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训练卷 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 、B 、C 、D 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B .组织水肿与①②③中积累过多的液体有关C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 2不能向③中扩散D .B 结构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乳酸 2.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 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血液的PH 通常在7.35~7.45之间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 2CO 3C .血液中的Na 2CO 3过多时,就与H 2CO 3结合形成NaHCO 3D .PH 的相对平衡只由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无关3.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突触后膜兴奋B .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C .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4.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 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B .a 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 .兴奋由c 传到e 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 .若检测到b 、d 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5.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 B .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信号物质靶细胞a b c d e①②种群数量速率a bc①② 害虫 蜘蛛时间ABC数量C .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D .瓶内生态系统应给予适当的光照 6.右图曲线①为某种群出生率,②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 值是 A .c 点,死亡率最大的点B .a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C .b 点,出生率最大的点D .c 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 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8.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 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B .在B 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 .在A 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D .C 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 期间和B 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9.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细胞分裂素 (浸泡浓度)0ppm 2ppm 0ppmA.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 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10.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 B .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C .已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D .湿地生态系统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因此被喻为“地球之肾” 11. 下面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可以通过“刺激→A→C →D ”,促进胰岛素天数甲乙丙 侧芽长度︵mm ︶靶细胞血液循环细胞③细胞②细胞①的分泌B. 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完成H 过程C. 寒冷时,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 当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 →C →D ”,使手缩回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细胞①产生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 主要是肝细胞B .若细胞②产生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则靶细胞是垂体C .若细胞③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膜内电 位的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D .若靶细胞是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将可能受 到来自血液的效应B 细胞的攻击14.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B .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物种的种群在新环境中一定呈“J ”型增长C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减少甚至不使用农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D .赤潮的产生与富含无机盐的各种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密切相关 15.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代表生产者,⑤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C .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 .碳元素以CO 2的形式在①②③所组成的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③④⑤⑥⑦①②16.右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 ”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 ”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 点之后 B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 点后 C .当种群数量到达e 点后,增长率为0D .阻止蝗虫数量增长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 点后才进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12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 和 _过程。

图中b 指的是成熟的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a 是 细胞。

在①过程中,a 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抗原,并将抗原 给b 细胞。

(3)图中③④⑤⑥过程属于_________免疫。

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反应特点是 。

(4)c 细胞识别抗原而被致敏,它需要活化的b 细胞分泌__________,促进其分裂分化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若该抗原为HIV ,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最终会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18.(10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 、B 、C 、D 为调节物质): ⑥④⑤d e 抗体③抗原①c胸腺 ② ab造血干细胞骨髓抗原—抗体时间种群数量有关神经有关神经有关神经下丘脑 血糖浓度升高(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物质 (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机体的 量。

(2)图中物质B 和C 依次是 、 ;如果图中 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 (填字母)。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5)当血液中激素A 的含量过高时,会对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起 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

19.(12分)下图表示某草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 2):(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2)豚草与其它植物相互争夺 ,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调查结果表明, 具有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 来实现的。

(3)若豚草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 0,第二年的数量是 第一年的λ倍,则在理想条件下,t 年后种群的数量 可以表示为: 。

年份 种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3.22.81.71.30.6种群密度︵株·m-(4)请在右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 曲线。

(5)豚草的花粉可引起某些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 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 指已免疫的机体 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20. (11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 、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 ~g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若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 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 表示 ,C 表示 。

若图甲中营养级I 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 ,由营养级I 、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 系如右图所示。

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1/2直接来自甲,则要使丙能量增加 24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kJ 。

21. (15分)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部位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茎尖+++++++++- 图甲甲乙 丙ecf gDd散失C FEABab散失 图乙(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植物激素,其名称是,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2)从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看,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的,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3)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知,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从而抑制叶片衰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