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挤压综合征 ─ 凡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受到重物 长时间挤压致肌肉组织缺血性坏死,继 而引起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 血钾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点的全身性 改变,称为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又称为Bywaters综合征
护理措施
挤压综合征 ─ 表现:肢体肿胀、压痛、肢体主动活动 及被动牵拉活动引起疼痛、皮温下降、 感觉异常、弹性减弱,在24小时内出现 茶褐色尿或血尿等改变
病因和分类
2.按皮肤黏膜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损伤:皮肤保持完整性,无 开放伤口,如挫伤、扭伤、挤压伤、 震荡伤。 开放性损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 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伤口与 外界相通,如擦伤、切割伤、刺伤、 裂伤、撕脱伤、火器伤、刀砍伤
扭伤
挤压伤
切割伤
火器伤
病因和分类
3.按伤后病变程度分类:可分为轻、中、 重度创伤。 4.按受伤的部位分类:可分为颅脑、颌 面部、颈部、胸背部、腰腹部、骨盆、 脊柱、脊髓、肢体损伤等。 5.其他分类
处理原则
包扎 清创后创面用敷料覆盖加以包扎, 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有助 于止血和固定敷料.
护理评估
健康史
受伤史,伤后表现及现场救治情 受伤部位,有无合并伤等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体液不足 与伤后失血、失液有关 疼痛 与创伤、局部炎症反应或伤口感染 有
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
——美国创伤外科专家瓦尔特( A· J· Walt)
创
伤
创伤(trauma) • 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的 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损伤
病因和分类
1.按致伤因素分: 锐器所致刺伤、切割伤、穿透伤; 钝性暴力所致的挫伤、挤压伤; 切线方向暴力可致擦伤、撕裂伤; 机械牵拉暴力可致撕脱伤或脱套伤; 子弹、弹片所致的火器伤
护理措施
挤压综合征 早期禁止抬高患肢和对患肢进行按摩和热 敷 协助医师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 遵医嘱应用碳酸氢钠及利尿剂,防止肌红 蛋白阻塞肾小管;对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 析治疗的肾衰竭病人做好相应护理
病例分析
病史
患者,男,34岁,因车祸伤及头、 腹部半小时,躁动,血尿入院。车祸当 时即昏迷15分钟,后呈嗜睡状,时有躁 动,伴恶心,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内 容物,排尿一次,量少,色淡红。面色 苍白,出虚汗,急送入急诊科。 患者既往体健,无不良生活嗜好。
病例分析
多发性损伤有以下特点: 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伤情重,休克发生率高 严重低氧血症 容易漏诊误诊 伤后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高
病例分析
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
病例分析
1.颅内压增高 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颅内出血 ⑵脑组织损伤后水肿 2.意识障碍 与颅脑损伤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休克有关 4.体液不足 与失血、呕吐有关 5.疼痛 与创伤有关
病例分析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血RT:WBC 7.06*109/L,RBC 2.63*1012/L, HGB 70g/L 尿RT:肉眼血尿 腹穿:抽出新鲜不凝血 头颅CT:脑挫裂伤(左额叶);前颅窝颅底骨 折;硬膜下血肿。 B超: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
病例分析
目前诊断?
病例分析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原因打击下,人 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 脏器受到严重损伤。
清洗去污 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除去伤口内可见的异物、血凝块等。
处理原受伤情 况,清理血块和异物,切除失活组 织,修剪伤口边缘皮肤。
处理原则
修复和引流 修复肌腱、神经、血管等及缝合 皮肤.清洁或已彻底清创的污染伤口 可做一期缝合;污染较重或处理时 超过8-12h的伤口做二期缝合(延期 缝合).较深伤口或二期缝合伤口放 臵引流物.
病例分析
查体: T 35℃,P120次/分,BP75/50mmHg 。青年男性,嗜睡状,时有躁动,面色 苍白,急性痛苦面容,屈曲位,左额部 血肿,左眶“熊猫眼”,左侧瞳孔散大 约4.5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鼻孔流出 血性清亮液体,颈抗3横指,胸廓无畸形 ,双肺无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腹 肌紧张,以中上腹及左上腹为甚,移浊 (+),肠鸣音无亢进,左腰部可扪及一 血肿,触痛明显,四肢厥冷,脉细数, 无畸形,右侧巴氏征(+)。
•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创伤的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病理
一期愈合:又称 原发愈合,修复 以原来的细胞为 主,创伤程度轻 、范围小、无感 染的伤口或创面 。
病理
二期愈合:又称 瘢痕愈合,以纤 维组织为主,多 见于伤口组织缺 损较大、发生化 脓性感染或有异 物存留的伤口。
病理
•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影响创伤愈合因素 局部因素: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原 因 全身性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 合并慢性疾病或并发症等
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刘 月
学习目标
了解损伤的分类、创伤的病理生理、全身 性反应及创伤愈合的过程。 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影响创伤愈合的 因素、创伤的分类、临床表现。 掌握创伤的护理措施
概
述
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 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 或功能障碍及其所引起的局部 和全身反应。
病例分析
6.头痛 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头部外伤⑵颅内压增高 7.恐惧/焦虑 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剧烈腹痛、血尿 ⑵对治疗及手术效果担心,有顾虑 8.知识缺乏 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9.自理缺陷 与下列因素有关: ⑴创伤⑵疼痛不适⑶医嘱限制 10.潜在并发症 颅内感染、再次出现休克
病例分析
护理措施?
