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人生智慧类一.人生的路从来不止一条叶阳(1)最近听闻一个悲剧,一位北大毕业前往美国犹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因为学业上的挫折最终选择结束生命。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因为在他们看来,她已经做到了大多数人毕生都无法触摸的东西。

可惜的是,有些人衡量自己从来不是从生存的下限出发,反而总不自觉地对生活存有不那么合理的期望。

(2)这种期望除了源于自己,也来自身边的人。

他们总会对你说,你花了这么多学费,学会这项技术不是很正常吗?你准备这么长时间,通过这项考试不是很正常吗?又或者是,这是你的专长,你凭什么完成不了呢?乍一听好像很对,其实这些要求、期望,很多时候是没什么根据,没什么道理的。

(3)中学那会儿,我作为学校领队参加机器人竞赛。

以当时掌握的资源来看,我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因为学校提供的实验室设备极其简陋,经费几乎为零,参赛的指导也寥寥无几,几乎所有的参赛准备都是我和队友翻看往年比赛记录完成,而不像其他竞争对手,有上届带队老师的直接指导。

但我和队友们投入大量精力,我们莫名地乐观,希望最后能拼个冠军。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最终我们只拿了三等奖。

这让我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

(4)如今回想起来,就事论事,不得不承认是我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厉害太多,缺乏自知之明的后果就是把自己摆在错误的位置,向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奋斗。

这一切是多么不合理。

那个攻读博士遇挫选择结束生命的同学,明明成为一名博士只是人生无数选择中的一项,却因为对读博、对自己错误的认知,把读博当做自己人生中不得不实现的目的,从而在面对奋斗中的困难,或者其他难以为继的局面时,她再也没有第二个选择,最后越走越窄,只剩下一个死胡同。

(5)其实生活充满了无数个选择,无论贫富贵贱,皆是如此。

人生的“宽”和“窄”在我看来是指一个人关于生活的选择权的大与小。

如果一个人面临绝境,连果腹的能力都没有了,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谋生,想尽办法存活下来,这毫无疑问是没有选择的“窄”。

如果一个人温饱无忧,生活体面,那他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去做任何事,这当然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宽”。

就我而言,生活是有很多选择的。

我想做主职工作,有精湛的编程技能,想去品尝世界各地的特色料理,想控制肌肉打出稳定可控的球。

我还想理解更多哲学巨著中的独特思想,探索对世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就像亚瑟·叔本华在书中所说,人的愉悦有三种来源:满足自己本能的欲望,使用自己的肌肉力量,以及感受、思考世界。

对我来说,乐趣就来自生活的各个部分,没有什么非做成不可的事情。

(6)欲望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危险的。

特别是把自己看得过高,自处于不合实际的位置,把远远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当做吃饭喝水一般的生存底线,把远大的抱负当成自己一定非做不可的事情,那他的生活就已经被压缩了,再也不会有选择的余地了。

原本无数种的可能就变成了只有一个方向的枯燥的拉锯战,万一性格再脆弱一些,自我毁灭就在所难免了。

(7)人啊,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有删改)1.第1段的事例中,“不那么合理的期望”具体指什么?2.纵观全文,说说第2段结尾说“这些要求、期望”是“没根据、没道理”的理由是什么?3.阅读第5段,说说为什么“我”认为“没有非做成不可的事情”?4.结合本文主旨,谈谈第7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二.不交换的人生沈熹微(1)“如果可以,你愿意拿你的人生和别人的做交换吗?”(2)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这种假设不可能成立,我也不愿同谁交换人生,就算我的人生在人们普遍的眼光里不那么幸运。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就像学生在开学之初领到的崭新课本,在生活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极为困难的课程,有的人学有所成,有的人却一无所得。

(4)我喜欢并愿意全然接受自己的人生,因为我已在生活中找到属于它的一份意义。

虽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比如长期的疼痛、很多快乐的缺失,但我获得了别的人生难以感受的珍贵体验,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5)生命对于每个人的机会都只有一次,从这点上来讲很公平。

它转动轮盘各施难题,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

身处无法交换的人生,也许你缺乏的并不是解题的智慧,而是与它周旋的耐心、信心以及决心。

(6)初中的时候,我的故乡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沉船事故,很多人在事故中丧生。

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遭遇了至为痛苦的打击——沉船带走了她五位亲人,包括她十岁的儿子。

我知道的许多受难者家属从此一蹶不振,也有的花了多年时间才平息伤痛,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我的这位老师——事故过后,她很快回到学校上课,面容平静哀伤,眉目坚毅。

(7)老师那年已近四十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春天她竟然怀孕了。

她挺着大肚子穿过校园里人们各怀其意的目光,神态温和地站在讲台上,又过了不久,她拥有了命运给予的补偿——另一个小生命的降生。

不知内情的人只感慨她是个勇敢的大龄孕妇,却不知道她经历过怎样的灾难。

很久之后我回忆起她的脸,才深深地被其中蕴藏的坚韧力量打动。

(8)或许所有的不幸都是如此,怀抱往前走的决心,就有遇见下一次幸福的可能。

(9)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几乎每一点收获都伴随着痛苦,就连小小的少年都懂得说那样一句话:“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

”它不夸张。

在学步路上没有人不曾跌倒,在情路上也没有人不曾受伤。

或许是时隔太久,或许是这次跌得太重,你像个受伤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哭不止。

人生的苦难,有的人是硬扛过去的,有的人会绕远路走过去,也有的人被滞留在伤害之中,让一时的不幸延续成一生的不幸。

(10)旅途不顺可以打道回府,每条人生的路高高低低风景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回头路。

