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我身边的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

从我身边的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

从我身边的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的生活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

本文将从我身边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来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改革衣食住行生活水平综合国力
正文:“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所带给我们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一个圈的分量。

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来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的奶奶经常感叹着自己终于过上了苦尽甘来的日子,赶上了这改革春风造福大地的美好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在老百姓的着装习惯和潮流更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总是穿着同一件棕黑布衣服,夏天就把袖子挽起,冬天就再在里面多加几层衣保暖。

而年龄最小的我要接受表姐们不合身的旧衣服,我也总是身着深色衣服,这让我至今仍渴望粉红色。

因为这样衣服才不容易脏,才够耐穿。

那时候的人们对着装要求都比较低,爸妈都很少买衣服,而且当时的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比较单调。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

渐渐地,中国人民深藏多年的爱美之心,终于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家里一直珍藏着一张一市斤的粮票,这是计划经济时期购买粮食的凭证。

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妈妈说,当初没想到取消粮票后不但不会买不到粮食,而且买东西还特别方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挑选不同的质量。

我也还记得小时候常因为自己吃东西很挑而常被爸妈骂,在那些个日子里经济水平实在有限,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

而现在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容许越来越“挑”的嘴,我们可以外出选择自己喜欢的中、西餐厅就餐,大鱼大肉,甚至也有许多贪得无厌的人还嚷嚷着要吃“海豚肉”。

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的标志,很多人住进了小区,建起了别墅。

三十年前的我们,无法想象今日住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是怎样的情景,假如没有改革开放,也许大家今日还会一家几口挤住在几十平米的小屋子。

30年前的中国,出行难、买票难、乘车难,人们望出行而却步。

也许从我们家的交通
工具换代史能看出人们出行便捷程度的普及--幼儿园时候,妈妈用自行车送我去学校,我坐在自行车后座绑着的小竹篮子里。

到了小学,爸爸有空的时候就会用摩托载我回家。

现在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家里也换上了小汽车。

我们县城也在早几年里由“慢慢游”这种由摩托车改装的三轮交通工具,走向了公交车、出租车的现代交通生活。

许多城市出现了双层巴士,许多车上还安装了移动电视。

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乡村的道路也越来越畅通,奶奶住在乡下,去年过年时奶奶高兴地告诉我们,现在坐汽车回县城的车程短了许多,不少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都修成了水泥路。

到了我们这个年代,生活用“幸福”来形容毫不夸张,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政策为我们带来的。

改革开放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小细节之中,让我们放眼看看我们的国家——
三十多年来年的征程,令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2001年中国终于圆梦,首次成功取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神六”、“神七”都成功发射、返航,造福人类的三峡水利建成,“天路”成功伸进了西藏,这都让世界为中国吃惊。

教育事业正稳步发展,以前因为没钱不能上学的孩子,如今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不仅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还能得到一定的补贴;同时,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上,健儿们一举夺得了51枚金牌,且在各项比赛上一次次重写了世界记录。

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行动。

我们满怀信心,在新历史的形势下,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