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油勘字〔2004〕3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物探(包括地震、重力、磁法、电法、化探、垂直地震剖面等)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二条物探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工程设计、采集、处理、解释及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磁(带、盘)、光盘、纸介质、胶片、照片等各种形式载体的原始及成果资料。
第三条物探资料管理内容包括:资料的检查、验收、入库、整理、归档、上交及资料的日常借用、保管和维护工作。
第四条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取得和形成的物探资料是股份公司的重要资产。
各油气田分(子)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物探原始、成果资料的管理。
资料的上交、验收、归档要有熟悉物探专业的专人负责。
第五条油气田分(子)公司要建立自己的物探资料存档部门,负责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物探工程设计、采集、处理、解释及综合研究资料的存档和管理。
第六条为强化物探资料的管理工作,各油气田分(子)公司应成立由负责资料管理的副总经理牵头,勘探开发、研究院、信息档案等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物探资料管理领导小组。
第七条北京院勘探数据总库(简称数据总库)是股份公司勘探资料质量检验、集中异地保管和为油气田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的专门机构。
第二章资料验收归档要求
第八条油气田分(子)公司勘探开发主管部门在签订物探工程技术服务合同时,应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物探技术服务方提交资料的时间和资料的种类、格式、数量、质量以及存储介质。
第九条工程项目完成后,油气田分(子)公司勘探开发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合同和有关技术规范,对物探技术服务方提交的资料进行检查和验收。
第十条对物探技术服务方提交资料的要求:
1.各类资料的清单应与项目合同的内容相符;
2.野外采集的主数据和辅助数据必须是原始产生的;
3.纸介质资料均应按所列项目填写、字迹清楚,并按相应标准整理、装订成册,封面上填写内容说明;
4.原始、成果资料必须与相应的说明材料配套,文字、图表、数据必须清晰准确;
5.原始、处理成果磁带必须使用新的高密度优质磁带,资料处理成果必须使用3490E以上档次的磁带;
6.地震辅助数据(测量、静校正等)要采用SY/T 6290—1997规定的SPS格式,上交资料的介质应为光盘或磁带;
7.磁带、光盘所存储的各项数据必须齐全,并与相应的辅助记录、文字说明一致;
8.原始数字磁带、光盘或其它介质在盘(带、盒)外封面应标识工区名称、施工单位、数据名称、记录格式、文件范围、日期以及文件结构说明等;
9.电子文件内容应与纸介质内容相同,且页码、标识、标注齐全,清楚;
10.各类图纸、剖面应作到图面整洁、美观清楚、完整无损,图件说明要素齐全;
11.物探资料处理、解释中形成的最终上交图件除了纸介质外应按规定的标准格式提交电子介质,在电子介质外标签上注明绘图文件名和绘图格式;
12.文字报告除了纸介质外要提交相应的电子文档;
13.电子文档格式:一般采用微软OFFICE软件的格式,如文字为WORD;数据表为EXCEL;
14.上交资料使用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计量单位;
15.物探工程原始、成果资料都应符合石油物探行业各专业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
第十一条资料验收前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合同规定检查与核实所提交资料的种类、数量、内容和质量;
2.检查辅助数据与磁带(盘)介质所记录的主数据是否匹配;
3.对磁带和光盘要在计算机上加载检查其存储内容。
第十二条不符合验收和归档要求的资料应由技术服务方按合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在此之前不得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三条资料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移交存档,资料保管部门主管人员要在移交资料清单上签字。
第十四条资料验收合格并办理完移交存档手续后,由勘探开发主管部门签发资料上交认可书,凭资料上交认可书才能与技术服务方办理项目合同的结算事宜。
第十五条资料验收移交后,资料保管部门应对所接收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磁带、光盘、纸介质应分类归档保管,所有资料都要登记建档。
第三章资料维护管理要求
第十六条油气田分(子)公司物探资料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企业有关安全、保密制度。
要做好资料的防火、防潮、防尘和防止各种污染的工作。
第十七条油气田分(子)公司要加强物探资料现代化管理环境的建设。
磁带、电子文档、纸介质存放条件必须满足相应温度、湿度的要求。
资料馆(室)应逐步配置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必要的质量检验和环境检测等仪器设备。
第十八条资料保管部门应具备用计算机进行地震数据质量检验、拷贝的能力,归档资料的登记建档、编辑、检查及查询系统要实行计算机和网络化管理。
第十九条资料保管部门应对所保存的物探资料按有关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必要的清洁维护,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资料保管部门要重视磁带、文档等资料使用过程中信息的反馈,要建立资料使用过程信息反馈登记制度,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第二十一条各油气田分(子)公司的物探资料属于非公开的企业内部资料,要作好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资料借阅、复制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
第二十二条资料借阅、拷贝要说明资料的用途,并且要有油气田分(子)公司及勘探开发部门主管领导的签字。
对合同协作单位所需的资料借阅、拷贝要有严格的保密条款约束。
第二十三条各油气田分(子)公司主管部门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有关人员对本油田资料保管环境的安全和资料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四章地震资料上交总库要求
第二十四条为确保地震资料的安全,实施资料异地保存。
各油气田分(子)公司地震原始、处理成果资料验收合格后应拷贝一份上交至北京院勘探数据总库保存,其费用纳入各油气田分(子)公司成本预算。
第二十五条资料上交数据总库的要求:
1.各油田分(子)公司上交保存的地震原始及处理成果资料应于项目结束后6 个月内送交至数据总库。
2.上交数据总库的地震资料内容:
原始资料:二维(含宽线)、三维、VSP、低降速带、微测井等数据以及地震勘探辅助数据;
处理成果资料:当年度内处理的水平叠加纯波数据和各类偏移纯波数据。
3.地震采集资料按原始格式,处理成果磁带以标准SEG-Y格式转录在3490E及以上档次的磁带上,地震采集的辅助数据要采用SY/T 6290—1997规定的SPS格式记录在光盘或磁带上。
4.磁带、光盘所存储的各项数据必须齐全,并与相应的辅助记录、文字说明一致。
5.数据总库要及时掌握各油田公司发生的资料种类,对上交来的地震资料应及时按照质量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和必要的归档编辑。
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与油田公司共同核实解决。
6.整改的数据经过油田公司认可后,数据总库应将整改部分的数据提供给油田单位。
以保持油田与总库保存数据的一致性。
7.资料上交归档完成后,数据总库填写资料上交归档报告。
报告一式两份,由数据总库和油气田分(子)公司签字盖章后各自保留。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各油气田分(子)公司。
第二十七条各油气田分(子)公司可根据此规定制定相应的物探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由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发文日期:200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