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银杏叶制成品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银杏叶(图)的产地分布现状
银杏(GINKGOBILOBAL)是最古老的中生代植物,至今已有20亿年的历史,现仅存一科一属一种,素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
银杏树一般均为栽培,目前尚未发现野生者。
银杏生长周期很长,祖辈种树,子孙受益,故又称之为“公孙树”;其叶形酷似鸭掌,因而又叫“鸭脚树”;又因其种子名为白果(图),故也有人称其为“白果树”。
银杏是我国的特产名贵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台湾地区,(如江苏省泰兴素有银杏之乡之称,此外,湖南正在加快建设银杏基地)。
目前(1996年)我国白果年产量约600万公斤,银杏叶年产量约700万公斤,其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其它多分布在日本和朝鲜半岛。
(二)银杏叶制成品的临床应用现状
银杏树经历了漫长的自然选择能延续至今,说明其具有独特的本领。
经过观察,人们发现,银杏树的抗病能力极强,几乎是百病不生,由此有人联想其入药后是否也能用于治疗疾病。
银杏很早就被用作中药,其种子、根、叶均可入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其性味甘苦而涩,入肺、肾二经,有定喘止咳、止带浊、缩小便之功效”。
《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归肺经,能敛肺平喘、益心止痛、化湿止泄”。
目前,银杏叶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1.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缺血、脑水肿、脑动脉硬化、急性脑梗塞、高粘血症、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间歇性跛行、动脉栓塞性疾病、静脉炎、静脉机能不全等。
2.神经精神疾患:早老性疾呆、血管性痴呆、记忆障碍、失语症、诵读困难、帕金森氏病、中风后咽神经麻痹、前庭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眩晕、血管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精神紧张等。
3.五官科疾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耳鸣、视神经疾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等。
4.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婴儿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小儿难治性迁延性肺炎、小儿喘息性疾病等。
5.泌尿系疾病:输尿管结石、遗尿、糜尿、尿频等。
6.其它:癌症、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保护作用、痤疮、抗真菌、烫伤、皮肤溃疡、佝偻病、抗过敏、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胰腺炎、白带过多等。
尽管银杏叶制成品可用治多种疾病,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临床上主要还是用治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国外还偏重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国内则还偏重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三)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份
尽管目前已从银杏叶中分离出30个活性化学成份,但临床药用的主要化学活性成份仍为总黄酮及总内酯。
中国药科大学楼凤昌等人研制出了提取银杏总内酯和黄酮的新工艺,革除了国外报道的价格昂贵且有毒的有机溶媒,比原工艺节约乙醇用量50%,该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三废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提取物总收率为1.5%,总黄酮含量达33%,总内酯收率为0.3‰,达到国际标准;银杏总内酯提取物中总内酯量可达80%,提取率均高于文献报道,并从提取内酯后的渣中提取含量>24%的总黄酮。
(四)银杏叶制成品的质量标准
1.美国FDA对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要求为:
总黄酮含量>24%;银杏总内酯含量>6%;水份>2%;重金属含量<40ppm;总细菌数<100/g;总真菌数<1000/g;白果酸<100ppm。
2.法国药典对银杏叶浸膏的质量要求为:
总黄酮含量>24%;银杏苦内酯含量>6%;砷含量<2ppm;重金属含量<20ppm;干燥失重<3.6%;灼烧残渣<0.71%;含菌量<300/g;鞣质含量<19%;酚酸含量<3%。
注:其中银杏苦内酯A:银杏苦内酯B:银杏苦内酯C的要求为2:2:1。
3.德国药典对银杏叶浸膏的质量要求为:(略)
4.EGB761规格为:(略)
