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设施投资流程及操作实务

基础设施投资流程及操作实务

基础设施投资流程及操作实务
: 2016年7月18日·
1
目录
一、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起源及演变 二、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及优缺点 三、股份公司投资业务基本概况 四、股份公司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规定及流程 五、合理选择投融资模式 六、BT投资的核心要点 七、PPP投资的核心要点 八、PPP项目案例分析与讲解
把投资决策关、严把过程监控关、严把事后评估关。 2.狠抓六个环节:狠抓项目运作与评审、狠抓过会项目实施、狠抓在建项目
监管、狠抓成本与回报、狠抓预算落实、狠抓项目回款。
10
四、股份公司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规定及流程
(四)投资流程
11
五、合理选择投融资模式
(一)BT与PPP模式的主要区别 1.投资模式不同: 2.投资主体不同: 3.招商主体不同: 4.投资周期不同: 5.投资回报不同: 6.融资方式不同: 7.担保方式不同: 8.投资回收及退出方式不同: 9.投资风险不同: 10.项目甄选标准不同:
7
三、股份公司投资业务基本概况
三大板块总投资规模约8550亿元,开累完成4700亿元,剩余3850亿元:
1.基础设施投资:BT、BOT、PPP,城轨23条540公里1920亿元占比 46%。
2.房地产开发:土地一级、房地产二级。
3.矿产资源:境内和境外,主要有铜钴钼。
矿产资源, 190, 2%
PPP, 190 , 6%
发实施细则、矿产资源投资实施细则。 3.三个指导意见:表外业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投资项目工程施工内部招投
标管理规定、投资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意见。 4.三个授权: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投资决策授权、经理层对分管领导的投资
决策授权、股份公司对二级单位的投资决策授权。
9
四、股份公司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规定及流程
(二)投资管控模式 1.集中管控:投资决策管控、投融资预算管控、过程管控; 2.分级决策:董事会、总裁办公会、专题会、二级单位; 3.归口管理:投资发展部(业务)、其他部门(考核评价); 4.专业发展:铁投、建投、交投、昆投、城投、上投;置业、资源、贵州; (三)过程监管要求 1.严把项目六关:严把市场调研关、严把可研评估关、严把专家评审关、严
2
一、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起源及演变
1.定义 企业以BOT、BT、PPP等模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经济行为。
2.国外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及演变 ➢ BOT:最远400多年历史,1984年土耳其地3096号法案; ➢ BT: 西方60年代因资金紧张提出,亚洲由菲律宾1990年率先立法提出。 ➢ PPP:1992年英国首次提出PFI,2012年改建为PF2应出台PPP 规范;加拿大提出VFM和产业基金;澳大利亚采用SPV.
房地产, 4210, 49%
基础设施, 4150, 49%
BOT, 650 , 22%
BT, 2200 , 72%

四、股份公司基础设施投资相关规定及流程
(一)投资管理规章制度 1.四个办法:项目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总部投资及承包项目收益管理暂行
办法、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收费公路管理办法。 2.四个细则:基础设施投资实施细则、土地一级开发实施细则、房地产开
6
二、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及优缺点
(四)基础设施投资对企业的好处(主要目的) 1.促进上中下游业务协同发展。 2.获取合理投融资回报,增厚施工利润。 3.提高中标率、市场占有率、综合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市场话语权。 5.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础设施投资的缺点 1.容易增加企业或政府负债。 2.容易引发投资冲动。 3.增加工程项目建设成本。
4. 结论与反思 ➢ BT与垫资施工的区别:一是投入资金有回报且有担保;二是拥有产权。 ➢ 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一是导向作用;二是政策风险;三是顺势而为。 ➢ 商业模式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核心竞争力:股份公司模式创新五个阶段。
4
二、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及优缺点
(一)企业发展的需要 1.占领市场的需要:巩固传统市场、占领新兴市场 2.维持经营规模的需要:带动设计、施工等协同发展 3.构建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回报、施工利润 4.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减少投标和管理接口、集中管理 5.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6.走出去的需要:中老铁路、项目换资源 7.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国务院[2015]22号文、国企改革1+N方案 8.其他:流动性、补亏
5
二、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及优缺点
(二)政策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1.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等。 2.适应建筑市场管理模式变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 3.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地方政府考核、投融资体制改革、预算管理改革。 4.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 (三)基础设施投资对政府方的好处 1.有效缓解建设资金紧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彻底解决业主建设管理力量不足,有利于精简政府职能。 3.创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增厚主政业绩; 4.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工期和管理费用。 5.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安全和质量。 6.阳光工程有利于反腐倡廉。
* 在国际上以上模式仅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补充(15%)
3
一、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起源及演变
3.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及演变 ➢ BOT:80年代改革开发后,1985年深圳沙角B电厂BOT项目,高速公路; ➢ BT: 95年江苏宿迁市府大道BT项目,不被官方认可甚至抵制。 2003~2012高速发展期:建设部[2003]30号、国务院[2004]20号; 2012底至今为衰退期:四部委463号文; ➢ PPP:2013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2014年国发43、45、60 号文、财政部76号文和113号、发改委2724号文.
12
五、合理选择投融资模式
(二)投资模式的选择 根据业主实力、项目性质、招商主体、担保方式等不同而选择: 1.施工方式: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 2.BT模式:全投资/资本金BT+施工方式+过程/子项回购+表内表外。 3.PPP模式:全投资/部分投资PPP模式;经营性项目(使用者付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