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经济学复习范围

安全经济学复习范围

安全经济学一、基础词解释(5个)二、填空题(20个)三、简答题(4个)四、论述计算题(3个)第一章概论1 从科学学及应用科学的角度,分别描述的安全科学技术的三个层次和三大技术支柱。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从科学学角度分三个层次:基础科学:安全哲学、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学、安全人机学等技术科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技术、卫生工程技术行业应用学科:交通安全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建筑安全工程、石油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从应用科学的具有三大技术支柱:安全学:揭示技术风险、意外事故规律和现象的学科,属软科学性质安全工程技术(防范危险的技术):防范和控制技术危险的科学卫生工程技术(防范为县的技术):防范和控制技术危害的科学2 安全经济学关注问题(1)首先是宏观与定性的安全经济问题包括: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规律;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建设的贡献率;安全生产对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作用;事故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影响等。

(2)重要而具体的微观与定量命题如:安全生产的经济贡献率;安全生产的投入产出比;现阶段我国合理的安全投资强度(占GDP比例);当代我国的事故损失水平及经济影响度(占GDP比例);事故直间系数比;合理的安全投资结构;安全生产效益指标。

(3)理论性的命题如:安全生产经济规律的理论分析模型;安全生产产出计算模型;安全效益分析模型(投入产出比模型);安全生产增值评价模型;各类事故损失计算模型;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模型等。

(4)安全生产经济对策实用方面如: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统计分析标准;适用我国经济基础的安全投资水平(标准)及政策,甚至安全生产投资立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项目安全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安全效益及事故损失数据库及其信息库;事故损失及安全效益分析技术及软件等。

第二章安全经济学的科学学1 安全收益与安全效益有何区别安全收益有何特点安全收益:安全的实现不但能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且能通过维护和保护生产力,实现促进经济生产增值的功能。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

安全收益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时性、迟效性等特点。

2 安全经济学所解决的两大问题分别指什么用何种方法解决从安全的角度看,有什么收益安全经济学所解决的两大问题:(1)在满足同样标准的条件下,能否使安全投入和消耗尽可能地小。

(2)在有限的安全投资条件下,能否使安全实现尽可能地大。

解决方法:安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

收益:使得生产安全投资与生产产出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减少因安全投资、管理问题所引发的事故。

3 安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学习和研究安全经济学应采取的方法是什么主要内容:(1)安全经济学的哲学问题:即确立安全的经济观;确立安全经济学的立论基点;指明安全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安全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

(2)安全经济学的基础科学:这是安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根基和源泉。

只有充分采用一般科学技术和一般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方法,安全经济学的发展才有基本的支柱和依靠。

在这同时,安全经济学也应发展符合自身学科需要的理论科学。

(3)安全经济学的技术科学:是安全经济学的应用基础理论。

她研究和探讨安全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出安全经济控制和管理的理论。

只有充分地认识和掌握了安全经济客观规律,确立了安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安全经济活动的指导与控制才会准确和有效。

(4)安全经济学的工程技术:指安全经济活动或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安全经济学不仅仅是应用理论,更为有意义的是安全经济学的理论能指导安全工程技术的实践活动,使人类的安全活动符合客观实际的和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

学习和研究安全经济学应采取的方法:(1)分析对比的方法:要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特殊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2)调查研究方法:事故损失规律只有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才能得以揭示和反映。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使获得的结论尽量地合理和正确。

安全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从研究方法上讲,具有系统性、预见性、优选性;从学科本质上讲,具有部门性、边缘性及应用性。

第三章安全经济学基本理论安全投入产出规律是安全经济学最核心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基础。

安全具有两大经济功能:第一,安全能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害,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消耗和损失的功能。

第二,安全能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1 试简述安全活动的基本特性避免事故或危害有限性(安全的不确定性):事故总是难以完全排除的,即事故率可以无限趋于零,而却无法绝对为零的客观表现。

安全的相对性: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生产行业对生产中的安全要求是不一样的,从另一个侧面讲,即免除风险(或风险)和损失的相对状态和程度。

安全的极端性(极向性)。

2 分析安全减损功能、增值功能及安全成本与安全效益的关系减损功能:安全能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减少对人、社会、企业和自然造成的损害,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消耗和损失的功能。

增值功能:安全能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其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安全成本:生产过程中,预防性安全投入和损失性安全成本两部分所产生的投资成本。

