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操作规程

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操作规程

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照《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银行承兑汇票(简称承兑汇票,下同),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出票人即承兑申请人,委托付款人即本行。

第三条办理承兑业务其承兑额与保证金差额部分要纳入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三查”管理及授信额度管理;承兑业务经办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具体职责如下:l、支行信贷部门职责:(1)严格按规定审查申请人的资格、条件;(2)负责对申请人进行有关资信调查、申报材料现场核实,对企业申报材料和上报总部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负责;对调查报告和签署意见判断的合理性、准确性负责;(3)掌握企业流动资金状况,监督企业承兑保证金和支付票款足额到帐;(4)与申请人、保证人签订“承兑协议”、“保证合同”、“存款质押协议”及其他协议或合同;(5)落实制度、执行规定程序,建立台帐,将有关资料归档管理;(6)形成垫款的要依法追讨垫支款项和利息;(7)其他由制度规定的职责。

2、总部公司业务部职责:(1)核定、下达和控制、调整承兑汇票承兑总量和敞口风险;(2)考核承兑总量执行情况和各支行承兑限额控制情况;(3)对备案和上审贷会的承兑业务进行备案或审查;(4)制定承兑业务管理制度,监督落实;(5)建立台帐,按月统计分析承兑业务开展情况;(6)其他由制度规定的职责。

3、资金清算部门职责(1)对汇票、“承兑协议”、“申请审批书"的内容进行审核;(2)签发汇票,登记“银行承兑汇票登记薄”;(3)办理承兑票据的会计核算手续;(4)按照制度规定领用、保管、使用空白汇票和印章等;(5)负责查询查复、挂失止付等柜台业务;(6)其他由制度规定的职责。

4、稽核部门职责: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承兑业务的办理情况进行稽核检查。

第二章承兑支行办理承兑汇票条件第四条支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能开办承兑业务:1、配备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专职管理人员,人员素质符合银行贷款管理岗位职责”中规定的任职条件。

2、存贷比控制在总部规定比例之内,备付金充足。

3、风险管理水平较高,改制后新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总部规定比例之内。

4、制度执行力较强,能自觉依法合规操作,能执行总部制定相关承兑业务规章制度。

5、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健全,在总部相关制度基础上,针对承兑业务岗位、人员、客户等情况,制定支行的承兑业务操作细则,再次细化、量化、防范操作风险。

6、支行承兑总量控制在总部要求的比例之内(承兑总量=上月存款余额×25%)。

7、符合总部其他规定。

第三章受理第五条资格审查。

向本行申请办理承兑汇票的出票人须具备以下条件:1、在申办支行开立存款基本帐户或一般帐户,是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并提供证照原件。

2、申请人资信状况良好,符合本行信贷准入条件和信用评级后的信用等级要求。

3、申请人能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与汇票收款人之间有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关系,已签订能够履行的真实有效合法的商品购销合同,并提供合同原件。

4、合同实现后能为本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已完成了该次交易,如提供符合税务政策的增值税发票或普通发票原件,提供运输、仓保、销售等环节的相关材料。

5、购销合同中约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

6、按本行要求缴足承兑汇票保证金,并存入指定帐户,就汇票金额与保证金差额部分,落实了到期支付时的资金来源和提供本行接受的担保。

7、在本行无不良贷款、无欠息、无承兑垫款等不良信用记录。

8、担保人符合本行要求的担保资格和条件。

9、申请额度控制、年内循环使用承兑业务的条件:(1)申请人信用评级AA+级及以上,担保人信用评级为AA级及以上;(2)现金流量较大,年销售额在l亿元以上;(3)签发汇票频繁,上年年度内签发100笔以上。

10、符合本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提交材料申请人须向经办支行提交申办承兑汇票申请书,并按照资料清单提供以下资料:1、申请人、担保人通过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组织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或三证合一证)原件和复印件。

2、真实、合法有效的购销合同。

3、申请人、保证人经过年审的上两个年度和申请前一个月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

4、申请人、保证人董事会或授权部门同意承兑或担保的决议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明,公司章程和法定代表人签字样本。

5、申请人、保证人近期的信用报告。

6、本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全额保证金承兑,客户除不需要提供担保外,第一次申请按上述要求提供材料(可只提供上一个会计年度及当期报表),一年内上述基本资料没有变化的可不再提供。

”支行受理申请人申请书和提交的材料后,按本规程第五条要求进行初步审查,不符合条件的3天内给予答复并退回申请书和提交的材料。

第四章调查评价第七条汇票签发前的调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入汇票签发前的调查核实评价程序。

签前调查要点:1、申请人、保证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合规性,看证、照原件,对授信客户是否在授信额度内办理。

2、该笔业务的风险性,现场核实递交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1)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必须与企业的相关帐薄对照核对。

(2)企业帐簿记录必须与记帐凭证核对。

(3)记帐凭证与相关的购销合同、回款记录(如银行对帐单)相核对。

(4)帐簿记录与厍存、与在途商品、在产品相核对。

(5)房产、土地等非流动资产应核实证照原件及相关购置合同、发票。

对申请人不能提供帐薄、凭证、银企对帐单等上述材料的,不配合帐实核对的,签前调查人有权退出企业,向支行行长汇报后退回承兑办理申请。

3、对提交资料的审查。

(1)做到延伸核查,认真查阅合同章程、董事会会议纪要、年度审计报告、验资报告、企业纳税登记及领用增值税发票登记簿、企业增值税发票存根联、企业年度销售明细账、库存产品明细账、应付票据、长期借款、财务费用明细账及相应凭证。

