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工艺方案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工艺方案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工艺方案1.1 测量定位(1)测量放线工作由专职的测量员负责,严格测设记录和校核建档制度,采用已经校验的仪器。

根据设计图纸及交桩记录,核对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做好保护工作,并进行闭合复测,消灭累计误差。

(2)所有测时控制点施工前均应进行复测,复测精度必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进行定期复测。

对于施工过程中需增设的临时测量控制点,其埋设和测量精度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有测量控制点和测量精度经监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4)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5)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送监理或业主。

(6)在使用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查明原因并即时报告有关部门。

如发现个别导线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影响范围之外。

1.2 土方开挖1.2.1 挖方边坡(1)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内摩擦角、粘聚力、密度、湿度)、水文情况等确定。

本工程不考虑特殊土质条件,按1:0.5放坡。

(2)边坡开挖在开挖后,如土质对软土土坡或极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应对坡脚、坡面采取喷浆、抹面、嵌补、砌石等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高度和土的类别确定。

当土质干燥密实时,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整平低于挖方场地标高并向外倾斜,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之间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排入挖方场地。

1.2.2 边坡开挖(1)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m,以防塌方。

(2)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在边坡修完后,应立即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面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

1.2.3 土方机械开挖(1)土方机械的选择建筑场地和基坑开挖,当面积和土方量较大时,为节约劳力,降低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一般多采用机械化开挖方式,本工程采用先进机械的作业方法。

本工程机械开挖用机械有:推土机、反铲挖土机、装载机等。

1.2.4 土方机械作业方法推土机(1)适用范围适于开挖一 ~四类土。

运距100m以内,效率最高为60m。

多用于平整场地,开挖深度1.5m内的基坑(槽),移挖作填,回填基坑(槽)、管沟;大面积填方预压实;堆筑高度在1.5m以内的堤坝,以及配合挖土机从事平整、集中土方,清理场地,修路开道。

(2)作业方法推土机开挖的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程。

铲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成,以便缩短低速运行时间,然后直接推运到预定地点。

回填土和填沟渠时,铲刀不得超出土坡边沿。

上下坡坡度不得超过35°,横坡不得超过10°。

几台推土机同时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

(4)提高生产率的方法1)下坡推土法在斜坡上,推土机顺下坡方向切土与堆运(图11—25),借机械向下的重力作用切土,增大切土深度和运土数量,可提高生产率30%—40%,但坡度不宜超过15°,避免后退时爬坡困难。

无自然坡度时,亦可分段推土,形成下坡送土条件。

下坡推土有时与其他推土法结合使用。

适于半挖半填地区推土丘、回填沟、渠时使用。

2)槽形挖土法推土机重复多次在一条作业线上切土和推土,使地面逐渐形成一条浅槽(图11—26),再反复在沟槽中进行推土,以减少土从铲刀两侧漏散,可增加10%—30%的推土量。

槽的深度以lm左右为宜,槽与槽之间的土坑宽约50m,当推出多条槽后,再从后面将土推入槽内,然后运出。

适于运距较远,土层较厚时使用。

3)并列推土法用2—3台推土机并列作业(图11—27),以减少土体漏失量。

铲刀相距15—30cm,一般采用两机并列推土,可增大推土量15%—30%,三机并列可增大推土量30%—40%,但平均运距不宜超过50—70m,亦不宜小于20m。

适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及运送土用。

4)分堆集中,一次推送法在硬质土中,切土深度不大,将土先积聚在一个或数个中间点,然后再整批推送到卸土区,使铲刀前保持满载(图11-28)。

堆积距离不宜大于30m,推土高度以2m内为宜。

本法可使铲刀的推送数量增大,有效地缩短运输时间,能提高生产效15%左右,适于运送距离较远、而土质又比较坚硬,或长距离分段送土时采用。

5)斜角推土法将铲刀斜装在支架上或水平放置,并与前进方向成一倾斜角(松土为60,坚实土为45°)进行推土(图11-29)。

本法可减少机械来回行驶,提高效率,但推土阻力较大,需较大功率的推土机。

适于管沟推土回填、垂直方向无倒车余地或在坡脚及山坡下推土用。

本法可减:较大功率的推土坡脚及山坡下。

6)之字斜角推土法推土机与回填的管沟或洼地边缘成“之”字或一定角度推土(图11-30)。

本法可减少平均负荷距离和改善推集中土的条件,并可使推土机转角减少一半,可提高台班生产率,但需较宽的运行场地。

适于回填基坑、槽,管沟时采用。

1.2.5 挖掘机1)适用范围适用于开挖一—三类的砂土或粘土。

主要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深度不大的基坑(槽)或管沟及含水量大的土,最大挖土深度为4—6m,经济合理的挖土深度为1.5--1.0m。

