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管理只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的是 B2.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3.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D4.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5.下列各种活动中,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的是 D1.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2.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 B3.被后人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C4.人类最原始、最迫切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是 A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D6.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的管理学派是 B1.狭义的计划是指 A2.一种最简单的计划是 C3.中期计划的期限一般为 B4.构成社会组织的最基本要素是 A5.高层结构的最大优点是 C6.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形式是 A7.只有直线领导,没有职能分工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8.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是 D9.按照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工程项目或服务项目划分的小组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是 B10.把管理中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集权与分权较好地结合起来一种组织形式是 C11.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B12.下列各种领导方式中,工作效率最低的是 C13.下列各种领导方式中,领导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B14.下列各种领导方式中,领导效果最差的是 A15.将领导者的特质研究和领导行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是 D16.美国管理学家赫塞和布兰查德提出的情景领导理论认为,在员工走向成熟的起始阶段,最为合适的领导方式分是 A17.管理者最渴望采取的控制类型是 A18.最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控制类型是 D19.决策权高度集中的一种控制形式是 B20.下列各项中属于非预算控制的是 D1.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的企业形式是 C2.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简单的一种企业形式是 A3.公司营利性的特征不包括 D4.两合公司的显著特点是 A5.现今世界最为盛行的一种公司是 B6.典型的人合公司是 B7.典型的人合兼资合公司 A1.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 A2.下列产权的各种形式中,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的是 AA私有产权B社团产权C集体产权D公共产权3.公共产权的显著特征是B4.产权制度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A5.由于产权的确立而使产权主体积极努力行为的功能是产权制度的 B6.最早出现的企业产权制度形态是 A1.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的主体主要是 A2.公司治理的客体主要是 D3.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4.股东大会投票一般采取的制度是 B5.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 B6.独立董事制度最早产生于 C7.处于公司治理结构中核心地位的是 B8.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 A1.真正成熟的典型的有限责任公司产生较晚,一般认为产生于19世纪的 C2.下列主体可以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是 D3.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一人有限公司除外)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4.某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万元,其注册资本拟在两年内缴足,其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人民币 C5.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C6.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为 A7.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 C8.公司监事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A9.公司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 A10.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B11.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 B1.最典型的资合公司是 D2.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为 D3.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D4.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的,发起人可以分期缴纳股款,但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B5.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 C6.股份最直观的一个特点是 A7.股东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相等、无差别待遇的股份是 A8.构成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最基本部分的是 A9.普通股的最大特点是 C10.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人数为 B11.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 C12.为促进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由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实行股权激励机制,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不应当包括 B1.以公司成立依据哪国法律、在哪国登记为准来确定公司的国籍,这是 A2.关于公司国籍的确定,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 A3.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文件是 B4.合资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B5.合资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不得少于 A6.合资有限公司的董事的任期为 D7.在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资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 C1.公认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D2.人本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 D1.一般认为公司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外层称为公司的 A2.一般认为公司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中间层称为公司的 B3.一般认为公司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内层称为公司的 C4.一般认为公司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其中处于中心的是 C5.公司文化的核心是 B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 ABD2.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3.管理者角色通常具体表现为 ABCDE4.按管理者担负的职责任务划分,可以将其分为 ABC5.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BCDE1.法约尔认为,除了管理外,经营活动还包括 ABCDE2.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BCDE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中属于低级需要的是 ABC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中属于高级需要的是 DE5.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BCD2.按计划职能分类,可以将计划划分为 ABCE3.按计划层次分类,可以把计划分成 ACD4.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 ACDE5.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ABCD6.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是 ABD7.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依赖程度取决于 ABE8.职位权力包括 ABC9.根据控制活动的位置分类,控制可分为 ACE10.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分类,控制可分为 AE11.作业控制一般包括 CDE1.独资企业存在一定的局限,包括 ABCD2.合伙制企业的缺陷包括 ABCDE3.与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具有明显的优点,包括 ACDE4.现代公司的特征包括 ABCDE5.基于公司信用组成基础的法理分类,公司大致可以分为 BDE6.基于公司间控制与依附关系的分类,公司可分为 AC1.产权的形式主要有 ABCDE2.产权的形态主要有 BCDE3.日本现代公司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有 CDE1.股东大会做出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的是ABCDE2.非执行董事是指在执行层不担任职务的董事,主要是 ADE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点是 ABC2.有限责任公司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CE3.公司名称通常应包括 ABCD4.出资证明书应记载的事项有 ABCDE1.按股东的权利、义务不同,股票可分为 AB2.按投资主体的不同,股票可分为 ABCD3.我国《公司法》规定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情形有 BCDE4.我国《公司法》规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的是 CDE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 ABCDE1.世界上关于公司国籍的确定的主要标准有 ABCE2.下列事项中,应由出席合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方可做出决议的是ABCDE3.根据公司集团成员发生联系的方式不同,可将公司集团分为 AC1.人本管理的原则有 ABCE2.执行授权的基本前提是 ABCD3.员工参与领导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BC1.公司文化精神层包括的内容有 ABCDE2.制度层规定了公司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 ABCD3.文化意识包含的内容有 ABCDE三、填空题1.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促使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2.美国的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3.美国的管理学家哈德罗·孔茨提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
5.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也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6.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7.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8.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9.管理学是以一般组织的(管理活动)为其研究对象。
10.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1.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韦伯在管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是从(人际关系)方面的试验开始的。
4.霍桑试验分成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绕线室的研究。
5.梅奥等人以霍桑实验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与“经济人”观点不同的(“社会人”)观点。
6.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7.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赫兹伯格正式提出了(双因素)激励理论。
8.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观点和管理方法称为(X理论)。
9.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
10.权变理论的内容可以简单表示为(管理)因变量和(环境)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管理。
11.管理科学学派重点研究的是(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1.广义的计划是指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这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2.各种有组织的经营活动,如果是有意义的话,都至少应当有一个目的或使命,这种目的或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我们称之为(宗旨)。
3.目标是指组织活动所指向的终点,它是在充分理解组织宗旨的条件下对组织活动的(预期结果)。
4.预算是用数字或货币表示预期结果的一份报表,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5.长期计划往往是纲领性和战略性计划,一般期限在(5年)以上,而短期计划一般指(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