(五)国内生产的主要银杏叶制成品及其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
1.国内主要银杏叶提取物的生产单位及科研单位:(略)
2.国内主要银杏叶药品的生产单位及科研单位:(略)
3.国内主要银杏叶保健品的生产单位及科研单位:(略)
(六)国外主要银杏叶制成品产品及其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节选)
德国:(生产厂家略)
1)ROCKAN(流浸膏),其黄酮甙含量>24%每40mg浸膏。
2)TEBONIN薄膜片(9.6mg银杏黄酮甙、2.4mg内酯每40mg浸膏);
3)FORTE TROPFEN(960mg银杏黄酮甙、240mg内酯每4g浸膏);
4)RETARD DRAGEES(3.2mg银杏黄酮甙每20mg浸膏);
5)INJECTION LOSUNG(1.68mg银杏黄酮甙每4.2mg浸膏;每针7mg/17.5mg);
6)INFUSIONS LOSUNG(21mg银杏黄酮甙每87.5mg浸膏)。
7)人参银杏叶提取物复方胶囊(银杏黄酮24%、人参皂甙4%)。
8)GINKGO COMP(50ml/100ml)。
法国:(略)
日本:(略)
韩国:
1.KWANG DONG YUYU
(1)银杏苦内酯B(韩国专利,1993年4月到期)。
2.韩国东方制药公司:
(1)静克敏
其它:
1.SALUS:
(1)GINKGO-DRAGEES(含40.5mg银杏叶提取物(10:1))。
2.RATIOPHARM:
(1)GINKOBIL-N(含40mg银杏叶提取物(50:1))。
3.ZELLER AG
(1)大蒜银杏复方制剂(含120mg银杏浸膏相当于4.4mg银杏崐黄酮甙和0.8mg银杏苦内酯)。
4.国外科研经常使用的银杏叶浸膏名称:(略)
二、国内外银杏叶制成品市场需求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一)银杏叶原料来源及需求量:
银杏因种子产量有限,价格昂贵。
目前研究的重点早已转移到银杏叶的开发上。
国家科委、新药研究开发与管理办公室和全国重点药物研究院(所)的40名专家教授于1994年8月22~24日曾就国内外银杏资源、药理、药效、制剂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该次会议认为,全世界90%的银杏叶药用资源来自我国,世界上各银杏制成品大国大量地收购我国的银杏叶及其粗制品。
据报道,韩国对开发银杏叶资源也十分重视,早在1968年韩国农林厅就成立了银杏树研究所,对银杏树的栽培进行了研究,把银杏树列为仅次于高丽参的第二大药用植物资源,韩国每年收购银杏叶3~4万吨。
此外,日本虽然在几年前才开始开发银杏叶精制品,
但进展很快,已在国际银杏制成品精原料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估计,世界市场符合质量要求的银杏叶提取物的年需求量在350吨左右。
根据目前欧洲市场客户的订货情况,预测每年需从我国进口3~4吨银杏叶提取物,韩国制药企业每年收购的银杏叶中有3,000~4,000吨用于制药(1993年10月5日,浙江省首批价值20万元的银杏叶干浸膏出口韩国,这批干浸膏是由浙江省新昌县生物制品厂生产的),而日本每年需从我国进口5,000吨银杏叶。
我国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潜在市场需求量约为50吨/年,目前,远远未达到此水平。
(二)银杏叶制成品的国内外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94年国家科委银杏讨论会发布的消息表明,当时国际上每年银杏叶制成品的销售额达10亿美元。
但最新资料表明,1995年银杏叶制成品(包括医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的销售额已高达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欧洲的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左右,其它国家约为10亿美元,而其中韩国的销售额约为1.3亿美元。
欧洲的主要销售大国是法国和德国,法国的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美元。
另据报道,银杏叶制成品在法国极受欢迎,包括保健品在内,95年的销售额达19亿美元。
德国SCHW ABE公司1990年银杏制品的销售额达1.268亿美元;1991的销售额为2.099亿马克,列德国畅销药品的第三位;1993年银杏制成品销售额升至德国畅销药品的第二位,同时也被列入德国头10个畅销处方的第二位。
韩国每年银杏叶制成品的销售额达25~30亿美元。
我国国内银杏叶制剂的年需求量预计可达8,500万美元(约合7亿多人民币),目前,远未达到此水平。
市场分析表明,国内外对银杏叶提取物制品的需求量近年来正在稳步上升,但由于世界及国内各大制药企业及研究开发机构的竞争性开发,导致银杏叶原料价格上扬,而提取物及其制品的市场价格下降。
如银杏叶已由1988年的2.3元人民币一公斤上升为1995年的10元人民币一公斤;而银杏叶干浸膏的价格却由1993年的500美元一公斤下降为1995年的350~400美元一公斤(浙江省新昌生物化工总厂1996年4月的报价为3150元人民币一公斤);银杏叶制品价格由1988年的1.78万美元一公斤下降为1995年0.87万美元一公斤。
三、结论
1.国内外银杏叶原料及制成品的市场近年来正在稳步上升。
(略)
2.银杏叶原料价格近年来亦在稳步上升,并可能在未来几年中会不断上扬。
(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