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资料,必要时可延伸调查相关工商、税务部门。

(2)对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分析。

首先要对企业资产构成情况分析,应收账款要分析账龄,列出主要应收款大户及金额、分析风险度,是否有坏账情况;存货进行分类分析其品种、数量、计价方法,是否适销适用及积压物资情况等;固定资产分析其真实性及组成情况,机器设备的性能、年生产能力、折旧是否提足及在建工程等。

二是分析企业负债构成情况,分析借款来源、时间、用途,列出明细;对应付账款分析其组成情况,主要付款大户及金额;其他应付款的来源情况;长期负债的来源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是分析企业的经营实绩,可采用比较分析,与上年同期相比或与同行业相比较,了解企业本年度生产、销售(经营)情况,分析产品的质量、数量、价格对销售情况的影响;各项成本、费用核算是否正常,了解企业产、供、销渠道,供、销合同的签订情况等。

报表中反应不实的,要说明原因。

4、确定企业信用等级。

5、确定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和承付时的资金来源。

6、调查贸易真实性:(1)合同审查。

要严格审查合同的全部条款,各项要素要齐全,是否在有效期限内,结算方式是否明确约定为银行承兑汇票;合同交易内容与客户经营范围是否一致、商品价值是否违反市场常规;承兑额度与企业规模是否匹配,合同中商品交易数量是否相适应,有无明显的夸大金额、数量失真;查看合同交易双方的地址及交易商品的产地与合同中交货地点的联系,有无交货地点与运输方式相矛盾的问题。

(2)交易双方主体之间关系的审查,查看是否为长期业务合作伙伴、是否为老贸易客户关系、是否为子母公司或关联企业,交易合同的商品标的物是否属于双方的经营范围。

(3)连续申请承兑人查看是否提供上一次交易确已履行的增值税发票等证明单据。

(4)利用行业分类来判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酒店业、旅游业和中介行业等非贸易、生产加工型企业,它们不可能有大批量的商品交易,一般没有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需要。

(5)根据申请人的生产经营规模、上年及本年的销售收入、现金流量来确定其承兑申请额度的合理性。

(6)对频繁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要查看其销售收入有无明显的增长。

(7)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周期,确定其申请承兑期限的合理性。

(8)交易双方签章及授权委托是否真实、有效、合法;(9)出票人、收款人的帐号、户名是否与合同一致;(10)合同必须有履约日期或履约期限;(11)其他核实内容。

6、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负责人和关联客户的实际控制人的诚信程度。

7、担保评价。

差额部分担保方式的调查和分析。

差额部分属于抵押担保的要调查清抵押物的名称、所在具体地点、权属情况、租赁情况、数量和质量状况、评估价值、价值是否稳定、变现能力等;差额部分属于保证担保方式的要调查清保证担保人的基本情况(同承兑申请人基本情况)、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评估担保资格、保证人的代偿能力、担保人的资金来源等。

支行根据签前调查情况整理材料,对申请人、担保人的合法性、该笔承兑申请的合规性、风险程度等作出明确判断,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和代偿意愿作出明确判断,并签署意见写出签前调查报告。

第八条支行初步审查签前调查人员将整理后的材料和调查报告,递交审查岗初审,初审要点:1、签前调查是否双人负责。

2、所整理材料是否齐全。

3、申请人资格和经营行为的合法、合规性,贸易真实性和承付资金来源的可靠性。

4、评级、调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是否影响该笔业务的办理。

5、申请人、保证人履约能力。

6、其他审查内容。

第九条审贷小组审议初审岗审查通过,并签署意见后可提交支行审贷小组审议,审议要点见第八条,审议通过的提交支行行长决策是否办理该笔业务。

第十条支行行长审批支行行长根据审核人递交的全部材料,在其权限内审批确定承兑汇票的金额、期限等。

1、对承兑保证金100%的承兑业务,由支行行长审批后,报总部备案后签发汇票。

2、超过支行行长审批权限的,支行行长要在申请审批书上签署意见,将材料交总部审查;总部审查无异议以后,提交审贷会审议,审议通过的由总部行长批准后签发。

3、支行行长审查材料后,对支行审贷小组通过的承兑业务有异议的可一票否决。

4、总部行长对审贷会通过的承兑业务有异议的可实行一票否决。

第五章总部审查、审议、审批第十一条总部备案审查和上审贷会前的审查一、审查要点:1、该笔业务是否符合国家信贷政策、票据管理规定,业务操作是否符合本行制度;2、支行是否超存贷比;3、支行是否已超出办理承兑汇票应控制的总承兑量;4、单户授信额或集团客户授信额是否超额度;5、申请人、保证人在本行有无不良贷款、承兑垫款或欠息发生;6、上报材料的完整性、合规合法性审查:(1)申请人、保证人按要求提供的资料是否完备,内部运作资料是否完备,资料不完备的退回予以补充;(2)申请人、保证人主体资格、法定代表人的证明材料、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有权签署意见部门的决议是否符合要求,企业产权关系、关联关系是否明晰;(3)合同、发票等是否合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