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第九章 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强度、气温、湿度、风速、训练水平、情绪、衣着
量、饮水量以及汗腺的数目等因素有关。 如果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运动时出现大量 排汗的情况,可能是过度训练的征象。 根据排汗情况,记录时可填写为汗量较多、一 般、不多或其他。
(二)客观检查
1、基础脉博(清晨): 脉博的频率与训练水平有密切关系。逐步减少为训
成绩仍上不去,可考虑过度训练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运动训练的医务监督
一、内容:
1、进行系统的医学观察和现场观察;
2、预防和检查、治疗运动性疾病;
3、检查运动场地、器材和运动服装; 4、严格训练制度和操作规程; 5、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做好预防工作。
二、常用生理指标:
(一)脉博: 脉博是反映人体机能的灵敏指标。它反映运动量的 大小,可掌握训练的强度和密度,评定运动员的机能 状况和训练水平,而且测定的方法简单易行。
①、静坐5分钟,侧出15秒钟的脉博数,乘4得出1分 钟的脉博数,标以P1。
②、在30秒钟内完成30次蹲起(每秒钟做一次),
即刻侧15秒钟的脉博数,乘4。标以P2。
③、休息1分钟再侧15秒钟的脉博数,乘4即休息状 态下的1分钟的脉博数,标以P3。 ④、按以下公式计算指数:
P1+P2+P3-200
指数= ───────────── 10
4、睡眠:
正常的睡眠状态应是入睡快,睡得深,不做或很少
做梦。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睡眠 应当是良好的。 体育活动参加者和运动员中出现失眠、睡眠不好的 现象,大多是对运动负荷不适应或是过度训练的早期反
应。记录时可填写睡眠的时间以及睡眠状况,如良好、
一般、不好或失眠、多梦、易醒等。
5、食欲:
(2)受一定限制的药品 有乙醇、大麻、局部麻醉剂、皮质类固醇 、β-受体阻滞剂等5类药品。
3、禁用手段
(1)血液兴奋剂: (2)药理学、化学和物理学。 现在已经发现的试图改变兴奋剂检测尿样的完 整性和有效性的做法有: (1)导管插入术;(2)尿掺尿、 其他类型
4、兴奋剂的危害
含有兴奋剂的药物能刺激人体的生理功能,
若出现对运动不感兴 趣,表现冷淡或厌倦,不服从
教师或教练 员的指导,情绪容易冲动, 可能是教学和 训练不当或出现疲劳,也可能是早期过度训练的征象。
根据个人的运动心情,可填写为很想训练、愿意训练、
不想训练、冷淡或厌倦等。
3、不良感觉:
指运动训练或比赛后的不良感觉,如肌肉酸痛、关节 疼痛、四肢无力等。 一般来说,在强度较大的训练或比赛后,由于机体疲 劳,大部分人会产生二些不良的感觉,但这些现象经过适 当休息后就会消失。
练水平提高。脉博可以反映头天训练情况,也可进一步
评定训练水平。 (1)方法:清晨、空腹、静卧,测量30、60秒钟。 (2)部位:桡动脉、颈动脉、心脏。 (3)正常:每分钟60~80次;运动员每分钟44~66次 (4)评定标准: A、脉博逐渐下降或不变,表明机体反应良好;
B、脉博增加10次/分钟,表明机体不良; C 、经常保持较快脉率,持续三天以上,而又无生病发 烧等原因, 应考虑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负担量过大。 2、体重:
青少年服用合成类固醇还会使生长发育过早 停止。有些兴奋剂一旦吸食还会使运动成瘾或产 生中毒反应。
生活制度规律,健康状况正常的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 食欲应该是正常的。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或运动员,由于能量消耗多, 一般食欲良好,食量也较大。但健康状况不良或过度训练 时,食欲便会减退,食量减少。此外,运动训练刚结束后 马上进餐,食欲也是较差的。
记录时可填写食欲良好、一般、不好或厌食等。
6、排汗量: 运动时人体排汗量的多少,与运动负荷或运动
振奋精神,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但是
各种兴奋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会给服用
者带来精神负荷和体力的超常支出带来机体损害,
使身体能量贮备过量消耗,恢复期延长,致使体 内生理功能紊乱。
若运动员长期使用兴奋剂,则对身体健康 危害更大,甚至可以危及生命。神经过敏、失眠、 眩晕、,心悸、血压增高、诱发精神幻觉症,有 的还会产生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肌肉震颤、 肝脏和心脏损害以及组织癌变。女运动员若长期 服用类固醇激素,会导致男性化改变,如多毛、 嗓音变粗、阴蒂增大,还会引起月经紊乱和生育 能力降低。
C、运动结束后5~10分钟脉博恢复到运动前的数量此
次运动量为小;
脉博较运动前每分钟快2~5次,此次运动量为中;
,
脉博较运动前每分钟快6~9次,此次运动量为大。
4、反映运动强度等级: 每分钟 每分钟 每分钟 144次以下 150次以上 180次以上 小强度 中强度 大强度
5、控制训练间歇时间:
(1)耐力训练:中长距离项目的训练,一组练习结束 后,待心率降到每分钟120~130次即可开始下一 组练习。 (2)力量训练:一组练习结束后,在开始下一组运动 时的心率应是训练前的心率加百分之三十。
