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部疾病习题集

颈部疾病习题集

第六章颈部疾病一、名词解释1、颈动脉三角2、颈部的安全三角区3、颈鞘4、颈内静脉链淋巴结5、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二、填空题1、颈鞘中走行的重要结构包括、、。

2、颈部的深筋膜分浅、中、深层,其中浅层又称之为,中层又称为,而深层则称之为。

3、颈部的淋巴结分为、两大组,在临床上主要是淋巴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颈动脉窦是感受器,颈动脉小体是感受器。

5.颈内静脉链淋巴结以及被人为地分为三组。

6.甲状舌管囊肿常开口于。

7.颈部的神经中臂丛受压时可出现有而交感神经受压时,可出现有综合征一组临床症状。

8.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范围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属于。

9.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全颈清扫的基础上保留了、、等结构。

10.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根据及而设计的,体现了。

三、对错题1.颈淋巴结清扫术是在椎前筋膜的深层进行的。

2.改良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不属于全颈清扫术。

3.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不属于全颈清扫术。

4.颈动脉窦是化学感受器,颈动脉小体是压力感受器。

5.甲状舌管囊肿开口于舌盲孔。

6.颈部组织具有三胚层组织结构,其发生学是十分复杂的。

7.迷走神经是走行于颈鞘之外的解剖结构。

8.颈部转移癌最常侵及颈深淋巴结。

9.恶性淋巴瘤以手术治疗为主。

10.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根据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灶情况设计的。

四、选择题(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解剖结构属于颈淋巴结清扫术重要标志的包括A.颈阔肌B.肩胛舌骨肌C.颈横动、静脉D.椎前筋膜2.位于椎前筋膜深层的解剖包括有A.臂丛B.膈神经C.颈横动、静脉D.肩胛舌骨肌3.颈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有A.甲状腺腺瘤B.神经鞘膜瘤C.颈部转移癌D.颈部原发恶性肿瘤4.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属全颈清扫术,但保留了A.颈内静脉B.颈总动脉C.副神经D.胸锁乳突肌5.颈鞘内容物包括A.颈内静脉B.颈总动脉C.副神经D.迷走神经6.属于全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颈清扫术式包括有A.功能性颈清扫术B.根治性颈清扫术C.侧颈清扫术D.颈前区清扫术7.颈深层淋巴结包括有A.颈内静脉链淋巴结B.颈横动、静脉链淋巴结C.副神经链淋巴结D.腋窝淋巴结8.属于固有颈部分区范围的有A.颈前区B.胸锁乳突肌区C.颈外侧区D.颈部9.颈外动脉分区后A.走行于颈内动脉的内侧B.在颈部无分支C.在颈部有分支D.是大脑的重要供血动脉10.颈内动脉分出后A.走行于颈外动脉的内侧B.走行颈外动脉的外侧C.颈部有分支D.在颈部无分支五、问答题1.颈淋巴结清扫术。

2.简述颈深淋巴结的分组及走型。

3.固有颈部的分区。

4.简述颈部的深层筋膜。

5.颈部肿块常用的诊断思路有哪些?6.甲状舌管囊肿与瘘管的治疗及术中注意事项。

7.颈部淋巴结病检时需注意的事项。

8.颈部转移癌的治疗原则。

9.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10.颈部神经鞘膜瘤的病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颈动脉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与二腹肌后腹之间。

颈动脉三角区内有诸多重要血管神经。

2.颈部的安全三角区:是指双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及环状软骨下缘,围成三角形区域,其间无知名大血管分布,在此范围内进行手术较为安全。

3.颈鞘:是指由颈深筋膜中层向两侧延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所形成的解剖学结构。

4.颈内静脉链淋巴结:是指沿颈内静脉排列,上起于颅底、下达颈根部的淋巴结,被人为地以舌骨及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为界,分为颈内静脉链上组、中组及下组淋巴结,接纳不同解剖部位的淋巴引流,汇入右淋巴导管、胸导管或直接汇入静脉。

5.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指根据不同的原发肿瘤及在颈部形成及可能形成的隐匿性转移灶情况,而设计的不同区域及清扫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二、填空题1.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2.封套筋膜内脏筋膜椎前筋膜3.浅层深层深层4.压力化学5.舌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6.舌盲孔7.上肢肌的萎缩与活动障碍Horner 8.相同全颈清扫术9.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10.原发灶颈部转移灶情况微创外科三、对错题1.不正确2.不正确3.正确4.不正确5.正确6.正确7.不正确8.正确9.不正确10.正确四、选择题1.ABCD 2.AB 3.AB 4.ACD 5.ABD 6.AB 7.ABC 8.ABC 9.AC 10.BD五、问答题1.颈淋巴结清扫术(Neck Dissection)是治疗颈部隐性癌或临床已证实为转移癌的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切除颈部本身大的良性或恶性肿瘤的一种术式。

