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消费价格指数(CPI) 生产价格指数(PPI)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
中国、美国CPI指数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中国CPI指数 4.8 % 5.9 % -0.7 % 3.3% 5.4%
我国的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经济指数。 该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每年根据住户调查调整一次权 重,包括城市商品350种左右,农村商品400种左右。
▪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有4.7亿,全国耕地19亿亩,若按每 个劳动力耕种10亩地计算,仅需农业劳动力1.9亿,加上在乡 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1.3亿,有3.2亿的农村劳动力被充分利用。
▪ 尚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另寻出路,农村失业率为 30.6%
充分就业
▪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自愿性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 磨擦性失业
▪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 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 充分就业:一个经济社会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的 就业状态。
▪ 充分就业:4—6%失业率
物价稳定
▪ 物价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 宏观上采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 西方国家常用的物价指数:
资需求不足; ▪ 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导致人们把货币保存在手边,利率
下降到一定水平便不再下降。
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途径
▪ 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 ▪ 财政政策就是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
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 ▪ 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
6 宏观经济政策
目录
▪ 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总需求)。
▪ 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 时,短期看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 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造成消费需求不足。
▪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 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 的变动。
▪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 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使投资需求不足。
▪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在凯恩斯陷阱状态下,利率 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不再下降,影响投资需求的上升。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造成消费需求不足; ▪ 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长期内),造成投资下降,投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进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措施。
▪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 -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 财政政策实施的工具 - 财政收入政策:税收、公债 - 财政支出政策: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
▪ 财政政策的调节对象:总需求 ▪ 财政政策的目标:实现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78年-2007年中国GNP与GDP
亿元
1978年 1980年 1982年 1984年 1986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公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
政府发行公债,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收益,影响财 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也能对货币市场产 生影响,影响货币的供给,进而刺激总需求。公债是 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纽带。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发行是剌激有效需求,调整 宏观经济重要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的类型 - 积极财政政策(扩张财政政策) - 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支减收) - 消极财政政策(紧缩财政政策) -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支增收)
年份 GDP GNP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与矛盾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 -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目的是刺激总需求,解决因总需 求不足而导致的国民收入较低的问题。因此我们宏观经济政策 称之为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 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
▪ 衡量充分就业水平的指标:失业率 ▪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如何估计中国的失业状况?
▪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 第一种测算口径:城镇登记失业率
- 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2% - 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 - 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 - 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 ▪ 第二种测算口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下岗职工人数 ▪ 第三种测算口径: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
收入,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限,: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政策。 ▪ 宏观经济政策总目标: “经济稳定” →“稳定的经济增长”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
衡、收入均等化、资源配置最优化
财政政策
▪ 经济过冷(国民收入较低) - 增支减收 - 增加政府支出 - 减少税收 - 平衡预算(增支增收)
▪ 经济过热(国民收入较高并通货膨胀) - 减支增收 - 减少政府支出 - 增加税收 - 平衡预算(减税减支)
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 格和服务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所选商品和服务项目约 400种。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 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 持续增长。
- 以实际GDP增长率衡量
▪ 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状况,还反映出该国 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就必然会对国 内经济形成冲击,进而影响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