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1980年2、3月间,他们陆续借贷13亿美元——据说当时这是占60天中全美借贷发生额的9%。

这些钱全部投入白银市场,把价格一举推上49美元/盎司。

而剧烈的价格波动通常会令到经营市场的人们忧心忡忡。

纽约商业交易所召集会议,讨论采取什么措施使市场恢复稳定。

在亨特兄弟狂购滥买过程中,每张合约保证金只需要1000美元。

一张合约代表着5000盎司白银。

在2美元/盎司时,1000美元合10%;而价格涨到49美元/盎司时就显出少得可怜了。

所以交易所决定提高保证金要求。

理事会鉴于形势严峻,所以开始时缓慢推行,但最终把保证金提高到6000美元。

后来索性出台“只许平仓”的规则。

新合约不能成交,交易所中的交易只能平去已持有的旧头寸。

这些措施有效地刹住了白银的上涨势头,也有效地遏止了亨特兄弟。

银价开始滑落。

价格下跌时,索还贷款的要求降临在亨特兄弟面前。

他们借贷买银,再用白银抵押来贷更多款项。

现在他们的抵押品的价值日益缩水,银行要求更多的抵押品。

3月25日,纽约投资商Bache 向亨特兄弟追索1.35亿美元,但是他们无力偿还。

于是Bache公司指示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白银倾泻到市场上,价格崩溃了。

亨特兄弟持有数千张合约的多头头寸。

单位清偿债务,他们就要抛出850万盎司白银,外加原油、汽油等财产,总价值接近4亿美元。

面对灾难,亨特兄弟决定找个硬靠山。

他们去华盛顿求晤政府官员,试图争取财政部贷款给他们,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向财政部借钱度日,这种事情通常行不通,除非以互惠作交换。

亨特兄弟拿出王牌,说:我们手里还有6300万盎司白银,如果一下子抛出,市场就会彻底崩溃;还有,这里是美国主要银行的名单,如果得不到财政部的帮助来偿还贷款,他们也要沉船。

美国联邦政府最终破天荒地拨出1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来拯救亨特家族免于沉沦。

亨特兄弟操纵白银市场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但是从那以后,白银被彻底的激活了。

更多时候他不像是一个商品,而像是一个股票,到现在,白银最正常的日波动就能达到2%-3%,极端的时候日波动可以接近或者超过10%(今年上半年就出现了4次)。

在商品的世界中,这是咳人听闻的日常波动率。

世界范围内的商品交易都是采用保证金制度,若按照10%的保证金率(等于投资者资金放大10倍),如果投资者满仓买入白银,那么日常损益正常时间都能达到本金的20%-30%,遇到行情激烈波动,则会产生令人恐惧的风险或另人瞠目的利润。

白银市场知名分析人士泰奥多尔·巴特勒评论说,由于白银的消耗,白银和黄金的储量状况已大幅改观,白银被低估的程度远甚于黄金。

“以现在的价格买到银币就如同在跳蚤市场上买到了世界名画”。

“70年前,白银的存量是黄金的十倍,而到2009年,白银储量已降至黄金的五分之一,黄金总储量50亿盎司,白银储量则仅为10亿盎司。

目前有数据显示,未来8年内的时间里,现有的白银储量将消耗殆尽,而世界白银存量,即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的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

中国白银大事记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1月25日,中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为放开黄金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3年7月,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正式成立,该市场为中国指定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其构建的中国白银网上电子交易平台正式运行。

2006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两个白银品种:现货Ag99.9和Ag(T+D)延期交收交易品种。

白银知识漫谈:1、概述我国是最早使用白银的国家,历代提炼白银多在含银方铅矿中进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银曾作为一种货币和民间工艺制品的金属原料,在出土文物中占有相当比例,作为货币在历史演变中,由历代银元宝转变为近代各式版本的银元,当代由白银制作的各式纪念币、饰品供人们收藏、佩戴。

2、国家标准GB/T11887―2000是在GB/T11887―1989实施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其中银饰品方面银及其合金规定如下:纯度千分数前冠"银"或"S",如"银800"或"S800","S 990"或"足银"。

3、市场产品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苗、侗、水、布依)女性,是银饰品的主要消费对象,如在贵州省施秉县施洞镇苗族女性,婚嫁时全身佩戴的银饰品重量达十余斤。

城市中银饰品较少,主要有各种镯、佩、链、坠,少数民族特有的簪、圈、锁,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如银餐具、工艺品等。

4、白银特征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

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

5、白银种类银元宝外貌呈椭圆形、长方形,一般两耳高立,两耳中间面部凹下平坦,洁白光润,底部有蜂窝,蜂窝口小洞大,深浅不一,分布自然,打击声音贯通一致,重量1750克左右,成色980‰。

若表面有黑斑点,成色970‰,黑斑点较多,成色950‰。

有一种重量为312.5克、31.25克的旧制十两及一两的小元宝,面部打有"十足"戳记,成色950―980‰。

银砖外貌长方形银锭,重量2000克左右,也有几百克,成色950‰居多980‰少。

成色900‰以下的起很厚的皱皮,面上黑红色发乌。

银滴珠(高足锭、老虎眼)外貌半圆形,底部有小蜂窝,成色950―980‰,重62克左右。

松江锭外貌形状似乳头,表面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铅釉,底部具深细蜂窝,每锭上附有15克铅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区)己经去掉,有打击痕迹,形成上方下圆。

银条外貌长条状,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是制作银饰的原料。

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质坚硬敲打有铜声,底面无蜂窝,火烧后表面显黑红。

首饰、器皿首饰、器皿中掺入杂质红铜较多,白铜、黄铜较少。

首饰有镯、佩、链、坠、簪、锁。

器皿有餐具、壶、碗、杯瓶、鼎、炉、盾牌。

出土银饰墓葬中出土银饰去面均腐蚀成一层黑锈,市场上常出现用硫化氢作用做旧。

银圆银圆是我国过去市场上流通的一种货币,种类繁多,从孙中山头像、袁世凯头像版为主,还有中华苏维埃币、四川"汉"字币、孙船币、光绪元宝币。

银子哪种纯度是最高银子纯度最高的是ag999,即纯度99.9%。

白银纯度最高的应该是电解精炼得到的,纯度可以达到99.99999%以上。

一般首饰商品92.5%为多数(比较坚硬,纯度过高太软,不适合做饰品),银币有99.9%的。

什么是国标一号白银?国标一号白银: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9月17日颁布的国标GB/T 4135—2002中的纯度为99.99%的白银。

白银的特征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

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

白银925是92.5%的银加上7.5%的合金,是国际公认制作银首饰的标准材料,国际规定,凡是92.5%的银就可以称为纯银。

由于银本身的特性,使得100%的银质地很软,很容易划伤,而且不适宜越来越精细的工艺要求,以及现代流行饰品越来越丰富和夸张的造型要求。

再加上100%银容易变色和失去光泽,因此,1851年,Tiffany(蒂凡尼)公司推出第一套含银92.5%的银器后,925银便迅速变成为银饰的主力,并成为国际上鉴定银饰是否为纯银的标准。

由于加入了7.5%的合金,使银具有了良好的硬度、亮度及光泽,而且能够镶嵌各种宝石,从此银首饰以色泽光鲜、款式别致、工艺精美的时尚品位,迅速风靡全世界。

应该说,925纯银是目前国际公认质地最好、纯度最高而且最适宜制作银首饰的标准材料。

银的主要应用领域――复合材料银的复合材料是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既能保留Ag和基材和主要特色,并能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互相补充,彼此兼顾,把银用在关键部位,是一项重要的节银技术,银复合材料已成为近代先进材料的一大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