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课堂实录师:下面呢,大家把书翻到第六页。
第六页是诗两首,我们先看第一首。
戴望舒的《雨巷》(板书)。
这是一首现代诗,大家先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生:(读诗)。
师:好,我找一位同学来把这首诗读一遍。
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呢,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哪位同学主动来读一下,主动来读一读,哪位同学?你来吧。
生:(读)。
师:恩,读得很流畅。
好,请坐。
“她静默的走近”,“他静默的远了,远了”(订正)。
生:(笑)(窗外传来鸡鸣声)师:请大家把这个问题思考一下。
(窗外的鸡鸣声此起彼伏)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想好了?请一位同学。
哪位同学?最好自己站起来,人家喊你站起来吧,有些同学说:我想好了,你又不喊我;有些同学说:我没想好,你又喊我了。
那你来说说吧!生:写的是作者独自在一个寂寥的雨巷里,希望找到一个像丁香一样完美的一个代表吧。
师:一个代表?一个姑娘吧!生:一个姑娘。
然后呢,他希望她有着所有丁香有的特点。
师:很好奥。
诗人啦,他在一个寂寥的雨巷呢,希望逢着一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
我们把这里的关键词找出来。
是哪个啊?关键词?就是她刚说的那句话里的关键词。
生:逢。
师:有些同学说“逢着”,故事一般要交代?生:背景。
师:时间,地点。
生:人物。
师:人物吧。
生:丁香。
生:寂寥的雨巷。
师:雨巷(板书)。
“我”就是诗人(板书),还有呢?生:姑娘。
师:姑娘(板书)。
好,请坐。
“雨巷”,我们先来看看雨巷奥。
它在诗词里面叫意象。
诗人啊,姑娘啊,这些所描写的对象啊,在诗词里面叫意象。
雨巷,巷子啊,大家见过没有啊?有没有感受啊?生:见过。
师:你家有?什么叫巷子,就是两座屋之间,中间那个过道,对吧!生:议论。
师:我们家的巷子一般都比较短。
就是两栋房子之间啊,那个过道。
但是跟课文中描写的这个雨巷呢,不太一样。
大家结合课文中所描写的雨巷和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感受、见闻。
谈谈这个巷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啦?生:寂寥。
生:寂寞。
师:恩,寂寥(板书)。
为什么巷子是寂寥的啊?没有什么人。
生:没人。
师:还有什么特点?生:悠长。
师:悠长(板书),但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巷子一般都比较短,像这种很悠长,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这种巷子。
哪里有啊?生:北京。
师:有同学说北京有,北京的什么啊?生:胡同。
师:胡同。
生:湖南。
师:湖南也有。
在哪里啊?生:长沙。
师:长沙。
生:余杭。
师:余杭有,他很聪明奥,因为作者他就生活在余杭。
他知道这个巷子呢,肯定跟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是吧!而且很有可能跟他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典型的是在徽州区,黄山那一块,以后你们有机会或者有同学去过的,你会见到奥。
以后你们都有机会的。
那个巷子曲折幽深啦,很悠长悠长的,一眼看不到尽头的。
还有就是北京的胡同。
还有什么啊?生:周庄。
师:奥,周庄。
我们有同学去过的。
周庄啊。
就是像这些比较古老的,有着古老建筑的地方啊。
一般都可能有这种很悠长的小巷子。
一眼看不到尽头的。
我们经常在哪里看到?生:电视。
师:电视剧里面看到。
很悠长、很幽深。
还有呢,啊?生:凄婉。
生:颓圮。
师:有同学说颓圮(板书),颓圮是什么意思啊?破败吧。
这个字读pǐ。
这个巷子为什么这么破败啊?生:古老。
师:很古老嘛,年代久远嘛。
不像我们今天的房子奥,拆了建,建了拆。
过去那种房子有的都是几百年的,几百年啊!几百年的建筑,很多的。
像今天欧洲国家有好多几百年的建筑。
在我们国家,在这个大拆违,大建设的情况下,像这样的古老的房子已经不多了,而且像这样的古老的巷子就更不多了。
很破败、很古老、很寂寥。
寂寥什么意思啊?啊?生:寂静。
师:寂静。
寥呢,什么意思啊?生:(沉默)。
师:没带字典啊?生:带了。
师:带了字典查查。
什么叫寥?字典应该人手一部诶。
生:稀疏。
