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摘要】爱是教育的底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一个爱的工作,只有让爱扎根于教育的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
爱是一门艺术,对学生,我们不仅要做到能爱,更要懂得怎样去爱。
我们应该智慧的爱学生。
对我们这些教师来说,如何让你对学生的爱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并做到公正、公平、真诚地去热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关键词】关心尊重理解宽容赏识信任
爱是教育的底色。
亚米契斯说“教育是‘爱的教育’”。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最富有爱心的人。
是的,怎样爱学生?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根据十多年的从教感受,我们认为爱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关心学生
爱学生,自然就要关心学生,这不是一般的关心,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更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成长。
这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教师关心与爱护学生的行为与举止往往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懂得与接受教师的苦心与教诲。
如前年六年级时有一位叫董XX的学生是全校公认的问题学生,在学生中有老大之称,旷课、打架、不完成作业是常有的事。
一次,他欺负一个小同学,同学的家长得知后气势汹汹来到学校找到他就打。
我们急忙跑上去抱住他,后被两位老师拉开。
事后他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您为什么帮我?”我们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肯定要保护好你。
”“老师,我错了,我一定改。
”他看着我们坚定的说。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好像变了一个人,按时上学、遵守纪律,表现得很好。
实践证明:对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一旦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及时地给予他们关心与帮助,他往往会怀着感激之心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教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会让他们领悟到老师是真心的为他好,他自然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从而努力去克服自身的缺点。
2 尊重学生
俗话说得好,“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这句话放在谁的身上都是合适的,教师也一样。
由于受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影响,有的教师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居高临下或唯我独尊,缺乏对学生基本的尊重。
其实,学生只喜欢那些尊重他们、能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老师。
如果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爱你没商量”地侵入了学生的自由空间、侵犯学生自由权利,这样做结果只会让学生抵触老师,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进而还可能造成学生顶撞反抗老师,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所以,为人师者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采用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能这样做的老师自然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很多事情就会迎刃
而解了。
3 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一种换位思维,充分的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充分理解是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的前提条件,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而且,对学生的充分理解可以构建一种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潜力和个性,享受思维与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从不完善走向完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点和弱点,学生也如此,因此教师对学生不能统一要求。
每次考试后评讲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哪怕只有一分的进步。
因为有理解才有爱,理解万岁。
4 宽容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缺点,会犯错误。
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教师不能粗暴地训斥,而应该冷静的接纳,学会艺术地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而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我教育的机会。
作为一名教师凡事都得留有余地,应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倘若在课堂上训斥,不但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使他们感到无地自容,而且也会干扰教学的顺利进行。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教师博大胸怀的体现。
宽容是风。
教师如果能有一副宽广的胸怀,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自然也就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了。
因此,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别丢失孩子的纯真。
用宽广的胸襟去安抚幼稚的童心,让爱的宽容去改变无知和倔强,让孩子在理解的宽容、尊重的宽容中体会爱、感受爱、学会爱。
学会宽容是一种艺术,是教育的良方。
5 赏识学生
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一个人最在乎的往往是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学生也一样,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
就像在一张白纸上用笔画上了一个黑点,我们不能只将眼光聚焦黑点而忽视整张白纸,那样必然会失去“面朝大海,手握珍珠的幸福”。
学校教育也是如此。
其实世界上本没有坏孩子,只要我们教师能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一定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赏识可以说是使人不断奋进的动力,一个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就会充满自信、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尽力发扬优点,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6 信任学生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
聪明的教师就常常会用这把信任的金钥匙成功的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师的信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向上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进而得到提高。
因此,对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要经常鼓励学生,可以是一个期待的目光、也可以是一句信任的话语。
总而言之,爱学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我们应该智慧的爱学生。
智慧的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不使其逐步放大;智慧的爱会容忍学生的不足,不会过于苛求完美;智慧的爱会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赢得成功。
对我们教师来说,如何让你对学生的爱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并做到公正、公平、真诚地去热爱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