上升或出现异常反应,恢复时延长。
(3)过度疲劳:训练后的清晨,血压经常保持在1 40毫米汞柱。
附:血压变化的机理:
1、运动中收缩压升高的原因: (1)运动中动员了储血库的血液; (2)运动中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对血管起挤压作用,使回心 血量增加;
(3)体液的增加。
2、运动中舒张压的变化: (1)运动时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扩张,使外周阻力减
(二)血压: 1、评定训练强度: 强 度 收 缩 压 舒 张 压 恢复时间
小 中
大
上升20~30 上升20~40
上升40~60
下降5~10 下降10~20
下降20~40
3~5分钟 20~30分钟
24小时
2、评定身体机能状况:
(1)机能下降训练后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也上
升,恢复时间延长。
(2)机能不良:训练后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
少,舒张压下降。
(2)训练水平不高的人,毛细血管开放不多,舒张压上升。
三、心功指数 布兰奇心功能指数=心率х(收缩压+ 舒张压)/100 判定:110-160正常,大于200异常 四、蛋白尿 五、血红蛋白 六、心电图 七、最大吸氧量 八、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
第五节 比赛期的特殊医学问题
一、兴奋剂问题
三、内容: (一)主观感觉: (二)客观检查:
(一)主观感觉
1、一般感觉: 反映整个机体的功能状况,尤其是中枢神经系 统的 状况。一般感觉好的人,在运动过程中总是精神饱满,精 力充沛,心情愉快,积极性高。但在患病或过度训练时, 就会感到精神萎 糜不振、疲倦、乏力、头晕或心情易激 动等。在进行自我监督时,根 据情况可填写为良好、一 般或不好 2、运动心情: 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的人,在参加体育锻 炼时,总是心情愉悦,乐于参加运动的。
第九章
一、概念:
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 第一节 自我监督
在体育锻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功能 状况,经常进行观察,并定期记栽在自我监督记录表 上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在教学中,随时掌握好学生的身体状况,借以选 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2、可以间接地评定运动量的大小,预防和早期发现 过度疲劳。 3、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重要的依据。
2、精神刺激剂(可卡因、苯丙胺)
3、拟交感神经胺类(麻黄素、甲基麻黄素)。
第二类麻醉镇痛剂:
吗啡、海洛因、双氧可待因、杜冷丁等。 第三类合成类固醇:睾酮、甲基睾丸素、睾丸素、 康力龙等。
第四类 第五类
利尿剂: 激素:
双氢克尿塞、利尿酸等。 促性腺激素HC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 红细胞生长素EPO等。
(1)初参加锻练者的体重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初下降 中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加
(2)运动员一次训练后的体重变化: 一般项目体重减轻300克~500克; 马拉松训练减轻1000克~3000克; 马拉松比赛减轻2000克~3000克。
一般情况下经过一昼夜的时间,体重恢复到
原来的重量为正常。
(3)体重的测定方法: 清晨、空腹、大小便后、赤足、单衣。 (三)评价: 合理地训练,运动成绩会逐步提高。如果正常训练,
5、评价:
指数小于或等于0心脏功能为最好;
0 ~5
11~15
很
不
好
好
6~10
大于16
一
很
般
差
B:结合运动成绩分析法:结合运动成绩测定一次,
过一段时间再重新测量一次,前后进行比较。前后运 动成绩一样,心率下降和前后心率一样,运动成绩提
高都说明机能状况良好。
3、反映运动量的大小: A、基础脉博:逐步减慢为好。 B、运动后脉博恢复的速度:恢复的快反映机能好。
1、概念:
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应用刺激性或超正 常量的药物以及其他手段,即称为使用兴奋 剂。是指运动员为了人为地或不正当地提高 比赛成绩的为目的,将任何形式的药物或非 正常量的生理物质,通过不正常的途径摄入 体内。
2、兴奋剂的种类:
(1)药物 第一类刺激剂: 1、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咖啡因、尼克刹米、士 的宁等)
应用:
1、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况: 基础脉博由快到慢,反映机能状况良好。
2、评定训练水平: A、定量负荷法: &、自身前后对比:先定量负荷测量一次,过一段 时间再重复一次。 &、两人同时进行相同的定量负荷测量来比较。 30秒钟30次蹲起实验: 由瑞典体育联合会设计的测定运动员心脏功能的30
秒钟30次蹲起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