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抽样 (15)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统 计(必修3)
返回目录
1.1 随机抽样 1.1.3 分层抽样
返回目录
课前 教材预案 课堂 深度拓展 课末 随堂演练 课后 限时作业
返回目录
课前教材预案
要点一 分层抽样的概念 1.定义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_互_不__交__叉__的层,然 后按照__一__定__的_比__例_____,从各层__独__立_地___抽取一定数量 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 样方法叫分层抽样.
【例题3】 一个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 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 为了了解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所有职工中 抽 取 100 名 职 工 作 为 样 本 , 若 职 工 年 龄 与 这 项 指 标 有 关,应该怎样抽取?
思维导引: 观察特征 → 确定抽样方法 → 求出比例
班抽出16人参加军训表演,则一班和二班分别被抽取的
人数是( )
A.8,8
B.10,6
C.9,7
D.12,4
答案 C
返回目录
解析 抽样比为541+642=16,则一班和二班分别被抽 取的人数是 54×16=9,42×16=7.
返回目录
3.(分层抽样中的有关计算)某大学为了解在校本科 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 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 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四年级的本科生人数之比为4∶5∶5∶6,则应从一年级 本科生中抽取____________名学生.
方法一:将140人从1~140编号,然后制作出标有 1~140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并将号签放入同一箱 子里搅拌均匀,然后从中抽出20个号签,编号与号签相 同的20个人被选出.
返回目录
方法二:按20∶140=1∶7的比例,从教师中抽出 13人,从教辅行政人员中抽出4人,从总务后勤人员中 抽出3人.从各类人员中抽取所需人员时,均采用随机 数表法,可抽到20人.
→ 确定各层样本数 → 从各层中抽样 → 成样
返回目录
解析 用分层抽样来抽取样本,步骤是: (1)分层.按年龄将 500 名职工分成三层:不到 35 岁 的职工,35 岁至 49 岁的职工,50 岁以上的职工. (2)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抽样比为150000=15,则 在不到 35 岁的职工中抽 125×15=25(人);在 35 岁至 49 岁的职工中抽 280×15=56(人);在 50 岁以上的职工中抽 95×15=19(人).
返回目录
(3)在各层分别按抽签法或随机数法抽取样本. (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返回目录
【变式3】 某城市有21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 20家,中型商店40家,小型商店150家.为了掌握各商 店的营业情况,计划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按照分 层抽样方法抽取时,各种百货商店分别要抽取多少家? 写出抽样过程.
返回目录
2.适用范围 当总体是由_差__异__明__显_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采用 分层抽样.
返回目录
要点二 分层抽样的步骤
1.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将总体分成_若__干_部__分__. 2.根据总体中的个体数 N 和样本容量 n 计算出抽样 比__k_=__Nn___.
返回目录
3.根据抽样比 k 计算出各层中应抽取的个体数: n _N__·N_i__(其中 Ni 为第 i 层所包含的个体总数).
思维导引:
变量y ―→ A,C产品数量间的关系 ―→
样本容量和各层中的样本数 ―→ 求出变量y
返回目录
解析 因为 C 产品的数量为 y,则 A 产品的数量为 x =3 000-1 300-y=1 700-y,又 C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 n, 则 A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 m=10+n,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可 知mx =1n7+001-0 y=ny=1133000,解得 y=800.
______按比 例抽取
每层抽样
时采用 _简__单__随_机__ __抽__样____
_总__体__由__差_
_异__明__显__的_
若干部分
___组__成___ ________
返回目录
思考: 计算各层所抽取个体的个数时,若 Ni·Nn的 值不是整数怎么办,分层抽样公平吗?
提示 为获取各层的入样数目,需先正确计算出抽样
比Nn,若 Ni·Nn的值不是整数,可四舍五入取整,也可先将 该层等可能地剔除多余的个体.分层抽样中,每个个体 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与层数、分层无关.
返回目录
课堂深度拓展
考点一 分层抽样的判断
分层抽样使用的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 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的差异较小,每层中抽取的 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数在总体的个体数中所占比例抽 取.
各自特点
相互联 适用范
系
围
从总体中逐 个抽取
最基本 的抽样 方法
_总__体__容__量 _较__少_
返回目录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分层抽 样
_抽__样__过__程_中__各_ _个__个__体__被_抽__到_
的机会相等,
_且__都__是__不_放__回_ _____抽__取____
课末随堂演练
1.(抽样方法的选择)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 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 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 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 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 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 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返回目录
思维导引: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 视力差异性比较大和男女生视力差异不大可确定抽样方 法.
答案 C 解析 由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人数比较多,不能采用 简单随机抽样,所以排除A项;由于该地区小学、初 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可采取 按照学段进行分层抽样,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 不能按照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所以排除B,D项.
返回目录
A.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第①项调查应采用分层抽样法,第② 项调查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故选B项.
返回目录
2.(分层抽样中的有关计算)某校高三一班有学生54
人,二班有学生42人,现在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
返回目录
【例题2】 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 共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该企业统计员制作 了如下的统计表.
产品类别 A B C 产品数量/件 x 1 300 y
样本容量 m 130 n
返回目录
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C产品的有关数据丢失, 统计员记得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 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
返回目录
考点三 分层抽样的应用
(1)分层抽样实质是利用已知信息尽量使样本结构与 总体结构相似.在实际操作时,并不排斥与其他抽样方 法联合使用.
(2)在分层抽样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到 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各层所抽取的个体数与该 层所包含的个体数之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容量之比.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 由分层抽样的方法可得,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 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300×4+5+4 5+6=60.
答案 60
返回目录
4.(分层抽样的应用)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总人 口3万人,其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 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 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则应采取什么样 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
方法:Ⅰ.随机抽样法;Ⅱ.分层抽样法.
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
A.①Ⅰ,②Ⅱ
B.①Ⅰ,②Ⅰ
C.①Ⅱ,②Ⅰ
D.①Ⅱ,②Ⅱ
返回目录
答案 C 解析 ①总体数比较大,且是由差异比较明显的三个 部分组成,故可用分层抽样来抽取样本;②总体与样本 都较少,可用随机抽样法.故选C项.
返回目录
答案 800
返回目录
【变式2】 某中学有高中生3 500人,初中生1 500 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
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
70人,则n为( )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 A
解析 n=(3 500+1 500)×3 75000=100.故选 A 项.
返回目录
C.从1 000名工人中,抽取100人调查上班途中所 用时间
D.从生产流水线上,抽取样本检查产品质量 答案 B 解析 A项中总体所含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适合 用简单随机抽样;C项和D项中总体所含个体无差异, 不适合用分层抽样;B项中总体所含个体差异明显,适 合用分层抽样.
返回目录
考点二 分层抽样中各层样本容量的计算
解决分层抽样中有关抽样比问题的计算方法 对于分层抽样中的比值问题,常利用以下关系式巧 解: (1)总样体本的容个量数nN=该层 该抽 层取 的的 个个 体体 数数;
返回目录
(2)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等于样本中这两层抽 取的个体数之比.
对于分层抽样中求某层个体数,或某层要抽取的样 本个体数,都可以通过上边两个等量关系求解.
返回目录
解析 因为疾病与地理位置和水土均有关系,所以不 同乡镇的发病情况差异明显,因而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①将 3 万人分为 5 层,其中一个乡镇为 一层;②按照样本容量的比例随机抽取各乡镇应抽取的 样本,300×135=60(人),300×125=40(人),300×155= 100(人),300×125=40(人),300×135=60(人),因此各乡 镇抽取人数分别为 60,40,100,40,60;③将 300 人组 到一起,即得到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