安全效益:安全所具有的综合经济功能与安全成本之差,即为安全效益。

图1 安全经济参数函数曲线I(s):安全增值函数F(s):安全产出函数C(s):安全成本函数E(s):安全效益函数L(s):事故损失函数3 安全经济从总体上来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安全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对人类极富有挑战性的灾害和事故。

安全科学所涉及的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以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

(1)安全投入与社会经济状况相统一的原则(2)发展安全与发展经济比例协调性原则(3)安全发展的超前性原则(4)宏观协调与微观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5)协调与不协调辩证统一的原则第四章安全定量科学及经济学指标安全科学两大发展方向:从安全科学角度看,人类在对事故研究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的两大方向,即:事故资源利用型开发:水电、火电的开发等事故预防控制型开发:安全工程、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等。

1 安全生产指标体系(safety production target system)分为那几类分别说明。

事故发生状况指标:记录安全事故情况的各种绝对量和相对量:死亡人数、事故起数、千人死亡率等。

事故预防指标:反映预防事故措施方面的水平指标:安全生产达标率、安全投资比例等。

2 建立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那些原则(1)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2)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3) 安全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反映地区、行业、部门以至全国的综合安全经济特性),又能反映安全经济的微观特性(企业、项目的安全经济特性);(4) 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特征;(5)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是社会、国家和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6) 指标的性质应反映安全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7)既包括计划指标体系,也包括统计指标体系。

3 试描述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的结构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认识到安全经济的特性可由三个环节来反映:安全投入、安全后果和安全效益,我们把它称作安全经济的三类特性。

这样,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可由三个部分来构成:安全投入指标、安全后果指标和安全效益指标。

其中每一个部分根据指标的范围特征又可分为宏观结合性指标和微观指标,我们称为安全经济指标的两个层次。

基于这种设计,可整理出的安全经济指标结构体系。

第六章安全投资与成本分析2 从硬件投资和软件投资两个方面,讨论安全费用的管理问题。

硬件投资:形成实体装置、实物或固定资产的投资。

软件投资:不能形成实物或固定资产的投资。

3 安全经济激励的潜在优势有哪些(1)有益于获得管理层的注意:经济激励简单易用,是用经济的语言回答经济问题。

(2)易于从下至上贯彻执行(3)有广泛的适用性(4)有灵活性,企业有自主性,主动寻找方案解决问题。

第七章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

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

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事故事件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

1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各有何特点事故损失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分。

分为经济损失(或价值损失)和非经济损失(非价值损失)。

经济损失:指可直接用货币测算的损失。

非经济损失:指不可直接用货币进行计量,只能通过间接的转换技术对其进行测算。

第八章事故非价值因素的损失评价技术工效损失价值:事故发生后,给员工带来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某些员工的劳动率无法达到事故发生前的正常值,在其作效率达到正常值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损失。

1 计算题某化工厂有工人1385人,上一年(按300天计)的总产值为亿元。

今年5月该企业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伤亡事故,停产5天,并且给员工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影响。

导致在一段时间内(40天),工作效率下降20%,即在40天内从原工作效率80%逐渐恢复至正常,求这起事故给企业带来的功效损失解:1)企业一天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300=(万元/天)2)事故给企业带来的停产损失价值则为:×5=(万元)3)事故给企业带来的功效损失价值则为:()()()2][011201⨯-⨯-=∆t t t f t f L =×××40=(万元)4)事故给企业造成的生产总损失为+=(万元)第十章 安全经济贡献率分析与评价安全效益的实质是: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量多的符合全社会需要和人民要求的安全保障。

安全经济效益是安全效益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安全的非经济效益也叫安全的社会效益,它是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企业或集体生产的稳定﹑家庭或个人的幸福所起的积极作用。

安全效益具有两重性,一个是可预见性,一个是不可预见性。

可预见性:安全投入必有安全产出,没有安全投入必有隐患、事故发生。

不可预见性:在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效益的大小是不可预知的,谁也无法说清安全到底有多大的效益。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追求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而安全就是效益,忽视安全,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

因此安全效益的实质就是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全社会需要和人们要求的安全保障。

安全活动在获得满足安全需要的基本前提下,所需投入的资本、劳动等越少,安全的经济效益就会越高。

二﹑安全的经济效益⑵.安全经济效益的表现形态直接经济效益指企业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事故经济损失的降低;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使技术的功能或生产能力得以保障和维护,从而使生产的总值达到应有量的增加部分;潜在效益是由安全效益的潜在性决定的,安全所创造的效益大多是隐含在因事故减少而提高了效率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因事故减少获得了生命和健康的员工群体中,不能从其本身的功能中体现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