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C卷新版

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C卷新版

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C卷新版一、阅读理解 (共5题;共67分)1. (2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

2. (11分)(2019·梧州)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 陈康肃公善射多谋善断B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手不释卷C . 惟手熟尔深思熟虑D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之不理(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 公亦以此自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 . 睨之久而不去已而之细柳军C . 而钱不湿何苦而不平D . 以钱覆其口其业有不精(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康肃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淋滴尽致地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暴躁的个性。

B . 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康肃“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 . 从康肃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康肃“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 . 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 (14分)(2019·上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泷冈阡表①(节选)欧阳修自吾为汝家妇,即知汝父之孝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之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间御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以为新遭母丧适③然耳。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汝父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顾见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卜者谓我在戌④将死使甚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呜呼!夫养不必丰,要于孝;为吏不必博于禄,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注】①节选自《泷冈阡表》,有删改。

此文为欧阳修纪念先父的墓表,因其父去世时欧阳修尚幼,先父的事迹均来自欧阳修母亲的叙述。

②御:进献。

③适:刚好。

④戌:干支纪年,指“戌”这一年。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 吾之始归也男有分,女有归B . 常不使有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 . 此死狱也小大之狱D . 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对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 . 卜者谓我/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B . 卜者谓我/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C . 卜者谓我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D . 卜者谓我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顾见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

②夫养不必丰,要于孝;为吏不必博于禄,要其心之厚于仁。

(4)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 (20分) (2019九上·杭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原文有删改)(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 (20分)(2019·江油模拟) 立德中学开展“走进鲁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

请你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选两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文章题目。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

——《孔乙己》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

——《风筝》(2)【活动二:观点争鸣】活动中,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让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生命的路》)(3)【活动三:形象刻画】参照上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的形象。

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②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100字。

(4)【活动四:评价经典】鲁迅用了八个字对《三国演义》进行评价:“七分写实,三分写虚”。

为了烘托人物形象,运用夸张是小说的一种常见写法,《三国演义》中你认为哪些故事情节有夸张的虚构,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示例除外)。

示例: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二、综合实践与作文 (共3题;共17分)6. (7分)(2018·南京)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谜面:天女织彩霞(打南京一特产)谜底:_______对联题上联:乌衣巷下联:______________诗词题春风知别苦,不追_______青。

——李白《劳劳亭》A.松枝B.柳条(1)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

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

”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