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自豪。

2.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

3.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从幼儿园的学习状态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难点: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把正确的读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初步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自我介绍。

1.静听上课铃声,养成良好预备习惯。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铃声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

(孩子们静静地倾听)铃声响过,师:这就是上课铃声,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

(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2.通过识字、复习汉语拼音,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一笔一划写老师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起!不过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师生互相打招呼)3.展示特长,留下印象。

师: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在黑板上简单画符号: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爬山两个小朋友的简笔画。

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

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

开心吗?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呀?(出示学校图片,教师讲解:位置,功能)我们是几年级几班呢?我们的教室在哪儿?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铃声响,进课堂。

学习用品摆桌上,身体坐正看前方,比一比,谁最棒。

下课:下课铃声响,小手忙一忙,学习用品左上方,椅子桌下藏,地面一扫光,快快乐乐出课堂。

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上下课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2.解读儿歌要求,细化上下课的规范。

下课铃响,及时上厕所,课间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在什么位置,上课怎么站立和老师打招呼,举手发言姿势、下课和老师再见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的学校非常漂亮,有美丽的花坛,干净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还有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喜欢我们这个大家庭吗?让我们相亲相爱,在这个大家庭里开心地学习、生活吧!【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在第一次的语文课上,将要学习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我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①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什么吗?②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认读祖国的全名。

③练习说话: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的祖国。

二、学习课文1.认识“五星红旗”和“天安门”。

①观察书中图画,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五星红旗)②你看到了怎样的天安门?(红的墙、黄的瓦)③天安门是我们国家的代表性建筑,是中国的象征,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代表性建筑?(如故宫、长城。

)④“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

我国的标志有哪些?(适当补充介绍:国徽、国歌)⑤欣赏《国歌》视频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让我们一起去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吧!引导学生注视着国旗徐徐上升,在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小结: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让我们光荣地喊出:“我是中国人”(板书)。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后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旗、国徽,认真地唱国歌。

2.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①提问:图上这些小朋友都是中国人吗?为什么他们穿的衣服不一样?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

民族虽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认认自己的民族,用“我是()族”说话。

②他们背着书包去干什么?他们背着书包去上学。

对,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我们上学了。

”三、朗读儿歌,激发情感1.朗读儿歌我爱鲜花,我爱白鸽,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2.跟读句子。

教师: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齐读:我是中国人。

【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你们说对吗?2.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二、学习《上学歌》,遵守学校纪律。

1.课件出示小学生背书包,快乐上学的图片。

2.播放《上学歌》。

3.听了歌曲后,你知道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遵守学校纪律。

4.教师范读《上学歌》,然后领读。

5.同桌互读,指名朗读。

6.读了《上学歌》,你知道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吗?你是怎么知道的?(1)太阳和花儿露出了笑脸,应该怎样来读这一句?(高兴)(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上学可神气了,小鸟见了忍不住问问。

你们猜猜小鸟会问什么?(3)小朋友们这么早背上小书包去上学,说明小朋友们非常爱上学,对吗?7.师生小结。

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应该做到:①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②有礼貌。

③热爱学习。

④热爱劳动。

8.上课铃响后应该怎么做?9.课堂上应该怎么做?①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

②做到灵活用眼、用耳、用嘴、用手。

③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声音要洪亮。

④学会倾听他人发言,不插嘴。

⑤书保持清洁干净。

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0.课间时应该怎样做?①进出教室不要拥挤,不要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②上下楼梯要靠右走。

③课间要处理好个人问题。

不要用上课时间去厕所。

④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要打架。

⑤不乱扔垃圾,每天保持校园、教室清洁干净。

11.上学、放学、体育课站队时要整齐,不说话,保持安静。

12.再次朗读《上学歌》。

三、拓展——读儿歌。

丁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

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

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

【第四课时】一、观察发现,指导用书1.小朋友们,从进入小学就开始接触到很多有趣的课程,其中就包括语文课,打开你们桌上的语文书,看看书的封面上“语文”这两个汉字,你们认识吗?翻一翻,语文书的封面上有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它不仅有意思而且作用非常大。

谁能说说学好语文有什么好处吗?(可自己阅读有趣的故事书,看报纸,写文章等)师总结:语文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2.看看语文书的目录页,通过目录和页码,找到自己感兴趣一篇课文,赶紧翻开看看。

二、模仿读写,听说入门1.读写指导。

打开语文书第五页,看一看插图里的内容。

(1)小男孩和小女孩在做什么?小女孩坐姿端正地在读书(讲解读书时要坐姿端正,练习正确的坐姿。

)小男孩握笔写字(讲解正确的握笔方法,并练习;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同时练习,两个姿势结合起来练习,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写写自己的名字)(2)师引导生读“读书、写字”两个词语2.听故事、讲故事指导。

(1)观察插图,四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四个小朋友头上带着头箍,是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的样子;他们在表演。

(2)你们知道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和尚是哪本书里的人物吗?预设:《西游记》。

(3)有谁听过或看过这本书里的故事呢?(4)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西游记》里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美猴王》。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请你告诉老师,故事发生在哪里?主人公是谁?②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和我们分享的吗?③你能用一两句话再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④课下你能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演一演《美猴王》这个故事吗?听讲、听话指导。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会听故事,更要学会在课堂如何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学会听其他同学发言,你和同学们相处起来会更愉快。

天地人【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2.在儿歌、游戏等各种形式的复现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生字,理解字义,对生活中识字产生初步兴趣;3.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被称为“三才之道”,从字体演变图中了解“天、地、人”字体的本义;4.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1.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2.对识字感兴趣,乐于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3.在识字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在上一年级以前,你们是不是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字宝宝?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认不认识这几个字宝宝,如果你认识它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2.逐个出示:“天、地、人、你、我、他”,学生齐读;3.指名念随机点到的“天、地、人、你、我、他”,说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

(二)学习“天、地、人”1.出示甲骨文的“天”,猜猜是什么字;2.出示“天”,读一读;3.配合图片,结合甲骨文,教师讲解“天”的本义;4.认识田字格中的“天”,初步感受汉字书写的美;5.同“天”的教学方法类似,教学“地、人”;6.读一读《三字经》中“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了解“天地人”的含义。

三才,就是天、地、人。

天地人合一,有了这三个方面,世界才开始。

(三)学习“你、我、他”1.出示三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认识“你、我、他”三个生字;2.根据句式:“你是______,我是______,他是_____,我们都是______________。

”上台做小朋友互相认识的口语交际小游戏。

3.课中操:大家看幻灯片起立唱一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在歌唱中巩固生字“你、我”。

(四)巩固游戏1.摘苹果游戏:可重复玩几次;2.找朋友游戏:找找图片中认识的字,学习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宝宝;3.开火车游戏:除了读图片上的词语,还可以给“天、地、人、你、我、他”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