2.颈深淋巴结分为以下3组:(1)颈内静脉淋巴结上起颅底,下达颈根部,沿颈内静脉全长排列,以舌骨及肩胛舌骨肌跨越颈内静脉处为界,分为颈内静脉上组、中组及下组淋巴结,接纳不同解剖部位的淋巴引流,汇入右淋巴导管、胸导管(左侧),或直接汇入静脉角。

(2)锁骨上淋巴结沿颈横血管排列,为颈部淋巴集中回流处,收纳副神经淋巴结、胸上部、乳房及上肢引流区的淋巴,汇入颈深下淋巴结,或直接汇入胸导管、右淋巴导管。

左锁骨上淋巴结是胃及食管下部常累及的颈淋巴结。

(3)副神经淋巴结沿副神经全程排列,多位于神经下内方,收纳枕部、耳后及肩胛上的淋巴,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3.固有颈部的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与颈外侧区三部分。

(1)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又以二腹肌为界,分为颏下三角区、下颌下三角区;舌骨下区则以肩胛舌骨肌上腹为界分为颈动脉三角区及肌三角区。

(2)颈外侧区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分为枕三角区与锁骨上三角区。

(3)胸锁乳突肌区:即该肌所在部位。

4.颈部深筋膜又称颈部固有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及颈阔肌的深面。

分浅、中、深三层。

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形成一总鞘,称封套筋膜;中层又称内脏筋膜,位于舌骨下肌群的深面,包绕颈部脏器。

此层筋膜在气管和甲状腺前方形成气管前筋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囊。

两侧形成颈动脉鞘,后上部形成颊咽筋膜;深层即椎前筋膜,覆盖在椎前肌和椎体的前面。

向上附于颅底,向下在第三胸椎平面与前纵韧带相融合。

两侧覆盖前、中斜角肌和提肩胛肌等构成颈后三角的底。

向后与颈后部肌膜相续。

臂丛神经干和锁骨下动脉穿出斜角肌间隙时,携带此层筋膜延伸至腋窝,形成腋鞘,又名颈腋管。

5.颈部是先天性肿块、炎性肿块及良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

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七”字理论:即七天病程者,多为炎症性肿块;七个月病程者多考虑肿瘤性肿块,而七年病史者则多考虑先天性疾病所致肿块。

同时有学者据肿瘤的分布情况提出了“8”字理论(skandalakis,1970):颈部肿块,新生物性肿块与炎症性肿块之比为80%比20%;新生物肿块中,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比为80%比20%;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之比仍为80%比20%;颈部转移灶原发灶在锁骨以上与锁骨以下之比为80%与20%之比;恶性肿瘤中男女之比同样为80%比20%,也为诊断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6.以手术切除为主。

术中注意事项:①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因此最好将舌骨中段一并切除,易于达到舌盲孔部。

②复发病例必要时可适当扩大切除范围,包括周围可疑瘢痕组织。

7.病检时需注意:(1)选择体表淋巴结增大最为迅速、饱满、质韧淋巴结,最好完整切除送检。

(2)选择炎症干扰较小部位淋巴结,以利于定性及分型诊断。

(3)切除标本避免挤压,尽快固定,送检。

(4)切取标本足够多,以利于免疫组化诊断。

8.颈部转移癌的治疗原则:(1)原发灶明确者,按原发灶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如喉癌、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联合根治术,即原发灶加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咽癌可选择术前放疗加手术治疗。

(2)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尽量寻找原发灶,如实在不能确定,也应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全身状况、肿块的大小、部位,作出综合治疗的方案。

9.颈淋巴结清扫术可分为(1)根治性(经典性)颈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为全颈清扫术。

(2)改良性(或功能性)颈清扫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or Functional Neck Dissection)为全颈清扫术,但保留了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

(3)分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非全颈清扫术。

分区性颈清扫术可简单划分为五种,适应于不同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转移灶治疗,分别为肩胛舌骨肌上清扫术、侧后颈清扫术、侧颈清扫术、颈前区清扫术、前侧颈清扫术。

(4)扩大颈清术(Extended Neck Dissection)切除颈部非淋巴组织结构及非颈部的淋巴组织结构。

10.颈部神经鞘膜瘤的病理:源于神经鞘膜的神经膜细胞,不含神经成份,多数是孤立的,具有完整的包膜,肿瘤生长缓慢,少发生恶变,为最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大体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韧,镜下其内部结构依瘤细胞排列形状划分为二型:肿瘤细胞排列致密而有规则的称为甲型;肿瘤细胞排列呈网状和比较疏松的称为乙型。

以上两型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肿瘤内或单独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