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模拟测试(四)语文一、积累和运用(共4小题,计16分)1•古诗文默写。
(8分)(1 )必做题。
(4分)秋词[唐]刘禹锡(2)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
(4分)①《过零丁洋》中有句诗用了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文天祥当时的心情,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陋室铭》末尾处,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两个短句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③《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出了游子思乡的羁旅之愁。
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请你写出一个表现奉献精神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2•下面语段中,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第③两句有语病。
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3分)①换用号:口^②增补号;”7=3③删除号;口E ④澗位号: 一|①生活中我们要感谢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感谢父母,赐给我们生命;感谢朋友,赠予我们友谊;感谢阳光,奉送我们温暖;感谢春夏秋冬,让我们品尝美妙的生活琼桨。
②一次成功,一次失败,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应该使我们心怀感谢。
③因为心怀感谢,会让我们珍惜拥有,而学会感谢,更能使我们的心灵在一次次感动中升华、净化,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3.文学名著阅读。
(3分)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的、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
惊慌失措的小狐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材料二:邹丰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 ',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材料三: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孩子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我的探究:二、综合性学习(9分)5.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
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
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
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⑴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
⑵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⑶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
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
三、阅读(共13 小题,计45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 题。
(14分)把愤怒变成葡萄园①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
就连那些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也有时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而怒从心起,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 二字镂刻在自己的宝剑上。
②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天庭之怒,则黑云密布、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演绎出山崩海啸,怒潮翻滚。
其实,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而“拔剑而起”,抱着“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豪情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
至于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一个气势恢宏、华美富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只留下一片可怜焦土”的举动,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幽幽浩叹。
③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
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处,遇到棘手和麻烦,就会因心情浮躁而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之于最后的一蜇。
我有个远房舅舅,在修理家里一个疏漏破损的木盘,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竟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
后来无论在考试中失败,或者遇到不顺心的烦恼苦闷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一段往事。
④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遇,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金融方面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凌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
然后回到宁静的、能够充分施展他才华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倒不如“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愤怒变为葡萄园” 。
这样才能成真正的强者。
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 ,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
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
晚年的托尔斯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像一个“气势磅礴气象博大的生命大瀑布” ,歌德更是一棵“生命的常青树” 。
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
⑤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瀑布”和“大树” 。
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会酿造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
可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的能量和资源,去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洒出一片蔼蔼绿阴。
【注释】葡萄园在西方人的词语中有平息愤怒,平和心态的意思。
6.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
(3 分)7.下面的事例论据用在第(4)段中证明作者的观点,好不好?(4 分)晚年的托尔斯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像一个“气势磅礴气象博大的生命大瀑布” ,歌德更是一棵“生命的常青树” 。
8.第(3)段中画线句在该段中起到怎样的论证作用?( 3 分)9.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举例做简要分析。
(4 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 题。
(17分)母亲的诗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十多年前,我上小学。
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
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
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
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
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
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
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
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
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
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
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
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
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
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
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 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
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0•“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出的话,竟被我称为诗,这是因为(4 分)11•文中两次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第一次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第二次是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
(4分)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线句属于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13. 文中的母亲是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使“我”勇于面对生活,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母爱的感受。
(6分)(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3 —18题。
(14分)为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圭寸其子击②。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 “仁君。
”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
”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