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6期湖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2009年12月V ol.24N o.6 Journal of H ub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Dec.2009[文章编号]1003-4684(2009)0620081204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李 莎,游嘉悦(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 要]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公司对国家的贡献率、公司对员工的贡献率与公司价值显著线性正相关;公司对投资者的贡献率、公司对社会的贡献率以及公司对汶川地震灾区的贡献率与公司价值的线性正相关性不显著。
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公司注重对国家、员工的贡献与提升公司价值之间所具有的明显正相关性;而公司对投资者、社会的贡献没有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公司对投资者的贡献信息、对社会的贡献信息无法完全通过资本市场反映出来,进而提升公司的价值。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公司价值;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715.5[文献标识码]:A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ocial R 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Corporate V alueL I Sha,YOU Jia2yue(School of M anagement,H ubei Univ.of Technolog y,W uhan43006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2 nies and corporate value.The aut hors use t he met hod combining normative study wit h empirical study,analyze t he correlation between t he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value,reach conclusion t hat national contribution rate and staff contribution rate are linearly correlated to corporate valu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while investor contribution rate,society contribution rate and Wenchuan contribution rate do not significantly linearly correlate to corporate value.Meanwhile,t 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 hat companies pay attention to t he appare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 he company contribution to nation or to staff and lifting corporate value,while t he company contribution to investor and society have not been taken seriously by Chinese listed com2 panies.And t he cont ribution information of investor and society which could also lift corporate value can not reflect completely t hrough capital market.K eyw ords: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corporate value;empirical study 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源于美国。
美国会计学家戴维・林诺维斯(David F Linowes)于1968年率先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1],随后他在1973年完善了社会责任会计定义,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对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2]。
此后,学者们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进一步加深。
美国托尼・蒂克系统论述了社会责任的内涵、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背景以及信息披露的模式等内容[3]。
同时,西方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在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贡献。
Ullmann(1985)、Pava (1996)、Griffin和Mahon(1997)均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积极的正相关。
而Corroll(2000)认为无法衡量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关系的价值[4]。
Subro2 to和Hadi(2003)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后,也认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公司的财务绩效没有关系。
可见,西方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并没有得出统一的定论。
《企业社会责任》[5]是我国最早以企业社会责任命名的著作,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其研究过于强调法律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比较狭窄。
陈玉清、马丽丽(2005)概括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建立能体现上市公司为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会计指标体系揭示了我国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真实贡献,实证分析了股价对该信息的反应,认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强,但是由于行业特色的存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迥异[6]。
李正(2006)选取我国沪市521家上市公司,实证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活动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认为从当期看,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越多其价值越低,但从长期看,根据关键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公司价值[7]。
刘长翠、孔晓婷(2006)的研究发现社会贡献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8]。
宋献中、龚明晓(2006)的研究表明企业会计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决策价值和公共关系价值都不大[9]。
本文运用Tobin′s Q值模型量化公司价值,并从我国沪市普通A股中随机选取的50家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SPS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明确我国上市公司价值与国家贡献、员工贡献、投资者贡献、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设计(一)样本选择为避免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区别给本文研究可能带来的影响,笔者在沪市只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公司中随机选取了5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且剔除了ST、PT公司。
通过搜集这50家上市公司于2008年最新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依照下文建立的5个社会贡献指标采集相关数据。
其中,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均来源于巨潮资讯网,股市行情信息则来源于金融界网。
(二)变量定义本文采用Tobin′s Q值计量公司价值,其计算方法是:Tobin′s Q=公司总资本的市场价值÷公司总资本的重置成本=(股权的市场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总资产的账面价值。
股权的市场价值=A股收盘价×A股流通股数+(总股数-A股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中国的股市正处于急剧动荡时期。
自上半年的“5.30”事件后,中国的股市迅速陷入低谷,所以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偏低,可能会造成低估了某些样本公司价值的绝对值。
但由于本文采用了比率这一相对指标,仅研究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故股价偏低对本文的研究影响不大。
为了衡量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福利所做的贡献,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公司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并在该指标体系中引入了“社会贡献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含义为: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中,有多少用于为国家或社会做贡献。
公司若使用等量资产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多,表明公司的经济效益越好;反之,则公司的经济效益越差。
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所构建指标的基础上[10],选取了国家贡献、员工贡献、投资者贡献以及社会贡献这4个大的方面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分析。
国家贡献:公司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除了满足了自身的财务目标,还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主要包括公司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也可以理解成公司为国家所支付的各项支出的总和。
员工贡献:公司在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水平、改善员工劳动条件等方面为员工所支付的各项支出的总和,包括薪水、补助、培训经费及其他员工福利支出等。
投资者贡献:公司在盈利时对股东的分红,给投资者派发的各种形式的股利、利息以及其他为投资者所支付的各项支出的总和。
社会贡献:公司对社会文化、教育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款,为帮助下岗人员、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以及公司投资在治理环境方面所发生的各种支出总和。
另外,2008年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伤亡惨重,损失巨大,社会各界均向汶川等受灾地区捐款。
为反映社会贡献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作用,特将所选上市样本公司为汶川的捐款数额作为第5个变量。
以往设计的指标中,公司的营业收入被当作变量的分母[11],而笔者认为公司的资产总额相对于营业收入而言更能全面反映公司情况,并且用比值作为指标变量可以规避公司规模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上5个自变量指标分别设计为:公司对国家的贡献率X1=(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司对员工的贡献率X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司对投资者的贡献率X3=分配股利以及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司对社会的贡献率X4=(公益性捐赠支出+支付的各项排污绿化费)÷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司对汶川的贡献率X5=向汶川捐款数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综合上述变量指标,即可分析出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1元资产中,有多少用来回馈国家、员工、投资者(包括债权人)以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