当我们横遭不幸、傷害、生离、死别,就像是途中突然而至的暴雨狂风,无论它有多猛烈,只要没有将你一拳击毙,这旅程总归要继续,没有捷径。

我相信,就算让我偷得天机换取了别人的人生,还是会有需要承担的苦难。

一时波折或许能躲过,内心的怯懦却是躲不过的。

(11)如果没有生病,我想我不会选择写作,不会遇见后来的人生中发生的种种美好事情。

我没有把握如果拿在手里的是另一份人生,它是否能够同样早早地给我这些领悟,让我在疼痛中仍有安静的智慧?(12)和世上很多人相比,我之所得,已是丰盈,还必将拥有更多,这人生,谁来要,我都是不换的。

(13)所有用来鼓励人的话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你会成为更好的人。

(14)所有看过的风景里,我觉得最美的,是历经苦难后的天高云淡。

(有删改)1.阅读1~4段,作者不愿意交换人生的原因有哪些?2.第5段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深渊”在文中具体是什么意思?3.如何理解第10段中,“每条人生的路上高高低低风景不同,相同的是都没有回头路”这句话?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以“不交换的人生”为题,体现哪些关于对待苦难的人生态度?三.学一点“输的智慧”黄志坚(1)失败很痛苦,但是没人能避免失败,个人再好强,也不能把控天时地利,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输”一次,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永远不懂什么叫成功,就像没尝过苦味的人无法对比甜有多么可口。

假如一个人活到25岁,还未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是运气也好,刻意规避也罢,都不是一件好事。

(2)好强的人往往会压抑着自己,无论大事、小事,强撑着让自己不失败,压力大是其次,最可怕的是这样极力营造会出现一种假象,让他们觉得自己非常强大,总是“赢”,于是意气风发,自己也无法正确评估自己。

养成这样的心理,在某个关键时刻会酝酿出一场巨大的风暴。

(3)锦绣楼最近要招聘一名厨师长,同时有两位厨师前来应聘,都是有经验的“大师傅”,按业内规定,两人将各上岗三天,最后来决定聘用谁。

(4)第一位厨师不仅专业、勤快,也很有管理才能,经常召集小帮厨来比赛,这时候,大家总能被他的厨艺手法所折服,光是“绑螃蟹”,他五分钟可以绑二十只湖蟹,其他帮厨最多绑十只。

(5)男一位应聘厨师,也被老板鼓动着召集了一些比赛,但这位厨师“绑螃蟹”的动作并不快,他自己也开始自嘲,笑闹间,所有的小帮厨都很喜欢他。

于是接下来的三天,一到了空闲时间,他就号召所有帮厨一起练习,最后大家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6)竞聘结束后,老板决定聘用第二位厨师,第一位厨师很惊讶:绑螃蟹的速度比帮厨还慢,这样也能赢?(7)老板说出了自己的原因:作为厨师长绑螃蟹这种小活并不能说明什么,第一位虽然手脚很快,但也可以明显看出,他类似的比赛总是赢,让大家缺乏自信和动力;第二位绑得慢,其实他五分钟可以绑二十五只螃蟹,他主动输,让手下人有了积极性,每个人的速度平均提高了五只,对这些小帮厨来说,是大大提升了效率。

第二位更懂得激发手下人的干劲,收买人心,必定是个好领导。

(8)人再怎么规避风险,再怎么幸运,也不可能一辈子一次失败都没有,太好强的人失败得少,一旦遇到一次规模较大的“输”,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浩劫,会失去之前所有的自信和心智,就像之前没有经验、没有失败的“抗体”,必定承受不了打击。

我见过一个年轻才俊,中年时经历了一些小波折,于是完全放弃了向上的念头,开始吸毒麻醉自己,最后自然是害了一大家子人。

(9)简而言之,主动练习“输”是一种心理素质的锻炼,这同时也代表勇敢,一个人假如永远不挑战自己,的确很少“输”,同样,成功的机会也很小。

一旦养成了这种畏首畏尾的心态,做事放不开手脚,做任何事都是平庸之辈,不输也难赢。

(10)要想赢,先认输,在人际交往中也要这样,凡事何必咄咄逼人,这世界上最难听的声音是嘲讽,最好听的声音是赞美。

我们在和他人的交际中,为逞口舌之快,在某件小事引发的争吵中占尽上风,自认为赢了,可事实却输了,输掉了交情,输掉了脸面,输掉了尊重。

语言也是有温度的,这个世界没有铁石心肠的人,理想状态下你不与人争,自然没人来找你的茬儿,用“输”的态度换来“和”的局面,这才是真正的赢。

(11)好强的人要记住:永远不要有一颗和人争的心。

这不是淡泊名利,不是懦弱无能,不是胆小怕事,人要“斗”的从来只有自己,我们要战胜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去较劲,这是一种消耗生命的行为。

(12)在很多事情上退一步,集中精力、放开手脚挑战,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失败是成功的最好燃料,小“输”一把可以让人懂得什么是正确,下次尽量不犯同样的错。

坚持这种原则的人,比总是想“赢”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就像在牌桌上,输了也没什么,也许输了也能让牌局一直持续下去,最怕的是一个人赢了三家的钱,自己小输一把就面色不安,拍桌子瞪眼,这样的人,人缘必定不好。

(13)在摸到臭牌的时候,就要随时做好输的准备,偶尔还得送几张牌给别人吃维持牌局。

这就是学会认输的真谛,任何身陷泥淖的人,都知道及时地爬起来,远离那个泥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