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背诵弟子规的好处

背诵弟子规的好处

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孩子的语感。

《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2、增长孩子的见识。

《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读诵《弟子规》等经典内容,孩子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文化经典当中,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

这些好语录、文章、诗词记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

久而久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4、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

《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

”就是讲要给孩子很好的善良的教育,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

《弟子规》就是一本很好的启蒙素材;5、提升孩子高贵的气质。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朱熹也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刘梦溪教授也说过“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6、心态方面。

诵读《弟子规》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使孩子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

哈哈!家长朋友们,让孩子们大声的背诵《弟子规》,重温经典吧,日日行,日日背,日日悟!日日成长!万事以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听从父母的指挥,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这样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感到欣慰.想起我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非常惭愧.调皮的我,个性倔强,不听父母的教导,做了很多错事,令老师和父母伤透脑筋,令他们伤心,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令父母感到欣慰.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弟子规》里的各项准则衡量自己,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听取他们的教导,各方面要求进步.我觉得这本《弟子规》很值得我们去看去读去做,如果一个人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都依照《弟子规》里面的做,将来一定有很大的成就.《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弟子规》诵读活动经验总结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着很多哲理。

学习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而《弟子规》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之作,它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为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就积极开展了《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

为了达到班内学生人人都能背诵并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的目标,我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

具体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一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背诵学习,给孩子们讲《弟子规》中的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创设诵读环境。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所以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

于是我就采用图文并茂的精彩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学习的兴趣。

如《孟母断机教子》《黄香温席》《亲尝汤药》《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宋濂借书》等等,这些易懂易记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孩子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融入了经典古文的浓浓氛围之中。

这样没过多久,一年级的新生就养成了规矩,明白了为人弟子应该怎么做。

二与家庭结合,与德育结合,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诵读条件,博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诵读的机会,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向他们介绍学习的好处,请他们支持孩子学习,并与孩子一起学习,提醒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知识。

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行为,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开展活动时,我还将《弟子规》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们要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然后,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高尚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

最后,读书学习教会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三者缺一不可。

三采用多种形式学习,与多门学科相结合,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除了每天晨读以外,我们班还在课间游戏放学路队班会队会,学校集体活动中学习和展示,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课间游戏时,他们将《弟子规》当作游戏的儿歌来念唱。

如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弟子规圣人训,你拍二我拍二,首孝悌次谨信。

孩子们学有所得,在玩乐中巩固了知识,受到了熏陶。

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送路队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小班长带领大家,一边排着整齐的路队,一边吟诵着经典的《弟子规》,走出了学校的大门,引来了许多的家长赞同的目光。

在周二的班队会活动中,我们也举行了“学《弟子规》用《弟子规》”的比赛,孩子们以背讲唱画演等多种形式来汇报学习情况。

他们开展背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画插图比赛,表演情景剧比赛,在欢声笑语中,在你争我夺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去年和今年我们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古诗文情景剧比赛中,我们班根据《弟子规》内容改编的情景剧都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班内一个叫李俊崎的孩子,表演的是因为挑食被大家指责的角色。

孩子们伸出小手指向他,一起说:“对饮食,勿拣择。

”最出色的小演员,还数我们班的杨斌,他上得台来,晕晕乎乎,走路东倒西歪,还拿着一个酒瓶,说话也不够利索,那模样活脱脱一个醉汉。

他精彩的演出,引来观看的同学和老师哄堂大笑,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

于是他在全校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的种子,使大家也记住了我们班的《弟子规》情景剧。

总之,小学生学习《弟子规》有很大的好处,它可以使孩子们养成做弟子应该遵守的规矩,可以教会学生孝敬长辈,与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做事,学会做人。

今后,我们还要将这项活动进行下去,持之以恒,我相信自己亲手播种的幼苗,终究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民三小学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方案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熟读经典的重要意义。

他说:“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追求语言的完美。

诵读的工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

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情,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

”蔡尚思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在晚年回忆自己求学经历时,曾这样写道:“从1913到1920年,可以说是我入私塾、死背经书时期……背得最熟的是《四书》,光背诵而不解其意义,真感痛苦;一直到了懂得它的内容之后,才觉得幼时死背书的好处,自恨没有多背些古书。

现在无论是自己和别人的有关著作,那怕只差一个字,我一看就知道其非原文。

这比一部分中青年人,我和读过私塾者都是占了便宜的。

”严北溟先生也是复旦大学的教授,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

他说:“常有人反对私塾式的死记硬背,把它归之为一种‘笨拙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启发式固然重要,但死记硬背在童年学习中也不能缺少。

通过死记硬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信息一时可能无用,但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力加强,便会在各种知识的联系、综合中发挥作用。

童年时通过死记硬背所培养起来的记忆力,使后来受用不浅,是我在贫苦自学途中体验最深的一点。

”江泽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学的是工科。

他于1997年访问美国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在提到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曾回忆自己在高中时期所受的教育。

他说:“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

这表明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也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博士也感激他父亲在他少年时期,重视对他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他深情地回忆说:“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

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

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我初一与初二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

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

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

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朱子家训和诸葛亮的诫子书也值得孩子背诵学国学的好处纽约诗画琴棋会、纽约诗词学会于中午设午餐会欢送中国诗词小天才张元昕。

她今年才13岁,自4岁开始,便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到10岁时,能背诵1500多首,自已也创作了几百首。

她自选出300首,结集为“莲叶上的诗卷”,200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大陆颇有影响。

鉴于张元昕的才华,南开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她为中文系本科生。

一个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竟然如此喜好中华传统文化,并以中国古典诗词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

可说是一个颇有意义的故事。

1、开发孩子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和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时期是宝宝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宝宝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有实验表明,通过学诵读经典,他们的识字能力也会明显提高,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

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宝宝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

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宝宝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宝宝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在杭州某国学班上,“上下课时间,孩子们都要排成一队,包括上洗手间,见人还要问好,这是应有的规范和礼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