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5]注意:这一步,动作要非常迅速,否则鸡血会凝固。

或者先把抗凝剂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新鲜的鸡血,边加边震荡即可。

[6]为什么新鲜的鸡血会凝固?[7]为什么这一步要使用0.17 M 的 NaCl 溶液? 实验六 细胞膜的渗透性一、 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膜[1]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2]二、 实验原理1、 在等渗溶液中,细胞对各种溶质的透过性不同。

有的溶质可以进入,有的溶质不能渗入。

2、 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细胞的渗透压,促进水分子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现象[3]。

3、 不同的溶质渗入到细胞内的速度不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同。

三、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鸡血、猪血、牛血等)四、 实验器材试管(1.5 cm X 18 cm )、试管架、10 ml 移液管、1 ml 移液管、200 ml 烧杯(2个)、250ml 容量瓶、移液枪、胶头滴管、菜刀、吸球、电子天平、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秒表五、 实验药品及试剂 0.17 M NaCl 、 0.17 M NH 4Cl 、 0.17 M NH 4Ac 、 0.17 M NaNO 3、 0.12 M Na 2SO 4、 0.12 M 草酸铵、 0.32 M 葡萄糖、 0.32 M 甘油、 0.32 M 乙醇、 0.32 M 丙酮、肝素抗凝剂[4]六、 实验步骤 1、 制备血液稀释液(1) 抗凝剂的制备:首先称取1克肝素钠粉末,然后加入0.17 MNaCl 溶液 10 ml (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肝素抗凝剂。

(2) 血液稀释液的制备:取新鲜血液,按比例(肝素抗凝剂:血液=1∶10)混合均匀,配制成经肝素抗凝的血液[5] [6]。

(3) 按比例(经肝素抗凝的血液∶0. 17 M NaCl 溶液=1∶10)混合均匀,形成一种不透明的红色液体[7]。

2、 低渗溶液(空白对照)的观察取试管一只,加入10 ml 蒸馏水,然后再加入1 ml 稀释的血液。

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结果是溶液由不透明的红色变为澄清。

记录下这个过程所要的时间。

3、 红血球的渗透性按表一的配制,分别在下列十种等渗溶液中进行实验。

轻轻摇动,注意有无颜色变化,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记下时间(自加入稀释血液到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透明澄清,红血球全部溶血所需时间),填入表一的空格中。

4、 显微观察[1]何为细胞膜? [2]为何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不同?[3]何为溶血现象?[4]你知道有哪些血液抗凝剂?(1)血液红细胞的观察滴一滴稀释的血液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种类、形状和颜色。

(2)细胞破碎的观察在上一步的载玻片的一端滴加清水,在另一端吸水,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破裂。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比较和分析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1)在所提供的试剂中不溶血的有:(2)在所提供的试剂中不完全溶血的有:(3)在所提供的试剂中完全溶血的有:结果分析与比较:结论:2、绘制你所观察到的血液细胞图。

3、讨论溶血实验在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附1:试剂配制表1、0.17 M NaCl 需要______克NaCl,定容至100ml。

