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故事的乐趣,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了解科学家骗人的目的,让学生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平时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第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课的生字掌握的较为扎实。
上课时,头一段时间会很认真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感觉疲倦,就会不自主的开小差。
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上课喜欢听别人讲自己不怎么发表想法。
总的来讲,学生上课不是特别积极。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乐趣,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难点:正确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说的话。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学时重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时难点: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激情导趣,新课
一、激情导趣,新课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3、看视频《动手做做看》,听课文范读并正音。
活动3【讲授】三、学习生字,辨别区分
三、学习生字,辨别区分
1、抽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 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
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偏旁归类识字:哎、哄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
6、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字。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此教学过程可结合动画课件《动手做做看:生字学习》辅助进行。
活动4【练习】四、写字练习,规范书写
四、写字练习,规范书写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会写“哄、骗”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学时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学时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字词、巩固应用。
一、复习字词、巩固应用。
1、我先检查一下孩子们的字词掌握情况。
(齐读、开火车
读)
2、换偏旁识字。
3、生字走进句子里。
(分组读)
活动2【活动】二、问题导向、品味文本。
二、问题导向、品味文本。
1、请回顾课文,本文主要讲了哪三位主人公?
2、文中讲了一件关于他们的什么事呢?请自由读课文,完成填
空。
(出示我能这样说) (一)、围绕“奇怪的问题”展开讨论:
1、浏览课文,找出奇怪的问题。
2、抽生回答奇怪问题是什么?(出示奇怪的问题)满满一杯水,因
多放了一样东西水就会漫出来,而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漫出来,这
确实很奇怪。
3、这个问题是谁提出的?(出示朗志万提出的奇怪问题) a 、讨论:屏幕出示朗志万的话:请生读—理解—齐读重点理解“漫”。
b 、:讨论:对于朗志万的问题,小朋友是如何回答的?(出示小朋友的
回答)同学们,人们一般会怀疑科学家的话吗?(不会怀疑) 那么,对于
科学家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有没有怀疑?(没有) 所以一位小朋友说:
“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读出毫不怀疑) 所以另一个小朋友说: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读出不假思索)
(二)、围绕伊琳娜的实验揭示文意——“动手做做看”。
1、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对了没?(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遇到事情想办法,这真是一个好习惯。
2、伊琳娜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体会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 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用这句话随时提醒自己。
②读好妈妈的话。
并用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齐读)
3、听了妈妈的话,伊琳娜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出示实验后的句子) 交流:a、结果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 b 、(课件出示)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怎么说:“————————————————————————————。
” 3、读第六自然段,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你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齐读)
4、指导书写:(送入田字格) 6、像“越来越生气”这样的短语你还知道哪些?(出示越—越- )
(三)、释题:不是真的哄骗,升华主题:敢于质疑。
1、伊琳娜生气责怪朗万志“哄骗”了他们,那朗万志真的是在“哄骗”他们吗?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课件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
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
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讨论: ①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 (板书:哄骗加上引号) ②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读了朗志万说的话,我知道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去试一下才知道。
) ③你能把你的理解用这样的方式总结一下吗?〈课件显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总结: 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亲自试一下才知道。
爸爸妈妈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认真想一想。
电视里做的实验结果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⑤.那科学家的话是不是不要信?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说说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小结:(课件出示)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
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
(四)、分角色读课文,想想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①分角色读全文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师:一个小朋友说——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说——生: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说—生:“不要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师:伊琳娜
找来一条金鱼——生:哎呀——师: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生: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师:朗志万听
了哈哈大笑,说——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
对的。
”②讨论小结:伊琳娜是位敢于质疑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
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
而是让孩子:“你动手做做看”。
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
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
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活动3【活动】三、延伸课外,积累名言。
三、延伸课外,积累名言。
1、积累关于动手实践的名言。
2、做实验: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
不会洒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