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学程设计一、回顾复习,激发兴趣:1、积累词语。
2、板书课题:三打白骨精二、研读课文,认识人物:1、学生自学“第一打”部分。
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2、研究“白骨精”特点。
白骨精“诡计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计是什么?3、研究“孙悟空”特点。
孙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4、研究“唐僧”特点。
5、总结学法。
三、学法迁移,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五、六、七自然段,即“二打”和“三打”。
(1)划出描写“第二打”有关句子。
(2)抓住人物不同的特点进行交流。
(3)自学描写“第三打”的有关句子。
思考:孙悟空的“第三打”与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有什么感受?2、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联系第一段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齐读第一段。
(2)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3)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四、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1、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可采用一人讲一段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2、各组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课文出示词语,学生齐读: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导学策略一、1、上节课读了故事,感受了孙悟空的形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词呢?2、教师引入:上回说到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历经磨难,一日他们来到一座大山脚下,但见次山悬崖峭壁,地势险恶,山林之中不时腾起一团团妖雾。
孙悟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啊呀,不好!”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本回分解。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二、1、引导学生自学“第一打”部分。
思考: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
说说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2、研究“白骨精”特点。
白骨精“诡计多端”,她使出的第一计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胜欢喜”、“摇身变作”、“径直”等词,补充原文中描写美貌的句子,体会它的“美里藏恶”。
3、研究“孙悟空”特点。
孙悟空“第一打”是怎么打的?引导学生抓住“火眼金睛劈脸一棒”等词,体会他的率直、善于识破妖计的性格。
4、研究“唐僧”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连忙扯住”、“责怪”等词体会唐僧的胆小怕事,人妖不分。
5、总结学法:①找句子: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点: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三、1、接下来你们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自学划出描写“第二打”有关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