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课标解读] 基本目标是掌握李四光的主要经历、历史贡献等史实。
能力目标是依据上述活动认识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理解其振兴祖国的爱国精神和孜孜以求的严谨科学态度。
考查重点是着重于具体的贡献和体现的精神、品质,往往与其他科学家相联系命题。
【情境激趣诱思】彼此不同右图漫画是描写的大庆油田发现的石油与食用油混为一谈的笑话,表达了人们对中国发现石油的喜悦心情。
1959年9月26日下午4点,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松基三井”首喷工业油流!适逢新中国十年之庆,人们赋予这个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大庆油田的发现,验证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
【诱思探究】李四光为我国地质科学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教材内容详解】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家庭出身: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清朝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一个农村教师家庭。
13岁考入武昌高等小学,改名李四光。
2.留学经历(1)留学日本:①学校和专业: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专业。
②愿望:立志为祖国建造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的海军,使中国不再受外国的侮辱。
③结果:学成回国的第二年,他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获得优异成绩,被赐以“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批进士之一。
清末留学转向日本的原因:甲午一战使向以天朝大国为尊的清王朝大为震惊,举国上下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次失败对中国的震动之大,远远超过了1840年以来的中英、中美之战。
一部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及青年急欲至日本探究日本速强的原因,而朝廷中的一些大员也欲借鉴日本的经验,使中国的变法取得速效。
又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中国从西方引进的一些先进的“制造驾驶”技术在甲午战争中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中国落后进行探究的思考自然从科学技术转向对社会与文化的改造上来。
由于日本学习西方有成,加之客观上留学日本有着路近、省费、同文同种等有力的客观条件,所以,大批留学生开始由欧美转向日本。
(2)留学英国:①学校和专业: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
②愿望:学成回国,让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不受外国人的摆布。
③结果: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婉谢了老师让他留在英国或到英国人开设的公司工作的好意,回北大工作,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
[学思同步探究]问题探究:材料一P124 历史纵横。
材料二 P125 学思之窗(上)。
请回答:(1)据材料一,李四光留学日本选学造船业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2)据材料二,李四光为什么一定要回国工作?提示:(1)以国家强大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李四光在少年时代就立下“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
他去英国学习的本意就是让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获得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虽然有机会在国外工作,并有优厚待遇,但当时中国的地质科学发展正处于初创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门人才,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当将自己的所学为祖国服务,因此毅然踏上归国之路。
例题探究例题1“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A.日本留学 B.英国留学 C.国内任教 D.英国讲学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答案:B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萌芽。
(2)抗战期间已担任中央地质研究院地质所所长,虽然颠沛流离,但从未中断过地质科学研究,先后发表10余篇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
(3)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4)1948年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就他所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新华夏海的起源》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地质力学新学科诞生,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5)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对自己40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作了总结,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2.其他领域的成就(1)创立蜓科化石的鉴定标准:通过对大量蜓化石的研究,创立了蜓科化石10条鉴定标准,提高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普遍采用。
(2)冰川学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科学的杰出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李四光对我国冰川学的研究和应用:李四光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的奠基人。
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和大同盆地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
3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庐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等地发现了各类冰蚀、冰碛地形和冰碛物,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划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矿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地区,运用其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学思同步探究]问题探究:P125 学思之窗(下)。
当时,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国,他为什么又一次回来了?提示:李四光学成归国后曾长期致力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声誉。
但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和长期战乱,他的科学救国理想无法实现,所以对国民党政府十分失望,与此同时,他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前途执着奋斗,对此寄予厚望。
新中国的成立,使李四光感到科学发展、国家复兴有望,就克服重重困难,决定回国,全力投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例题探究例题2 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A.地质力学学科的萌芽 B.地质力学学科的创立C.地质力学学科的成熟 D.“中国贫油论”的终结解析:李四光的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地质力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答案: B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推动石油开采(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建设,对石油需求量大。
(2)理论研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3)成果: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
(4)意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勘探的贡献:在20世纪前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多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找油,总是两手空空。
于是,他得出了“中国贫油”的结论。
李四光早在三十年代,就预言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沉降带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面对毛泽东的垂询,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的原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就是“多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三个沉降带既生油又储油,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
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
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2.运用地质力学进行的其他研究工作(1)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
(2)探索地震生成和预报,钦誉海内外。
李四光论地震: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象。
但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看要这样说也可以,不过,这是一种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的物理现象。
总之,这是地球表层一部分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有的地区在活动,有的地区则安静。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地质现象。
因此,地震地质工作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但传统的习惯都是按物理的现象来处理,所以一般用物理的手段来了解地震。
其实,地震是地下的震动,我们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应该看到地震是在地球里发生的。
物理方法是肯定要用的,但是首先要搞地质工作。
3.对李四光的评价(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他把一生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3)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学思同步探究]图文探究: P127图片 1964年,毛泽东和参加科学大会的李四光握手。
毛泽东与李四光握手说明了什么?提示:李四光为我国地质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际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重视。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P126 历史纵横(左)。
材料二 P92 历史纵横(右)。
请回答:(1)据材料一,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工业的贡献有什么重要意义?(2)材料二表现出李四光怎样的精神?提示:(1)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2)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自己全部力量的精神。
例题探究例题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材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2)据材料二回答,“我国地质学家独创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就可。
答案:(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