病理生理
局部反应:创伤性炎症反应,3-5日。 局部血管通透性↑ 血浆外渗 组织修复 白细胞等趋化因子聚集
•
病理生理
全身反应:全身性应激反应 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 创伤后,由于神经内分 严重创伤后,中性粒细 体温变化 泌系统的作用,机体分解 疼痛、精神紧张、有效血容 胞、单核 -巨噬细胞的吞噬 创伤后释放大量的炎性 量不足等激活: 代谢增强,主要表现为基 代谢变化 和杀菌能力减弱;淋巴细胞 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 础代谢率增加,糖、蛋白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免疫 细胞介素等作用于下丘脑 免疫反应 质、脂肪分解加速,水电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病例分析
摆放合适体位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道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出入量 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及时通知医生,执行抢救措施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病情 观察受伤部位的出血、疼痛、伤 口修复等情况 注意末梢循环、肤色和温度 观察有无休克及创伤后各种并发 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感染 清创术,使用抗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 伤口已发生感染,应及时引流、换药处 理
护理措施
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为于房屋倒塌、工 程塌方、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中。在战 争、发生强烈地震等严重灾害时可成批 出现。此外,偶见于昏迷与手术的患者 ,肢体长时间被固定体位的自压而致
损伤(injury)
•
概
锐器割伤、钝器撞 强酸、强碱、毒 高温、寒冷、电 伤、重物挤压、火 气等 毒蛇、犬、猫、昆 流、放射线、激 器伤 引起损伤的原因: 虫等咬、抓、蜇伤 光、声波等 机械性因素等
述
物理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第一节:创伤
如果死亡和交税是人生逃避不了 的两件事,那么第三件事就是创伤 了。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妥善护理伤口(举例:肢体伤口)
开放性伤口:伤肢抬高制动,注意观察 伤口有无出血、感染征象、引流是否通 畅,肢端循环情况;定时更换伤口敷料。 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及破伤风抗毒素
护理措施
闭合性损伤:软组织损伤,抬高或平放受 伤肢体;12小时内予以局部冷敷和加压包 扎,以减少局部组织的出血和肿胀。伤后 12小时起改用热敷、理疗、药物外敷等, 以促进血肿和炎症的吸收。注意观察皮下 出血及血肿的变化情况。伤情稳定后指导 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处理原则
局部治疗 闭合性损伤:无合并伤者休息、冷 敷、理疗等;合并重要脏器、组织损 伤者,应手术探查。
•
处理原则
开放性损伤:及早的清创缝合(伤 后6-8h是最佳清创时机),即在麻 醉下彻底清洗伤口,去除失活组织、 异物、血块等,使污染伤口变为清 洁或接近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处理原则
球蛋白含量降低;补体系统 温度调节中枢,引起机体 解质紊乱。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过度耗竭等导致机体免疫防 发热。 统 御能力下降。 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
病理
•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组织修复的方式 完全修复 瘢痕愈合
病理
止血封闭创面
瘢痕愈合
瘢痕再吸收软化
(充填期)
(增生期)
(塑形期)
病理
临床表现
•
•
局部表现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伤口和出血 全身表现 体温升高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伤口和创面:开放性伤口的特有征象。 按伤口清洁度可分为三度: 1)清洁伤口2)污染伤口3)感染伤口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伤口并发症—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威胁生 命 伤口出血:手术或意外伤害性伤口48h 内的继发性出血; 伤口感染:化脓性感染最常见; 伤口裂开:指伤口未愈合,皮肤以下各 层或全层完全分离。
构破坏有关
与组织器官受损伤、结
潜在并发症
休克、感染、挤压综合征等
护理措施
急救护理
抢救生命:必须优先抢救的主要包 括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 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 保持呼吸道 通畅、心肺复苏、维持呼吸循环功 能等。 伤口的止血、包扎、固定等。 迅速、安全、平稳转运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