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

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

北营炼钢厂RH改造供货技术协议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RH改造项目总承包技术协议甲方: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乙方:日期:二〇一八年七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1)2、概述 (1)3、工艺描述 (2)3.1产品大纲 (2)3.2工艺路径 (2)3.3 产量计算 (2)4、公辅介质条件与TOP点 (3)5、设备描述及设备组成 (4)5.1 机械设备描述 (5)5.2 电气设备描述 (10)5.3 采暖通风空调设备 (22)5.4 土建工程 (22)5.5分交表 (24)6、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热负荷进度表 (29)7、主要配套件选型 (30)8、设备性能保证 (32)9、设计标准及规范 (33)9.1设计标准 (33)9.2 产品检验一般要求 (33)9.3质量保证 (33)10、双方责任和义务 (34)10.1 乙方承担的责任 (34)10.2 甲方的责任 (35)10.3 技术附件的有效组成部分 (35)10.4 总承包范围不包括内容 (36)11、甲方和乙方的技术资料交付 (36)11.1 基本原则 (36)11.2 提交资料的要求 (37)11.3 乙方向甲方提供技术资料范围及时间 (37)11.4 资料交付的联系人 (38)11.5 工作资料交付 (38)11.6其它要求 (39)12、设计联络、设备检验及现场服务 (39)12.1 设计审查 (39)12.2 设备出厂检验及发货验收 (39)12.3 现场服务 (39)12.4技术服务承诺 (40)12.5 设计联络 (40)1、编制依据及范围本技术协议书依据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RH炉现场2#工位实际改造需求编制。

本技术协议书中本钢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以下简称为甲方;总承包方以下简称为乙方。

本技术协议书所列设备包含了甲方RH炉2#工位改造工程需要的集成设备及技术,乙方负责主体设备、土建、钢结构的设计及供货、安装、调试等,负责拆除和还建,并对本工程的成套设备及技术完整性负责。

本技术协议只包含主厂房承包范围红线区域内本体设备等改造的相关内容。

2、概述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营公司)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北台镇,厂区占地约30km2,南临辽溪铁路,背靠太子河,辽溪铁路、公路经过厂区,厂区距沈丹高速公路仅10km,距鲅鱼圈港口260km,距丹东大东港180km,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比较优越,厂区水源充足、供电可靠。

北营公司拥有铁矿资源和集矿山、烧结、焦化、发电、炼铁、炼钢、轧钢等为一体的完善的钢铁生产系统。

北营公司炼钢厂原RH炉由西马克德马格(SMS Demag AG)公司提供基本设计及供应真空泵组、真空下料装置、蒸汽调节阀门、顶升系统、电仪控系统等主要部件,在此基础上由中冶京诚公司进行工厂设计及项目EPC总包,于2009年投产。

该精炼装置是按照135t钢包设计,单机双工位工艺布置,真空系统采用4级6个真空泵结构,真空槽采用顶枪烘烤。

在生产组织过程中,由于存在双工位切换的时间需求,已无法满足紧凑的生产节奏及产量需要。

为满足炼钢二区提效改造要求,拟对炼钢厂炼钢二区RH炉进行提产改造。

根据目前炉机匹配及连浇炉数现状,需要对RH炉2#工位从单机双工位的系统中剥离出来,重新增设一套真空泵系统、水冷系统、顶升液压站系统,并对原下料、电控、顶升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两套单工位RH炉匹配双流板坯连铸机的生产模式。

本技术协议内容为RH炉2#工位的改造,主要内容为拆除原有转换弯头及部分管线,增加一套4级6泵(针阀调节,不带水环泵)或5级7泵真空泵系统、钢包顶升液压系统及其他相关设备,同时新设计一套控制系统,并对原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使得原有一套双工位RH改造为两套单工位RH。

3、工艺描述 3.1产品大纲具体产品大纲及代表钢种化学成分见下表:3.2工艺路径主要生产品种为碳素结构钢、冷轧基料、低合金结构钢、家电板、汽车板、管线钢等。

► 转炉——RH ——连铸:主要用于生产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相对较严、气体含量控制要求较高、超低碳钢种,如[N]≤40ppm 、[O]≤30ppm 、[H]≤2ppm 的深冲钢、IF 钢、冷轧原料板等钢种。

► 转炉——LF ——RH ——连铸:主要用于生产对于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如[N]≤30ppm 、[S]≤10ppm 的高级管线钢,加磷高强钢,低P 超低碳钢等钢种。

3.3 产量计算处理能力(平均): 150吨/每炉 总处理周期: ≤ 38 min真空处理周期:(按照钢水罐落到钢水罐车后具备开车条件至已处理完的钢水罐回到此位置整个周期的合计时间)轻处理≤25 min ,深真空处理≤40 min设备型式: 真空室下动式(液压顶升) 年处理能力的估算RH 年处理能力的估算: 3216024365ηηη⨯⨯⨯⨯⨯=TH P 式中:P :年处理能力H :平均炉处理能力 150tT :平均处理周期 38min1η:LD -LF -RH -CC 的配合率 80% 2η: RH 作业率63%3η: RH 处理钢水合格率 99%104%99%63%80386024365150≈⨯⨯⨯⨯⨯⨯=P万吨/年估算结果:单套单工位RH 设备估算其年处理能力约为104万吨,两套单工位RH 设备的年处理能力为208万吨。

