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概述 为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常见 部位之一,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 的肿瘤。 常位于颈总动脉分叉部后上方 较少见,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颈动脉体瘤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与病理 一般 2 - 6cm 大小,椭圆形,有包膜, 表面光滑,大部由颈外动脉供血,有 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网。镜下为富含细 胞和血管的肿瘤。
颈动脉体瘤
临床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临床常以颈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位于下颌角前下方 和胸锁乳突肌前面,界清,与皮肤无粘连。有时瘤体可触 及搏动。 可合并迷走神经压迫症状如音哑、呛咳;交感神经压迫 症状如霍纳氏综合征。
颈动脉体瘤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一、X线 X线平片:肿瘤较大时可见颈部外突肿块。 DSA: ● 颈总动脉分叉加宽,呈“高脚杯”征;颈外动 脉移位; ● 分叉处见血供丰富的肿瘤显示,肿瘤血管粗细 不均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CT及MRI
颈部
• 甲状腺内圆形孤立性结节,边缘光滑,界线清楚 • CT平扫低密度,增强多有强化,囊变者呈环状均匀强化, 壁厚薄均匀 • 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包膜T1及T2均为低信 号。腺瘤内出血则T1及T2均呈高信号。
甲状腺瘤
右侧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并出血
颈部突然增大7小时,既往 有甲状腺肿大
颈部
检查方法
二、CT检查 1 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双肩尽量向下以减少肩部产 生的伪影 2 扫描范围:根据需要,甲状腺自甲状软骨中部至胸廓入口, 必要时应继续向下扫描 3 扫描条件:层厚/层距=2~5mm 4 增强扫描:有时进行颈血管的重建。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颈部
一、颈部软组织的影像特点 X 线检查:平片能分辨颈皮肤和皮下,皮下组织呈较均匀 的透光区,内见细条状或网络状脂肪间隔条影,其他组织 不能分辨。 DSA 检查:见颈血管充盈,显示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形 态走行。
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颈部
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 颈部正位片 :用于观察颈部骨骼、气道的形态,颈部软组 织异常钙化、骨化、异物、积气等。 • DSA :经股动脉插管作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血管造影,观 察病变与血管关系及有无异常血供。 • 直接穿刺造影:颈部囊性肿块直接穿刺注入碘对比剂显示 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
甲状腺肿大
MRI • T1WI呈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有时 可见腺体内血管流空信号 • 结节大小不等,T1WI及T2WI为不均匀高 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有强化。
颈部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疾病
诊断要点
• • 临床上表现甲状腺结节肿块, 影像学检查呈良性肿瘤征象应诊断 腺瘤,呈恶性肿瘤征象者诊断腺癌
一、X线 • 淋巴结较小时X线平片常无异常发现, • 较大时可见颈部软组织肿胀、突出。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二、CT 平扫见肿大淋巴结呈圆型、椭圆形中等密度结节,位于胸 锁乳突肌深面,常沿颈内静脉走行分布。 淋巴结结核常多发,直径1-2cm左右,增强呈边缘性环形 强化,环壁较规则,中心不强化,提示干酪性结核脓肿的 存在,常可见数个环形强化灶融合在一起。
颈部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可触及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之 肿块;半数呈胶性硬度,部分较硬,边界不 清,吞咽时无明显上下移动。 当肿块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声嘶,呼吸 及吞咽困难; 晚期出现全身转移症状。
颈部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一、X线
平片可显示甲状腺钙化、气管受压情况。 甲状腺内细小、散在钙化多见于恶性肿瘤。 甲状腺瘤较小时不引起气管异常,较大时 可压迫气管移位;甲状腺癌压迫气管明显, 可侵犯气管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舌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颈 淋 巴 瘤
男性,14岁, 病理证实为 淋巴瘤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诊断 淋巴结肿大临床体检发现容易,影像学表 现典型,诊断不困难。 鉴别诊断 : 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为影像诊断的重要工作之 一。应结合临床特点、检验结果、各种影像检查表现,必 要时依靠病理证实。同时淋巴结肿大对肿瘤的分期有重要 作用,故对头颈部影像学检查要全面观察淋巴结表现。
3 4
