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46分)1. (1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 。

(王维《使至塞上》)(2)衣沾不足惜,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3) 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4)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 。

(刘禹锡《秋词》)(5) ________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6)霜落熊升树,________ 。

(梅尧臣《鲁山山行》)(7) 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大雪三日,________ 。

(张岱《湖心亭看雪》)(9)夕日欲颓,________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0)“________”,安闲自适的心境,知音甚少的感慨,自嘲自解的旷达尽在其中。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 (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_______,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在第①段的横线上填上“狭窄”的反义词。

(2)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水藻贮蓄(3)第②段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

(4)第②段画线句A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

(5)第②段画线句B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其本体是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

3. (10分)名著阅读(1)《骆驼祥子》作者除写祥子外,还塑造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 ____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_____ 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 _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

(2)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语段选自小说《》,“他”指的是。

4. (12分) (2017八上·邗江期中) 某中学开展了“触摸汉字魂争做朗读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参加下面一系类活动。

(1)【我辨别】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横线上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字的演变过程。

(2)【我宣传】为激发全校学生书写汉字的热情,该中学学生会邀请了扬州市书法家协会成员的李老师11月16日来我校报告厅作讲座。

请你为讲座设计一个主题,要包含讲座的内容和目的,并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讲座主题:________活动标语:________(3)【我主持】《朗读者》中的开场白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开场白,流畅的文字直击人灵魂深处,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下是“遇见”的开场白,请你为“陪伴”写一段文质兼美的开场白。

董卿: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59分)5. (20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时间的价值艾敏(埃及)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的使用它们。

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

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

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

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使用它。

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

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

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

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

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

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

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时间。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来的?(2)如何有效使用时间?根据选文内容加以概括。

(至少答出两点)(3)从整体上看,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种论证方法论述什么观点?(4)文中说“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

”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是怎样做的?6. (20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

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

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

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

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

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

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

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

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

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

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

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写出来。

(至少写两条)7. (19分) (2016九下·射阳期末)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仆(1)去月谢病,还觅薜萝(2)。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3)日,幽岫(xiù)(4)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5)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6)。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注释】:①【仆】作者谦称。

②〔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③(限)遮断。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⑥【办】具备。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 ②具答之________ ③于斯已办 ________ ④仁智所乐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3)甲文所虚构的大同世界虽然与当今全中国人民的强国理想“中国梦”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请你结合甲文分点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