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原因。
3、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图,让学生学会读图、用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分布图(柱状图、密度图)。
2、通过图展,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人口国情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教学难点:
1、四种类型图表的阅读应用、变抽象为形象,学生对比较、分析、概括能力不够,因此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哪位同学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中国有多少亿人口?中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如何?
二、合作探究:
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的1/5,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有人要说了,中国面积大,人多很正常,是这样吗?
小结: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也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课件出示)显示“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扇状统计图。
比较中国人口与其他人口大国相比较,分析中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课件出示)显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2010)”图
(1)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哪个?(最多的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
(2)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超过了5000万?看一看,这些省级行政区分布在哪里?(课件展示)
小结: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有10个,从中国政区图上可看出,这些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分布在东部。
其中四川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东省分布在珠江中下游地区。
(3)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大约是多少?(3475万人)
小结: 1.在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被称为人口大国。
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就有10个,8000万人就有4个。
(课件展示)
小结:大家看到的这些数据,使大家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人口的第一大特点:人口数量多。
同时我们也看到各省人口数量相差很大,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呢?
(4)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
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课件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死亡率降低了。
那么我们国家各地区人口增长相差很大,那么人口增长分布特点是什么呢?
(二)人口分布
提问:观察(p.13)这幅图,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课件展示)
(开展小组竞赛)
(课件出示)显示“中国人口密度图”
读图提示:1、我国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大,哪些部分人口密度小?
2、我国人口界线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指导学生读图,交流汇报。
)
活动提问:(课件出示)
1、人口界线东南、西北两部分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各是多少?
2、根据课件对比东西部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归纳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交流小结:
1、特点: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2、影响因素:(1)自然条件;(2)经济条件
(课件出示)显示“1999年、2011年我国城乡人口比重”
让学生总结其特点及形成原因。
(过渡)根据我国的人口城乡变化趋势,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呢?
(四)中国的政策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开展小组竞赛)
(从人们的生活水平、交通、住房、教育、环境资源等方面讨论交流。
)(过渡)上述社会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归根结蒂都是由于人口多而产生的,那么根据我国人口多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小结: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
2、是不是人口越少越好呢?(讨论)
小结:人口老龄化增加,国防兵源不足等。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正确的人口观是什么吗?(课件展示)
四、作业:
调查自己的家乡近10年来人口状况的变化?
五、板书设计: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rray
2、人口特点
3、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的影响因素
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5、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