概述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70-80%),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单发,圆形,直径1-5cm,包膜完整,可发生囊变、出血 、坏死等。 组织学上分为滤泡性腺瘤和乳头状腺瘤,以前者多见。 临床多无自觉症状,偶然发现颈部包块,质地中等 ,随 吞咽活动,瘤内突发性出血则肿块迅速增大。
甲状腺腺瘤 thyroid adenoma
右侧颈动脉体瘤
右颈总动脉造影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变宽、扩大呈“高脚杯” 征;肿瘤血管粗细不均呈网状,肿瘤浓染着色、排空减慢
颈动脉体瘤
二、CT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平扫:颈动脉分叉处圆形境界清晰中等密度肿块, 肿块压迫周围组织移位。 增强:肿瘤呈均匀或不甚均匀强化明显,常接近动 脉血管的密度 颈动、静脉受压移位,常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角 度增大,两动脉之间距离增大。 CTA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上 方颈内、外动脉之间距离呈杯状扩大的特征。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三、MRI
1 T1WI上肿块呈稍高、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不均匀的高信号 2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 3 转移淋巴结在T1WI呈等信号,低于周围 脂肪;T2WI呈高信号接近或高于脂肪。
颈部
甲状腺癌
甲 状 腺 癌
甲 状 腺 癌
双侧甲状腺癌
左甲状腺癌
颈部
甲状腺疾病
鉴别诊断:
1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弥漫 性或结节性肿大,常双侧 2 甲状腺瘤:肿块形态规则,界 限清楚,密度/信号均匀 3 甲状腺癌:肿块形态不规则, 界限不清楚,密度/信号不均匀
颈部
甲状腺肿大
鉴别诊断 桥本氏甲状腺肿:两侧甲状腺对称性 肿大,无钙化,激素治疗有效。 甲状舌管囊肿:多见儿童,位于舌骨 甲状腺间的2-3cm大小囊肿。 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多见于 乳癌、肺癌转移及恶性淋巴瘤侵犯
甲状腺肿大
• 好发于女性 • 甲状腺肿大,随吞咽上下移动。 • 部分患者有心悸、多汗、多食易饥,消瘦,眼球突出等甲 亢症状。
颈部
甲状腺肿大
颈部
CT 1 CT示甲状腺肿大,弥漫性或结节性 2 甲状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较正常甲 状腺密度稍低,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3 结节大小不等,密度减低或增高,常有 多发钙化,增强扫描有强化。 4 占位效应:气管及周围组织受压推移 注意:毒性甲状腺肿禁用造影剂增强扫描,否则可加重病情。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概述 病因很多 • 良性:反应性淋巴结炎、 化脓性炎症 淋巴结结核; • 恶性常:淋巴瘤 • 淋巴结转移。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临床 炎症肿大淋巴结出现迅速,消退快, 病人伴有炎症症状; 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年青人,病人有结 核中毒症状,淋巴结融合成团块,有 瘘道形成,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
颈部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二、CT
颈部
1 甲状腺增大,变形,其内见一分叶状或不规 则形肿块,肿块与正常甲状腺之间界限不清 2 平扫肿块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内部常见坏 死液化更低密度区和高密度的钙化、出血 3 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较正常甲状腺 仍呈低密度 4 气管、食管受压移位,淋巴结转移等。
正常影像解剖及表现
颈部
(三)甲状腺 X线平片不能显示甲状腺形态及结构 CT平扫因甲状腺内碘成份畜积致甲状腺明显高于肌肉组织, 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增强扫描腺体均匀强化 MRI T1WI和T2WI甲状腺均呈中等偏高信号强度,增强扫描显 著强化
正 常 甲 状 腺
正常甲状腺
颈部疾病
颈动脉体瘤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临床 恶性淋巴结肿大中80%为淋巴结转移, 多来源于头颈部癌肿,有时以淋巴结肿 大为首发症状; 颈淋巴瘤为全身淋巴瘤一部分,分为 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两类,后 者常伴有节外部位的侵犯。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颈部
甲状腺肿大
比较影像学 • X线对本病诊断作用有限 • CT、MRI显示甲状腺肿瘤位置及范 围清楚。
颈部
颈动脉体瘤
颈部 carotid body tumor
诊断 临床下颌角前下方界清质硬肿块,影像学检查颈 动脉分叉处的血供丰富肿瘤,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咽旁神经鞘瘤较多见,内 部囊变坏死明显,增强扫描强化不如颈动脉体瘤, 神经纤维瘤较少见于咽旁间隙。 淋巴结肿大:可致颈动静脉受压移位,但病变多发 弥漫于颈深淋巴链上,增强后强化程度不如神经 节瘤明显,可鉴别。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lymphadenectasis of neck)
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对发现淋巴结肿大作用有限, CT对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大小、 数目和形态显示较好。
颈淋巴结肿大
颈部
甲状腺疾病
良性:腺瘤,囊肿,甲状腺肿
恶性:甲状腺癌,转移癌
颈部
甲状腺腺瘤 thyroid adenoma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