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朝起早
教材分析:
第6课是《弟子规》第三单元“谨而信”篇中的第一课。
引导学生做事谨慎、修身养性是本大章的教学主题。
韵文部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教导学生应该珍惜宝贵的时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说的是着装礼仪,以达到修身养性。
设计理念: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以动画形象创设趣味化的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思导行的方法,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把学《弟子规》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整堂课实现诵读化、情境化、生活化的优化组合,让弟子规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读: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引导学生在读得准确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将韵文读得有滋有味。
2、会说:结合注释理解韵文的意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会背:熟读成诵,积累内化名言佳句。
4、会用:能根据韵文指导自己的言行,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人物的对错,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规劝。
在自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举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读文、背文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动画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小伙伴,你瞧,他是——(喜羊羊)(出示喜羊羊图片)
喜羊羊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要和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朝起早》,让我们进入学习第一关——
二、读熟课文我能行
1、老师领读正音示范
请同学们看着书,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2、自己练读读通读顺
喜羊羊要和你们比赛,看看谁能先把课文读熟,抓紧练习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可要仔细看看拼音。
效果检测:指名朗读、男女生赛读
3、去拼音读深化熟练
喜羊羊说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真好,可是如果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正确吗?看着大屏幕试一试。
效果检测:指名读、师生接力读、男女生对读
4、节奏朗读读出韵味
播放有节奏感的诵读:喜羊羊也想让大家听听他和他的同学是怎么读的。
自己练习节拍诵读:你们也能像喜羊羊一样读得有节奏,我们可以轻轻地打着拍子来读。
指名打节奏诵读展示。
喜羊羊看到大家读得这么美,可佩服你们了,他想请你们给他讲一讲这些内容都是什么意思呢?能帮喜羊羊这个忙吗?让我们进入学习第二关——
三、说出理解我最棒
1、合作探究、猜猜想想:
那你认真看看文章下面的注释,再大胆地猜一猜想一想,或者和同桌商量商量,你懂哪一句就给喜羊羊讲哪一句。
2、交流明义: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珍惜时间。
拓展:读了这一句,我想到了我们的每日格言,也是关于珍惜时间的,你想起了吗?(学生自由说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讲的也是关于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把
握现在、勤奋努力的。
(出示《杂诗》)
(2)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早晨要洗脸刷牙,大小便后要洗手。
(3)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帽子要戴正,不要歪,纽扣要系上,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好。
帽子和衣服脱下来后要放到一定的位置,不要乱放,不然会弄脏的。
小朋友要注重服装外貌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这样的小朋友人见人爱。
(4)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衣服以整洁为主,不是以华丽为主,先好合乎自己的身份,再要和自己的家庭相称。
喜羊羊非常感谢你们帮他弄明白了这些内容,他说他已经把这篇课文背熟了,我们也来进入学习的第三关吧——
四、背会课文我最快
1、自由练背
2、效果检测
A:
朝起早,,老易至,。
晨必盥,,便溺回,。
冠必正,,袜与履,。
置冠服,,勿乱顿,。
衣贵洁,,上循分,。
B:
朝起早,,,。
晨必盥,,,。
冠必正,,,。
置冠服,,,。
衣贵洁,,,。
C:
学习第四关——
四、学以致用我最牛
可是喜羊羊说他的家族里有些小朋友的行为和弟子规中要求的不一样,你会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去劝告他们吗?
1、懒羊羊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去蹲厕所,从厕所出来手都不洗就去拿馒头,喜羊羊赶紧劝他说:“你忘了《弟子规》中说过吗?”
2、美羊羊可喜欢臭美了,这天她又吵闹着让妈妈买新衣服,妈妈对她说:“《弟子规》中不是说,你现在不能只想着打扮自己。
”
3、沸羊羊回到家把帽子摘下来随手抛到空中,把外衣脱下来往沙发上一丢就去写作业了。
喜羊羊批评他:“《弟子规》中说。
你怎么这么邋lā遢tā,赶紧把帽子捡起来,把衣服挂到衣架上。
”
总结:喜羊羊和咱们上了一节课收获特别大,他想在我们整齐的
诵读声中和我们说再见,好吗?
齐背《弟子规》。
教学反思:
本课是《弟子规》第三单元“谨而信”篇中的第一课。
引导学生做事谨慎、修身养性是本大章的教学主题。
韵文部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教导学生应该珍惜宝贵的时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是告诉人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说的是着装礼仪,以达到修身养性。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以动画形象创设趣味化的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促思,以思导行的方法,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把学《弟子规》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整堂课力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学生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
反思这节课,有收获也有遗憾。
收获之一: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不同形式的诵读方式使读、背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
由读正确到读熟练再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层层有目标,环环有递进。
收获之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结合注释想一想、猜一猜、讲一讲的自主能动训练成了学生的思
维体操,同时也激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收获之三:课堂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了道德境界。
在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去规劝创设情境中的小伙伴的过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审视自己的课堂,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改进之一:在让学生合作探究、明义晓理的环节,老师依然想做掌舵者,不能完全放手,对于学生对内容的讲解,老师补充太多,喧宾夺主;改进之二:在学以致用环节,只是老师创设的几个情境去让学生用《弟子规》中的句子去规劝,不妨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真实的镜头需要我们用《弟子规》来规范约束子,如此,更能走出文本,走进生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虽结束,行进的脚步仍在继续,让国学的魅力之花绽放于每个儿童心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奋斗不止,努力永远!
点评:
这是一节书声琅琅的诵读课,也是一节自主探究的思维训练课,更是一节提升境界的道德课。
趣味化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形象贯穿课堂始终,无论是复习巩固,还是熟读成诵和读文明意,都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热情,整节课书声琅琅,学生读得主动读得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老师紧紧扣住他们年龄和思维的特点,实现了课堂的情境化。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灵魂。
教师让学生大胆想一
想、猜一猜、讲一讲的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潜能。
“猜”作为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从小习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学以致用是学生内在情感的升华。
老师设计的日常化的情境问题是是对《弟子规》践行的思考,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历练过程。
整堂课实现了诵读化、情境化、自主化、生活化的优化组合,让弟子规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