4、公辅介质条件与TOP 点►蒸汽:送至红线外1m 接点;T.O.P 点(含总手动阀、气动阀、旁通手动阀、调节阀、流量计、温度及压力变送器等)至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冷凝器冷却水:进、回水的T.O.P 点为红线外1m 范围内;T.O.P 点(含总手动阀、流量计、温度及压力变送器等)至主体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气动氮气:送至红线外1m 接点,T.O.P 点(含手动阀、气动三联件、压力变送器等)至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中压氮气:送至红线外1m接点,T.O.P点(含氮气罐、总手动阀、流量计及压力变送器等)至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压缩空气:送至红线外1m接点,T.O.P点(含总手动阀、流量计及压力变送器等)至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机械冷却水:送至红线外1m接点,T.O.P点(含手动阀、流量计、温度及压力变送器等)至主体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供电:由甲方送至电气柜总开关进线端,T.O.P点(含总开关)至主体设备由乙方负责设计、供货、施工。

►其它:采暖送至红线外1m接点,ERP、调度信息、生产环网、电话从现有RH主控室交换机取点。

注:建设红线区域定义为E―F跨①―③柱列区域。

5、设备描述及设备组成此次RH改造包含以下内容:(1)拆除的项目有:原真空系统移动弯管、钢包顶升液压系统2#工位部分液压管线及部分钢结构等影响改造的设备及构筑物等。

(2)新设计供货设备主要有:►一套真空泵系统(含真空泵、冷凝器),包括蒸汽系统(汽包和区域内管线)、冷凝水系统(水包和内管线)、热井、冷凝水回水系统、真空主阀、性能测试装置、真空抽气管道及排气尾管等;►一套钢包顶升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及液压系统管线►一套废气分析仪►一套废气流量计►一套氮气罐►原真空泵系统与1#工位的抽真空管道►一台离线吸嘴更换车(增大顶升能力,按30t设计)►热弯管利旧,增加两套高温摄像系统,对利旧的热弯管增加摄像系统水冷底座►一套顶枪存放台架装置►顶枪机械驱动系统利旧,顶枪事故提枪改造为UPS事故提枪►相关介质供应管线►供货设备配套的相关电气仪表设备(3)新增一套HMI画面和电气控制系统,并对原HMI画面和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功能增加,把1#RH和2#RH操作控制彻底分开(含原1#、2#工位的PLC程序、HMI画面、硬件控制联锁、原1#、2#工位上料系统的控制、通讯等),防止出现误操作等导致不可预见的错误的发生,实现将目前一套双工位RH改造为两套单工位RH,可以相互独立操作、控制。

(4)相关平台钢结构的拆除、还建及增建,包括新增真空泵钢结构平台、电气室、液压站(砖混)、回水泵房(砖混)、值班室、废气分析室(采用轻钢结构)。

5.1 机械设备描述5.1.1真空系统真空系统主要由蒸汽真空泵、冷凝器、抽气主管组成。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前级喷射泵排出的蒸汽冷凝成水以提高后级喷射泵的效率。

为提高低真空段的抽气能力和缩短抽气时间,在末两级喷射泵并联两台预抽真空喷射泵。

从末级冷凝器排出的废气经排气管排到厂房外,该排气管上装有废气流量计及废气分析仪。

新真空系统采用4级6泵(针阀调节,不带水环泵)或5级7泵,立式布置,设计时要求留有10%~15%的设计余量。

工作真空度:≤0.067kpa极限真空度:≤0.030kpa抽气时间(达到0.067kpa真空度):预抽真空≤3.5min不预抽真空≤4min5.1.1.1 真空主阀真空主阀串接在真空抽气主管上。

它位于与第一级增压泵和气冷器之间。

工作时起到预抽真空和隔离真空泵与真空室的作用。

该阀属碟阀类,用液压缸驱动。

该阀的开闭由行程开关信号传递,就地操作及远程操作。

该阀为机、电、液一体品,要求与现场备件通用。

5.1.1.2 真空抽气主管真空抽气主管用于将气体冷却器与真空系统之间的连接。

5.1.1.3 增压泵增压泵安装在真空主阀和冷凝器C1之间,用于高真空范围抽气能力需要。

增压泵采用串联布置形式。

S1增压泵的头部附近安装一个测试支管,用于真空泵抽气能力的测试。

考虑到定期检修与清灰,每个增压泵开设有人孔(孔径≥Ф600mm)。

增压泵之间以及最后一级增压泵与冷凝器C1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的形式。

增压泵支撑在厂房钢结构上。

为消除震动,在泵支腿与厂房钢结构之间设有减震垫。

增压泵包括:增压泵本体、增压泵喷嘴、减震垫、托架、密封件等。

5.1.1.4 喷射泵并联的喷射泵布置形式用于满足低真空至大气段不同抽气能力的需要。

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喷射泵组合模式。

为了防止真空短路发生,并列的喷射泵安装有逆止切断阀。

喷射泵与冷凝器相连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喷射泵包括:喷射泵本体、喷射泵喷嘴、气动逆止阀、密封件、连管等。

5.1.1.5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冷凝增压泵、喷射泵排出的工作蒸汽。

冷凝器的冷却水与冷凝器内置的缓冲板相互碰撞,破碎成无数的小水珠,换热面积大大增加,冷却效率大大提高。

经过换热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器的排水管排入热井罐,每根排水管上安装有一个温度变送器。

冷凝器支撑在厂房钢结构上。

在冷凝器支腿与厂房钢结构之间设有减震垫。

末级冷凝器的尾气排放管设于厂房顶部,废气通过尾气排放管排入大气环境中。

冷凝器包括:冷凝器、缓冲板、减震垫、密封件、支架等。

5.1.1.6 热井冷凝器排出的热水收集于密封的热井内,以免CO散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