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场作文资料包:财富

考场作文资料包:财富

考场作文资料包:财富一、素材链接:言语类(一)名人名言1.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德谟克利特2.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3.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可以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诺贝尔4.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泰戈尔5.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

——叔本华6.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卢梭7.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甘地8.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会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

——菲尔丁9.没有钱是悲哀的事。

但是金钱过剩则是双倍的悲哀。

——托尔斯泰10. 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不惯于掌握钱财的人,是一种毒害,它侵蚀他人的品德、血肉和骨髓。

——马克?吐温11.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却不知怎样使用的人。

——约翰生12.诚实与智力远在名气与财富之上——罗素13.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

——拉?封丹14.好书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斯迈尔斯15.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佚名16.垃圾是摆错了地方的财富;——傅立叶17.千金买邻,八百置舍。

——[明]罗懋登18.人的幸运不在于可见的财产的富足,而在于内在的不可见的思想的完美与丰富。

——(古希腊)普鲁塔克19.Money might make you wealthy, but friends make you rich.(金钱也许是使你富足,而朋友使你富贵。

) ——西谚20.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金钱乃万恶之源) ——《新约全书》21.财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渴。

——叔本华22.黄金没有占统治的时代,就是黄金时代。

——马尔涅齐阿金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理解的一种语言,可以派上一切的用场。

(二)妙语集锦23.生活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作家郑辛遥在一篇文章中的言论24.敏感于幸福,就能在朴素的生活环境中,尽享大好人生;麻木于幸福,即使大福大贵,也会噩梦频频,感叹自己穷得只有金子。

甜酸苦辣都当营养,风雨雪霜皆是滋润。

——某些人的幸福观25.灯红酒绿的下面或许是心灵的苍白,欢歌笑语的背后或许是难言的孤独,豪华奢侈的下面往往是精神的贫穷,辉煌灿烂的背后是可能是深深的空虚。

——某文谈平静的心态26.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

这是许多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

——温家宝总理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27.财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口袋里的“财”,另一种是脑子里的“才”,我更看中脑子里的“才”。

——易网创始人丁磊这样看待财富28.富人在道义上有义务把他们的一部分财产分给穷人。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29.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比尔?盖茨30.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瓦尔坦?格雷戈瑞安说。

事例类﹡数据﹡在韩国已悄悄进行了11年的以社会上层人物为中心的”不给子女留遗产”的运动,已被公开。

这一运动突出向社会做奉献,把财产奉献给社会福利机构,有的会员甚至把自己数亿元的土地捐献给公共机关。

统计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1.2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

相当多的城市中小学生不劳动。

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仅相当于中国同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

资料显示,美国人均收入是我们的38倍,其人均捐助金额却相当于我们的1000倍。

2006年8月24日,香港首富李嘉诚表示,他将把个人财产的三分之一(约480亿港元)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就在2个月前,世界第二大富豪、75岁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向比尔?盖茨夫妇创立并掌管的慈善基金会捐出其85%以上的财富——约375亿美元,创下世界上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

至于盖茨夫妇,目前已捐献出了300多亿美元,并且已签署好遗嘱,死后除给子女留几百万美元外,其余99%以上的财产都将毫无保留地捐给社会。

[点拨]金钱只代表着数字,如何运用财富是体现一个人的品格。

[适用话题]“财富”“我有一个梦”“慈善”“奉献”等。

﹡社会万象﹡在美国旧金山,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过来把他扶了起来,一看,原来是本地的一个富翁。

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哭着说:“家?我没有家。

”警察指着远处的一幢别墅说:“先生,那是什么?”“那是我的房子。

”富翁说。

“那我送你回家。

”警察扶着富翁。

“那是房子,不是家。

”富翁大哭道。

[点拨]每一个温暖的家都有一所房子,但不是每一所房子里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没有家,再多的钱也填不满空虚的心。

[适用话题] “家”“幸福”等。

谁更有资格许多成功人士出席一个慈善酒会,参加的每一个人都是千万富翁。

但是,有一位在报社写专栏的作家捐了5万元,也作为特约嘉宾出席了酒会。

他们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这个城市的荣耀,而且他们之间都十分熟悉,他们手中端着红酒,面带笑意地交流着。

只有专栏作家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没有人理睬他。

一位骄傲的先生来到他的面前,问:“请问你是……”他说:“我是一个专栏作家。

”骄傲的先生听了,问:“那么,你捐了多少钱?”专栏作家说:“5万元。

”这位先生听了哈哈大笑:“你可能走错了地方,这里是千万富翁的俱乐部,我们都捐了100万元,而且我们都是成功人士。

”专栏作家说:“我捐了我所有财富的25﹪,而你们只捐了1﹪,请问谁更有资格在这里呢?”[点拨]光看数字的表面,可能是越多越好,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更多的实质,如果把数字换成是百分比的话,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人心的差别也许就在这。

[适用话题]“对比”“谁更有资格”“人心的差别”等﹡哲理故事﹡所罗门的选择上帝让所罗门从金钱、权力、智慧中选择一样,所罗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智慧。

他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不能买来智慧,但是智慧却可以产生金钱。

于是,他凭着智慧来生产、经商,使自己家的财产富可敌国。

同时他又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深得民心。

当老国王因病去世时,国内的百姓都推举所罗门做希伯来人的国王。

他凭着智慧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得他在位的时期成了希伯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点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钱那只是一时,但是要如何使得钱再去生钱,使得钱去生民声,那就要得靠智慧了。

[适用话题]“有钱就有一切吗?”“智慧”等。

﹡名人事例﹡“宇宙之父”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前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

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点拨]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适用话题]“磨难是财富”“生命的力量”等。

清洁工和百万富翁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在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打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录取了,向他要E-mail address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他的文件。

他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 了。

”人事部门告诉他:“对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先生,微软不能用您。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十美元。

他只好到便利商店去买了十公斤的马铃薯,挨家挨户的转手卖出。

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为200%。

他又做了好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

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种生意来。

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及增加人手。

五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的贩售公司,提供人们只要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果的服务。

自己拥有了百万家产。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

签约时,业务员向他要E-mail address。

他再次说出:“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了。

”业务员很惊讶:“您有这么大一个公司,却没有E-mail。

想想看,如果您有计算机和E-mail可以做多少事?”他说:“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

”[点拨]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路去走。

[适用话题] “选择”“路”二、运用指导:1.素材点拨:“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财富,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财富。

立意可以谈财富应该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取,不能让财富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不要把金钱当成人生的目的,获取财富要有知识和技能,富人要懂得回报社会等。

选材要符合中学生生活的实际,能表现青年人的风貌和志趣。

2.话题适用:素材可适用于“感动”、“财富”(2006年河北题)、“经历的财富”(2006哈尔滨题)、“给我”(2006广东省佛山课改实验题)“难忘那一次”、“劳动”(2006北京中考题)等情感类话题。

3.真题展示:(A)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0分)白芳礼,天津的一位平凡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18年,省吃俭用、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把蹬三轮车积攒的近35万元钱,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中小学,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而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他把物质生活压到最低点,却把能量释放到最高度。

一年365天,他没歇过一天。

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这不是神话,白芳礼倾尽所能地把他的光和热洒向了众多需要帮助的学生。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岁的白芳礼静静地走了。

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车的老人。

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

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06年湖州中考试题(B)有的东西价格昂贵,也很珍贵;有的东西并不值多少钱,也格外珍贵。

有的东西是用钱买得到的,有的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经历或看(听)到过这样的事,有过这样的思考和认识。

请以“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