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科普课程纲要-

地质科普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
《地质科普》课程纲要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是科技兴趣类课程,是我校校本课程《科技绿洲》系列课程之一。

2.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

地球表层的生物和人类的大量活动,都与地质条件相关,所以地质学是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增进与环境的协调和求得环境改善的一门科学。

通过学习地质科普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地质学的发展,地球的地质构造,了解火山和地震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火山和地震发生时进行自救和互救,了解我国的主要地貌及其特点。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地质学的发展过程。

2.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情况。

3.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的运动。

4.掌握火山和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

5.学会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6.了解我国的主要地貌分布及特点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习地质学的发展过程,了解人类对地球构造的不断探索。

2.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了解地球六大板块的名称,知道板块的运动及产生的影响。

3.通过观看地震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通过防震演练,掌握在地震发生时,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和互
救。

4.通过观看不同的地貌景观,了解我国主要地貌的分布及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地球的构造,形成对地球的科学认识。

2.学会在地震发生时进行自救和互救,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3.了解地震的难预测性,形成对地震预测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的抱怨地震局不能提前作出地震预报。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地质学概述
第一节地质学的发展
第二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节火山喷发
第三节地壳的演变
第三章地震
第一节地震是怎么回事
第二节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第三节认识地震
第四节地震灾害
第五节地震预测
第六节地震来了怎么办
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主要地貌类型
第二节喀斯特地貌
第三节黄土地貌
第四节雅丹地貌
第五节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地貌
四、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
共安排30课时,每周2课时,八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学习。

2.教学设备:
地质探究室里的各种模型,图片,多媒体资料。

3.教学方式:
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课堂上老师讲解了相关内容后,学生课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所学内容进行补充与巩固。

4.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提出问题的创新性、分析问题的精准性、学生在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