2、0.17 M NH4Cl 需要______克NH4Cl,定容至100ml。

3、0.17 M NH4Ac需要______克NH4Ac,定容至100ml。

4、0.17 M NaNO3需要______克NaNO3,定容至100ml。

5、0.12 M Na2SO4需要______克Na2SO4,定容至100ml。

6、0.12 M草酸铵需要______克草酸铵,定容至100ml。

7、0.32 M葡萄糖需要______克葡萄糖,定容至100ml。

8、0.32 M甘油需要______克甘油(100%),定容至250 ml。

9、0.32 M乙醇需要______克无水乙醇,定容至250 ml。

10、0.32 M丙酮需要______克丙酮,定容至250 ml。

附2:表一在不同低渗溶液下溶血现象的调查编号试剂是否溶血时间1 10 ml 0.17 M NaCl + 1 ml稀释的鸡血2 10 ml 0.17 M NH4Cl + 1 ml稀释的鸡血3 10 ml 0.17 M NH4Ac + 1 ml稀释的鸡血4 10 ml 0.17 M NaNO3 + 1 ml稀释的鸡血5 10 ml 0.12 M Na2SO4 + 1 ml稀释的鸡血6 10 ml 0.12 M 草酸铵 + 1 ml稀释的鸡血7 10 ml 0.32 M 葡萄糖 + 1 ml稀释的鸡血8 10 ml 0.32 M 甘油 + 1 ml稀释的鸡血9 10 ml 0.32 M 乙醇 + 1 ml稀释的鸡血10 10 ml 0.32 M 丙酮+ 1 ml稀释的鸡血附3:溶血结果的判断(1)不溶血:液体分2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

(2)不完全溶血:溶液混浊,上层变红色,镜检有部分红细胞破裂。

(3)完全溶血:液体变红而且透明,镜检发现细胞全成碎片。

附4:细胞膜内外物质交换示意图原始生命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形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了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原生质膜,是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

其厚度通常为7~8nm,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

一般蛋白质占60%-80%,类脂占20%-40%,碳水化合物约占5%。

关于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体镶嵌模型是目前被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观点。

该模型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辛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L. Nicolson)于1972年提出。

该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其结构特征是:生物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分子的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

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根据在膜上的位置不同,膜蛋白可分为两类:通过强疏水或亲水作用同膜脂牢固结合不易分开的,称为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或内在蛋白;附着在膜表层,与膜结合比较疏松容易分离的,称为外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

细胞膜的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形成糖脂、糖蛋白。

因脂双层具有流动性,故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脂双层中横向移动;又因膜的内外表面上脂类和蛋白质的分布不均匀,反映了膜两侧的功能不同。

细胞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

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半透性,或称选择透过性,对进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很强的选择透过性。

这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如果丧失了这种功能,细胞就会死亡。

细胞膜的功能有:1)分隔形成细胞和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发生在膜上的生物功能;2)屏障作用,膜两侧的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3)选择性物质运输,伴随着能量的传递;4)生物功能:激素作用、酶促反应、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5)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实现的,其主要转运方式有四种,即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作用。

6)细胞膜的受体功能:受体是细胞识别和结合化学信息的特殊结构,其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八细胞融合实验目的掌握细胞融合原理、应用PEG融合细胞的方法以及细胞融合率的计算。

实验用品1. 材料鸡红细胞2. 器材和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低速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刻度离心管、试管、载玻片、盖玻片3. 试剂50%PEG(MW4,000)、Hanks液(pH7.4)、生理盐水实验内容一、原理细胞融合(Cell fusion),即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人工诱导的细胞融合,在六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而发展起来。

由于它不仅能产生同种细胞融合,也能产生种间细胞的融合,因此细胞融合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细胞融合的诱导物种类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灭活的仙台病毒(Sendai virus),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和电脉冲。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聚乙二醇,因为它易得、简便,且融合效果稳定。

PEG的促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它可能引起细胞膜中磷脂的酰键及极性基团发生结构重排。

二、方法1. 取新鲜鸡血以0.85%生理盐水制成10%的悬液。

2. 称取0.5克PEG(MW=4,000)放入试管内,在酒精灯上融化之,迅速加入0.5ml预热的37℃Hanks液混匀制成50%的PEG溶液。

放入37℃水浴中备用。

3. 取上述10%的鸡红细胞悬液1ml放入离心管中,沿离心管壁滴加50%PEG溶液,边加边晃动试管使之混匀,37℃水浴20min。

4. 取出离心管,缓慢滴加9ml Hanks液以终止PEG的作用,800g离心3min,弃上清。

5. 用贴壁的液体重悬细胞,取一滴制成滴片,加盖片镜检。

结果: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鸡红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异核体细胞。

要注意辨别融合细胞与重叠的鸡红细胞。

三、融合率的计算在高倍镜下随机计数200个细胞(包括融合的与未融合的细胞),以融合细胞(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核的细胞)的细胞核数除以总细胞核数(包括融合与未融合的细胞核)即得出融合率。

公式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