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身边的化学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C.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D.利用化学将废铁变成黄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 [ 基础题 ]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方向的是()A.新材料的合成B.工业“三废”的处理C.卫星定位软件的开发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3 [ 提高题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4 [ 提高题 ]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下面对小明同学收集到的几种物品进行探究。
①药品②腈纶毛衣③食醋④汽油⑤水泥(1)上述物品在制作或形成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与人类住、行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可以食用或服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5 [ 兰州中考 ]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 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 D.无人机的研发6 [ 枣庄中考 ] 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 PM2.5。
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详解详析1 D2 C 解析 A、B、D项都需要利用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均属于化学的研究内容;C项属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内容。
3 A 解析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减少植物的消耗;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大量使用私家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1)①②③④⑤④⑤①③(2)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或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题中所给物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用到了化学,物品中的水泥与“住”有关,汽油用作机动车的燃料,与“行”有关,可以使用或服用的是食醋和药品。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使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吃感冒药能缓解感冒症状,新能源的开发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等。
5 D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A、B、C项都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D项无人机的研发属于军事科技方面研究的范畴。
6 A 解析绿色植物能吸附空气中的微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焚烧秸秆不仅产生大量的微颗粒,还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发展共享单车,不产生污染,且节能;煤燃烧时既产生PM2.5,又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减少燃煤的使用,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PM2.5和有毒气体。
1.2 化学实验室之旅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蒸发皿D.燃烧匙2 [ 基础题 ]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3 [ 基础题 ]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 [ 基础题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 [ 基础题 ] 现有如下仪器:a. 量筒、b. 玻璃棒、c. 药匙、d. 托盘天平、e. 蒸发皿、f. 胶头滴管。
请回答(填序号):(1)用于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
(2)用于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
(3)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___。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6 [ 漳州中考 ] 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7 [ 广州中考 ]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量筒可用作某些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8 [ 苏州中考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 [ 鞍山中考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10 [湖北中考] 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导管和胶皮管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详解详析1B 解析 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都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烧杯需要垫上石棉网加热。
2D 3 A 解析 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A 5 (1)d (2)c (3)a (4)f解析 称量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6 D 解析 A 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B 为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锥形瓶,C 为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集气瓶,D 为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筒。
7B 解析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体积,不能作反应容器;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温度计只能用于测定温度,不能用于搅拌溶液;熄灭酒精灯,只能用灯帽盖灭。
8 D 解析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能直接凑到试剂瓶口闻药品的气味;加热试管内液体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9 C 解析 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10 (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1.3 物质的变化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 [ 基础题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淘米B .洗菜C .柠檬榨汁D .葡萄酿酒3 [ 基础题 ] 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B .百炼成钢C .风吹草动D .量体裁衣4 [提高题]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司马光砸缸B .凿壁偷光C .火烧赤壁D .铁杵磨成针5 [ 提高题 ] 加热某固体出现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6 [ 提高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D.冰熔化成水是化学变化直击中考7 [ 临沂中考 ] 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纸张燃烧C.葡萄酿成酒 D.水结成冰8 [ 黄石中考 ]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使石蜡熔化B.用木材制家具C.用粮食酿酒D.用玉石雕刻印章9 [广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10 [ 重庆中考 ] 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天花朵掰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详解详析1 B2 D3 B 解析钢与炼钢的材料属于不同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 C 解析 A、B、D项主要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 D6 C 解析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有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灯泡通电时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熔化成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 D 解析水和冰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水结成冰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8 C 解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A项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B、D项只是物质的形状变化,C项中粮食和酒属于不同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9 C 解析判断化学变化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判断,判断的根本依据是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是生成的新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
其他选项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0 B 解析花朵掰成花瓣、水果榨成果汁、冰砖凿成冰雕都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而粮食和美酒属于不同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小试身手1 [ 基础题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能导电B.镁能与氧气反应C.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D.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2 [ 基础题 ]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3 [ 基础题 ]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冰冷藏食品B.用金属铜制作导线C.用煤气煮饭、烧水D.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4 在一次讨论课上,小红同学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比空气中的高。
”小明同学提出:“这个简单,我们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一下。
”小红同学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猜测与假设C.观察 D.得出结论5 [ 提高题 ] 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们国家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
6 [ 提高题 ]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