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_12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_12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试题(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一)一、填空题: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

2、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3、《诗》三百,精华在《国风》,《国风》中又以最为精彩。

4、《论语》是一部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5、《荀子·劝学》说:“君子生非异也,。

6、在古代神话中,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的英雄是。

7、《诗经》依、、分类编排。

8、《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9、《孟子》今存篇,每篇又各分上、下。

10、屈原《九歌》并非九篇,而是篇。

11、《论语》中载孔子之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其意是说。

12、《战国策》载,触龙说服了赵太后,使长安君。

13、神话流为仙话,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14、《诗经》中的国风,有不少“饥者歌其食,”的诗篇。

15、《逸周书》原名《周书》、《周史记》,又称《周书》。

16、《左传》大约成书于,与《国语》成书同时或稍后。

17、今存《老子》分上下篇,上篇称,下篇称。

18、《战国策》载,倚柱弹其剑,歌“长铗归来乎”的人名叫。

19、春秋以前,文学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

20、在古代神话中,衔木石而填东海的神鸟名曰。

21、《诗经》曾广泛用于社会生活,春秋时政治、外交场合公卿大夫颇为盛行。

22、《尚书》多载训诫之文,《春秋》多寓褒贬之言,《国语》则多记之语。

23、《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体断代简史。

24、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以为核心,并认为天道。

2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所说。

26、李斯最著名的散文是他在秦统一前写的。

27、汉代的政论散文以初期最为发达,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28、史传文学是由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开创的,他字。

29、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其中最大的代表作家是。

30、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其“十志”是由《史记》的“”变来的。

31、现存秦刻石文,大部分都出自之手。

32、汉赋四大家中属于西汉的两位是和。

33、汉初政论散文的重要作家主要有、邹阳、枚乘。

34、《孔雀东南飞》最初见于徐陵编的,题为。

二、选择题: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4.先秦诸子中,《四库全书总目》称何书为“传记之祖”①《晏子春秋》②《论语》③《庄子》④《孟子》5.为齐国孟尝君“经营三窟”的是①邹忌②触龙③苏秦④冯谖6.“缘木求鱼”出自《孟子》哪一章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②《鱼我所欲也章》③《齐桓晋文之事章》④《民为贵章》7.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自1899年起陆续发现于:①河南商丘西北小屯村②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③河北殷墟④河南舞阳8.《鲧禹治水》的神话是属于①自然神话②创世神话③英雄神话④传奇神话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出自①《诗经》②《论语》③《孟子》④《左传》10.《吕氏春秋》历来被视为①道家著作②法家著作③杂家著作④墨家著作11.诸子中,多用比喻而少用寓言故事的是①《荀子》之文②《庄子》之文③《孟子》之文④《韩非子》之文12.“一鼓作气”一语出自①《勾践灭吴》②《郑伯克段于鄢》③《曹刿论战》④《天时不如地利》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是何人所说:①孔子②孟子③荀子④老子14.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是:①诗经和楚辞②史家之文和诸子之文③原始歌谣和神话④诗歌和散文1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的诗句出自①《关雎》②《静女》③《氓》④《蒹葭》16.出色描写苏秦、张仪、陈轸、公孙衍等人物的是①《左传》②《国语》③《战国策》④《春秋》17.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的是①孔子②老子③庄子④荀子18.“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出自《韩非子》的①《显学》②《定法》③《说难》④《五蠹》19.《长沮桀溺耦而耕章》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易”的意思是①交换②改变③容易④轻忽20.提倡清静无为,主张“小国寡民”的是①庄子②孟子③荀子④老子21.多以山川风雷、鸟兽草木为描述对象,反映初民敬畏和征服自然心态的神话是①自然神话②创世神话③英雄神话④传奇神话22.在先秦诸子中,首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是①荀子②老子③庄子④孟子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诗句出自《诗经》的①《氓》②《关雎》③《静女》④《卷耳》24.提倡“民贵君轻”,主张“保民而王”的是①孟子②孔子③荀子④老子25.下面属于李斯写的文章有①《谏逐客书》;②《泰山刻石文》;③《琅琊台刻石文》;④《吕览》2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27.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28.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②司马相如;③扬雄;④班固;⑤张衡;⑥赵壹29.《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属于:①公卿;②中下层文人;③下层百姓;④王室宗亲。

30.《史记》的实录精神,最经典的表述是:①歌颂了抗秦英雄;②为社会下层人物立传。

③敢于批判当今帝王;④不虚美,不隐恶三、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1、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2、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同上)4、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5、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6、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秦晋殽之战》)7、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同上)8、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召公谏厉王弭谤》)9、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四、翻译题: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特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3、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侍坐章》)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5、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禹治水》)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7.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女娲补天》)8.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章》)五、解释名词:1、六义2、墨子“十诫”3、风、雅、颂4、神话5、《古诗十九首》6、《九歌》7、《易经》中的卦、爻辞8、楚辞9、“七”体10、《春秋》三传六、简答题:1.神话是怎样产生的?2.简述《韩非子》文章的特色。

3.先秦文学有何传统特征?4、简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5、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所谓“百家”,主要指哪几家?其中哪几家最为活跃?6、简述《离骚》在表现手法上的开拓和形式、语言上的创新。

7、试述《尚书》的流传。

8、《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试列举三例(列出寓言题目,并简介其内容寓意)9、“文章西汉两司马”是指哪两位作家?各自的突出文学贡献是什么?10、简述乐府的发展演变。

12、简述汉赋发展情况。

11.简述汉大赋的特点。

1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13、谈谈《史记》塑造人物的手法和成就。

七、分析题1.《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诗经》在语言艺术上的特色3.试析《庄子·养生主》的主题及其客观意义。

4.试析《诗经·卫风·君子于役》的中心思想及艺术表现特色。

5.分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形象。

6.分析《陌上桑》对罗敷美丽形象的刻化及作用7.简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诗的抒情方式和语言特点。

八、论述题1.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2.为什么说《左传》善于描写战争?3.试论《诗经》的艺术特色(适当举例说明)。

4.为什么说《左传》善于写人?5.试论《子虚赋》《上林赋》在汉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6.论述《史记》和《汉书》在写作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先秦两汉文学史试卷二)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神话学价值最高的一部书是。

2、庄子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漫衍,以为真,以寓言为广”3、《诗经》中的二南指的是和。

4、《楚辞补注》的作者是。

5、“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谷梁传》。

6、《国殇》是屈原所作组诗《__________》中的一篇。

7、朱熹研究《诗经》的重要著作是。

8、《史记》的编写体例可分为种,共篇。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1、四家诗2、九流十家3、楚辞4、乐府诗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神话的历史化2、简述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史及演变特征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论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手法与《诗经》中的比兴有何异同2、刘熙载《艺概》以“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来概括《庄子》的基本特征,试举例论述之五、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默写《诗·秦风·蒹葭》并试析其主题和艺术特色2、阅读下文,结合《战国策》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试析作者塑造苏秦形象的基本手法《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