对地下水位较高处也适用,挖出的土方卸在基坑(槽)、管沟的两边堆放或用推土机推到远处堆放,或配备自卸汽车运走。

2)开挖方法反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根据挖掘机的开挖路线与运输汽车的相对位置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①沟端开挖法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往沟一侧弃上或装汽车运走(图11-47a)。

挖掘宽度可不受机械最大挖掘半径的限制,臂杆回转半径仅45°—90°,同时可挖到最大深度。

对较宽的基坑可采用(图11—47b)的方法,其最大—次挖掘宽度为反铲有效挖掘半径的两倍,但汽车须停在机身后面装土,生产效率降低。

或采用几次沟端开挖法完成作业。

适于一次成沟后退挖土,挖出土打随即运走时采用,或就地取土填筑路基或修筑堤坝等。

②沟侧开挖法反铲停于沟侧沿沟边开挖,汽车停在机旁装土或往沟一侧卸土(图11—47c)。

本法铲臂回转角度小,能将土弃于距沟边较远的地方,但挖土宽度比挖掘半径小,边坡不好控制,同时机身靠沟边停放,稳定性较差。

用于横挖土体和需将土方甩到离沟边较远的距离时使用。

③沟角开挖法反铲位于沟前端的边角上,随着沟槽的掘进,机身沿着沟边往后作“之”字形移动(图11-48)。

臂杆回转角度平均在45°左右,机身稳定性好,可挖较硬的土体,并能挖出一定的坡度。

适于开挖土质较硬,宽度较小的沟槽(坑)。

④多层接力开挖法用两台或多台挖土机设在不同作业高度上同时挖土,边挖土,边将士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连挖土带装土(图11-49);上部可用大型反铲,中、下层用大型或小型反铲,进行挖土和装土,均衡连续作业。

一般两层挖可挖深l0m,三层可挖深15m 左右。

本法开挖较深基坑,一次开挖到设计标高,一次完成,可避免汽车在坑下装运作业,提高生产效率,且不必设专用垫道。

适于开挖土质较好、深10m以上的大型基坑、沟槽和渠道。

1.2.6 装载机装载机按行走方式分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按工作方式有周期工作的单斗式装载机和连续工作的链式与轮斗式装载机。

有的单斗装载机背端还带有反铲,,土方工程主要使用单斗铰接式轮胎装载机,它具有操作轻便、灵活、转运方便、快速,维修较易等特点。

(1)适用范围适用于装卸土方和散料,也可用于较软土体的表层剥离、地面平整、场地清理和土方运送等工作。

(2)作业方法与推土机基本类似。

在土方工程中,也有铲装、转运、卸料、返回等四个过程(略)。

施工要点:①机械开挖应根据工程规范、地下水位高低、施工机械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的选用施工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速工程进度。

—般深度2m以内的大面积基坑开挖,宜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推土和装车;对长度和宽度均较大的入面积土方—次开挖,可用铲运机铲土;对面积大且深的基础,多采用0.5、1.0m3斗容量的液压正铲挖掘;如操作面较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深5m以上,宜分层开挖或开沟道用正铲挖掘机下人基坑分层开挖;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础基坑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层接力开挖方法(图11-49),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在地下水中挖土可用拉铲或抓铲,效率较高。

②土方开挖应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

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③挖掘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的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的部位,使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④对面积和深度均较大的基坑,通常采用分层挖土施工法,使用大型土方机械,在坑下作业。

如为软土地基或在雨期施工,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⑤对大型软土基坑,为减少分层挖运土方的复杂性,可采用“接力挖土法”,它是利用两台或三台挖土机分别在基坑的不同标高处同时挖土。

一台在地表,两台在基坑不同标高的台阶上,边挖土边向上传递到上层由地表挖土机装车,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地点。

上部可用大型挖土机,中、下层可用液压中、小型挖土机,以便挖土、装车均衡作业,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再配以人工开挖修坡、找平,在基坑纵向两端设有道路出人口,上部汽车开行单向行驶。

用本法开挖基坑,可一次挖到设计标高,一次完成,一般两层挖土可挖到-10m,三层挖土可挖到-15m左右,可避免将载重汽车开进基坑装土、运土作业,工作条件好,效率高,并可降低成本。

⑥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1.3 场地平整主要填筑方案本工程中的土石方填筑施工内容包括:土石料的运输、填筑、排水设施和护坡施工以及各项工作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等。

1.3.1 填筑料的运输填筑料自开挖区开挖后,自卸汽车直接转运或推土机直接推运到填筑区,在大型设备无法施工的区域,可采用小型车辆或人工手推车的运输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