师:啊?它不止一个意思吧?生:空旷静寂。
师:空旷的、静寂的。
就说明没有什么人,很静寂。
那在下雨天啊,作者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来到这个雨巷的时候,表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啊?生:惆怅。
生:迷茫。
师:惆怅、迷茫的(板书)。
拿课文里面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啊?生:彷徨。
师:彷徨(板书)。
而且,怎么样?前面还有一个词。
生:忧愁。
师:没有“忧愁”诶。
生:独自。
师:独自的。
他是一个人,很彷徨。
什么叫彷徨啊?查查嘛!生:游移不定。
师:游移不定,就这一个意思啊?生:不知道往哪里走。
师: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里走。
来回走啊,走来走去。
就好比你家里面,你爸爸比较愁闷的时候,吸着一支烟啦,走来走去的。
有的喜欢安静的爸爸呢,就喜欢坐在沙发上面—生:抽烟。
师:抽着烟,一动不动,是吧!有的呢,走来走去的。
说明他很苦闷,一个人苦闷的时候,肯定是心里面有事情,所以,作者呢,他是带着这样一个状态啊,来到这个雨巷的。
读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下雨天,诗人不在家里呆着,到这里来干嘛?他可以在家里啊,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静静的思考,或者说找一个不下雨的地方,没有雨的地方,独自一个人坐一会儿消解苦闷。
那他为什么要来到雨巷呢?你来讲讲(这生在轻轻说)。
生:他到这里来找一些支撑他精神的力量的。
师:他是到雨巷里面来找一些精神的力量了。
雨巷为什么能够给他一种精神的支撑呢?生:他以前生活过。
师:“他以前生活过”。
一般我们小时候的接触过的事物啊,他都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是吧!你们现在可能感受还不深,等你们再过一些年,或者说远走他乡了,在那个时候如果遇到什么事呢,有时候,你会发现啊,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往往能够给你很大的精神支柱的。
所以啊,诗人比较愁苦的时候呢,他到他最熟悉的或者说最怀念的巷子中来了。
来寻找精神安慰和精神支柱。
好,请坐。
讲得很好。
我们读诗啊,就要有感觉。
感觉出来了。
这首诗,就好理解了。
据学者考证,诗人小时候生活在杭州,那个地方有很多的大巷子,小巷子,曲曲折折的巷子,这个地方应该给他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吧。
下面他说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他一个人来到这巷子里面,他果然啦,要找什么呢,他要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生:(喃喃自语)。
师:啊?什么?声音大一点嘛!请大家把描写姑娘的部分啦,自己先读一读,然后,仔细考虑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生: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师:你先找奥,然后呢,我们一起来讲,好吧!他要找的这个姑娘有什么特点啦?生:(思考)。
师:好,大家一起来讲,他要找的这个姑娘有什么特点啦?刚才有同学说了,这姑娘有什么特点啊?生:哀怨。
师:啊?哀怨。
恩,哀怨的。
生:忧愁的。
师:忧愁的。
生:冷漠的。
师:冷漠的。
生:凄清的。
师:凄清的。
生:彷徨的。
师:彷徨的。
生:凄婉的。
师:凄婉的。
生:凄婉迷茫的。
师:凄婉迷茫的。
我们就拿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总之呢,这个姑娘是什么样的啊?生:愁怨的。
师:愁怨的(板书)。
还有什么特点?刚才我们同学说,这个姑娘是哀怨的、冷漠的、凄清的、凄婉迷茫的。
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不一样吧?她为什么“哀怨”?“哀怨”是什么意思啊?哀,就是哀愁,怨,就是怨恨。
是吧。
“凄清”的,就是凄凉的,是吧!清凉冷清的。
就说明她的境遇怎么样?不好,凄惨的。
清呢,就是冷清。
用“清”形容一个人的时候,表明没有什么啊?有没有同伴啦?没有吧!没有同伴。
凄婉迷茫,有问题得不到解决。
凄婉,婉呢,就是婉约的意思,这个婉约是形容这个姑娘,怎么样啊?她的美丽,是吧!她的美丽啊。
