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快乐之旅》---发展耐久跑能力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判断和相互协作能力,变课堂为乐园,在特定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进行学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对象:水平二(小学四年级)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并掌握基本的耐久跑动作与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练习,发展耐力素质与奔跑能力,提高心肺系统的机能。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四﹑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多、好奇心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相对吃苦能力较差,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不高,比较怕上耐久跑课。
我校四年级学生除上述特点以外对竞赛性的游戏与合作练习形式兴趣浓厚,根据学生特点,本次课运用游戏、比赛和奖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教材选择与分析:
(一)教材的选择:耐久跑
(二)教材的分析:
耐久跑是小学田径教材中的一项比较重要而又难上的内容,对发展小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等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耐久跑动作单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通过设置不同的图形跑、定向跑等方法,发展学生的耐久跑的能力。
(三)重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节奏。
(四)难点:呼吸节奏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分组练习、讲解示范、互帮互助、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采用音乐、奖励、文字提示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把枯燥、单一的耐久跑转换成趣味性强的一节体育课。
七、课堂结构:
1、以轻松的提问开始,通过鼓励赞扬的语言拉近师生关系。
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进入“旅游”的情景下,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2、通过整装待发部分调整学生队形并做自编徒手操。
3、通过“开火车”游戏,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手臂摆动和呼吸的练习。
4、通过“骑单车”游戏,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步法的练习,并随机进行指导。
5、通过“旋转轮船”游戏,让学生在情景下进行步法均匀,摆臂自然,呼吸自然的合作及弯道跑能力的练习。
6、通过“课课练”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7、放松部分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各种舒缓的自编舞蹈的练习,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使学生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
八、安全措施
1、加强课前的安全教育,注意场地的选择。
2、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及时制止及纠正不安全的动作。
九、教学效果及教学反思
1、预计生理指标:
(1).课的密度:30%--40%
(2).平均心率:120--140
2.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及基础及能力的不同,设计自己的练习目标,在耐久跑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学生自己总结教学重点。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十、本课特色
本课开始部分,通过情景设置把孩子们带入“旅游”的氛围中。
通过一条长布贯穿做“骑单车”、“开小火车”、“旋转飞船”一系列的游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快乐的做游戏时其实已经分步的学会了耐久跑技术。
让学生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快乐之旅》---发展耐久跑能力课时计划
水平二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共5课时)
《快乐之旅》---发展耐久跑能力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隆化一校的王邦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二”中的耐久跑,授课年级四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导向,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达到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判断和相互协作能力,变课堂为乐园,在特定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进行学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耐久跑是小学田径教材中的一项比较重要而又难上的内容,对发展小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素质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等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耐久跑动作单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课通过设置不同的图形跑、定向跑等方法,发展学生的耐久跑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多、好奇心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相对吃苦能力较差,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不高,比较怕上耐久跑课。
我校四年级学生除上述特点以外对竞赛性的游戏与合作练习形式兴趣浓厚,根据学生特点,本次课运用游戏、比赛和奖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练的兴趣,通过分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并掌握基本的耐久跑动作与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练习,发展耐力素质与奔跑能力,提高心肺系统的机能。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节奏。
教学难点:呼吸节奏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分组练习、讲解示范、互帮互助、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采用音乐、奖励、文字提示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把枯燥、单一的耐久跑转换成趣味性强的一节体育课。
六、教学设计流程
耐久跑是小学体育课中田径重点教材,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5分钟)
整理学生队列,安排见习生,设置情景并带领学生到达“火车站”。
学生在《我健康我快乐》的节奏中进行准备活动和热身运动。
达到课程的初始要求,使学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身体处于课程要求的生理兴奋状态。
2.探索尝试,进入新课(23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设置的情景,坐上“火车”快乐出发。
老师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8列纵队,每人左手统一拉住长布,右手摆臂。
每组最后一名队员以最快速度跑到排头,以此类推。
通过游戏练习上肢的技术动作和呼吸节奏。
当“火车”到达美丽的海边城市,老师给每个同学一辆“单车”骑到海边。
把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8队,每队队员双手拉住长布,模仿骑单车动作。
通过游戏练习下肢的技术动作。
3.育心强体愉悦身心(8分钟)
当到达海边之后,老师提问:“孩子们,来到美丽的海边城市,想不想去海上玩玩呢?”然后由老师和同学们自制旋转轮船。
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8个小组,中间放一个呼啦圈,8个小组用长布套住呼啦圈。
然后每组出一人牵住长布跑成一个圆,跑两圈之后给下一位同学。
通过游戏练习上下肢协调配合和呼吸节奏及弯道跑。
最后加练课课练:柔韧操。
4.陶冶情操(3分钟)
1、放松练习:(1)、跟随音乐敲打身体。
(2)、跟随轻缓音乐做自编操放松身心。
5.课后小结,收回器材,师生道别。
(1分钟)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30%--40%,最高心率135-140次/min,平均心率120-140次/min。
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