还有呢,描写这个姑娘的—生:芬芳。
师:奥,芬芳。
恩,“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这个姑娘怎么样啊?这是写姑娘的什么呀?生:美。
师:美。
这是一个愁美人。
愁怨的美人啦!而且,她不是像玫瑰花一样的美,也不是像百合一样的美,她是像什么一样的美啊?生:丁香。
师:像丁香一样的美。
丁香花大家见过没有?生:见过。
师:见过啊,你见过,你给我描述一下,丁香花是什么样的?你站起来跟大家讲,怎么样?(不愿意站起来)。
那你描述一下吧。
生:在一起的(用双手比划着:包在一起的形状)。
师:一串串,一簇簇的,对吧!还有哪些同学见过丁香花啊?啊?(小声说。
)我们这儿种植得不多。
师:恩,像这种,一簇一簇的(点击网上的图片)。
基本上都是什么颜色啊?生:紫色。
师:以紫色为主,对吧!生:还有白色。
生:白色。
生:白色的。
生:白色的好看。
师:这种紫色也好看。
生:这种好看。
生:还有那种茶绿色。
生:哇。
生:好看。
生:黑龙江啦!生:内蒙!师:就这样的,奥。
好,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把描述丁香的这一段文字读一下。
生:看不见。
师:看不见我就调大一点(调整字体)。
你来读读吧!生:读(材料一)(这位同学看起来比较有喜感。
)。
生:(他生笑。
因为这位同学看起来比较有喜感。
)。
师:好,他前面这部分读得很好。
被你们笑得他后面一部分没读好。
生:(笑)。
师:好,你们笑他。
下面一个问题。
我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得好。
这段文字里面所介绍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啊?生:纤柔。
师:好,概括一下,奥。
生:(小声说)。
师:诶,刚才谁讲的啊?你来概括一下吧!生:纤柔,淡雅,清香。
喜光、喜温暖、喜湿润。
生:这是读。
师:概括一下,奥。
生:耐阴。
师:耐阴。
生:开花稀少。
师:开花稀少。
生:耐寒、耐旱。
师:耐寒、耐旱。
生: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师: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生: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师:恩。
生:忌在低洼地种植。
师:好,请坐。
哪位同学再概括一下?他概括了一些,但不是很概括。
你来说说吧!生:纤小,柔弱,喜阳光充足。
耐寒,耐旱,忌在低洼地种植。
师:好,请坐。
这两个同学呢,概括得都不是很简洁,丁香纤弱、淡雅、喜光、耐寒性强、忌积水。
再看看下面,它在我国古诗文中,有这么一个特点,丁香花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把丁香的花苞称为丁香结。
丁香结,常常被诗人用来形容愁思郁结,难以排解。
花苞好比一个人,愁思难以排解,自古以来,这个意象,都被沿用下来。
你比如说李璟《浣溪沙》里面有这么一句话“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和李商隐《代赠》里面也有这么一句话“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都是借用丁香这个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愁闷的。
那诗人“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来了没有啊?生:没有来。
师:来了没有?生:没来。
师:你怎么知道没来啊?生:想象的。
师:文章怎么说的?生:希望。
师:“希望”!那文章不是说“她静默的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吗?“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她不是来了吗?生:她想象来了。
师:奥,他想象来了。
他想象这个姑娘走到自己身边了。
那这个姑娘走到他身边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啊?她有没有跟诗人说话呀?或者聊几句啊?生:没有。
师:那这个姑娘做了什么?生:叹息。
师:她为什么叹息?生: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文章里面说“她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