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讲解
禁忌症
体温或血压短时间变异过大 严重心律紊乱 严重气胸、心肺压缩性疾病 心腔肿瘤 心内分流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换能器调零: 置管完成后股动脉换能器和中心静 脉换能器分别调零;为提高中心静脉压(CVP) 和 动脉压力监测的准确性,减少因体位、输液、抽 血等因素的干扰,监测过程一般每隔8 h 调零 调零方法:将换能器平患者腋中线第4 肋,与大气 相通,按监护仪调零键,直至数值为零,再转三通开 关使换能器与各导管相通,调零完成。可持续监 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
经肺热稀释技术
中心静脉注射 肺 右心 左心 PiCCO导管 如插在股动脉内
经肺热稀释
在中心静脉内注射冷(<8ºC)生理盐水作为指示剂 动脉导管尖端的热敏电阻测量温度下降的变化曲线 使用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得出心输出量(CO)
热 稀 释 测 量 曲 线
-D T
[ C] 0,6 ° 0,4 0,2 0,0 0 注射 10 20 30
EVLW
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
EVLW
PiCCO
只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温度感知器的特 制动脉导管 经肺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进行定标 心输出量与主动脉压力曲线的收缩面积相关 对每一次心脏搏动进行分析和测量
放置PiCCO步骤
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及温度感知探头与CCO模块相 连接 插入动脉导管,连接测压管路 动脉导管与压力及PiCCO模块相连接 观察压力波形调整仪器,准备注射液测定心排 血量 为了校正PiCCO,需要三次温度稀释法CO测定
1. 测定CVP,并输入PiCCO中
2. AP调 “O” 3. 注射3次冰盐水(<8℃ 15ml) 4. 保存数据,进行计算
热稀释曲线
PiCCO的主要测量参数
热稀释参数(单次测量) 心输出量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胸腔内血容积 血管外肺水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 脉搏轮廓参数(连续测量) 脉搏连续心输出量 每搏量 动脉压 全身血管阻力 每搏量变异
t [s]
PiCCO = cal • HR •
P(t) ( + C(p) • SVR
Systole
dP ) dt dt
与病人有关的校 心率 正因子
压力曲线 动脉顺应 压力曲线型 下面积 性参数 状
PiCCO与Swan-Ganz 热稀释导管测量心输出量的异同
静脉注射
Swan-Ganz热稀释 测量位置 PiCCO动脉热稀释 测量位置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肺
PiCCO护理要点
PiCCO 的定标、校准 PiCCO 波形监测 管路的管理 栓塞的观察及护理 ICU 护士的规范化专业培训
PiCCO的优势
与传统测量CO相关性好 创伤小 对每一次心脏搏动进行分析和测量(beat to beat)
测量全心指标,反映全心功能,不以右心代表整个 心脏 很少受机械通气等外部压力变化的影响 技术容易掌握,并发症少 可用于儿童与婴儿( 2公斤以上)
PCCI
SVI
SVV 5% dPmx 1140 (GEDI) 606
PULSION 动脉压力传感器 PV8115
动脉热稀释导管(PiCCO导管)
连接床旁监护仪 PMK - XXX
实施方法
经右侧中心静脉导管通路,通过三通将注射 器及心输出量(CO)模块、接口电缆的温度 探头相连。 另外经股动脉处置动脉专用监测导管,分别 与CO模块、接口导线,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有 创压力模块相连。
正常值范围
Parameter
Range
3.0 – 5.0 40 – 60 1200 – 1800 70 – 90 25 – 35 4.5 – 6.5 60 – 90 680 – 800 850 – 1000 10 3.0 – 7.0 1.0 – 3.0
保持动脉导管通畅:动脉导管接生理盐水以 3ml / h 持续滴入, 以防血液凝固堵管。当压力 曲线异常时, 应分析原因。如导管内有凝血而 发生部分堵塞而导致波形异常时, 应及时抽出 血块加以疏通。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穿刺肢体的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卧床休息,术侧肢体保持伸直、 制动,必要时予约束带约束或药物镇静; 定时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患者翻身或躁动时,注 意导管是否移位。
禁忌症
由于测量方式是有创的,因此如果病人的动 脉置管部位不适合置管,则不能使用。 PiCCO只应该用于预期结果与风险相比是值 得的病人。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 (IABP)的病人,不能使用本设备的脉搏轮 廓分析方式进行监测。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 主动脉瘤、大动脉炎 动脉狭窄,肢体有栓塞史 肺叶切除,肺栓塞,胸内巨大占位性病变 体外循环期间
PiCCO参数分析及应用
容量/前负荷 中心静脉压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胸腔内血容积 每搏量变异 脉压变异 外周血管阻力 心输出量 每搏量 心功能指数 全心射血分数 左室收缩力指数 血管外肺水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CVP GEDV ITBV SVV PVV SVR CO SV CFI GEF dPmx EVLW PVPI
PiCCO技术的原理
经肺热稀释技术
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PiCCO
其所采用的方法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 波型曲线下面积分析技术 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CO, 通过分析动脉压力 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 同时可计算胸血容量 ( ITBV )、血管外肺水 ( EVLW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 PVPI )、全心舒张 末期容积( GEDV )、每搏量变异( SVV )、脉压变 异( PPV )、全心射血分数( GEF )、心脏功能指数 ( CI )、外周血管阻力( SVR)等。
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指示剂温度:一般0-4度,也有用10度或室温, 但指示剂与血温应相差10度以上 连续两次注射时间应间隔70秒左右,以便让动 脉血温恢复正常 呼吸和肢体活动可使CO基线波动
影响CO测定的因素
影响因素 冰指示剂误差1度 室温指示剂误差1度 指示剂从冰水中拿出30秒 5ml指示剂误差0.5ml 10ml指示剂误差0.5ml 注射指示剂同时快速输液 不正确的计算常数 CPB(体外循环)后30分 CO可能误差 ±2.7% ±7.7% 温度增加0.56±0.16度 ±10% ±5% CO降低30-80% 1-100% 9%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PiCCO 监测的准确性 除了校正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较好的、正常的 动脉脉搏波形监测。 为获得精确的动脉压力波形,避免使用很长的连 接管或多个三通。严密观察各个连接处有无松 动、脱出及血液反流现象,保证三通、管路及换 能器等连接牢固。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iCCO plus 的连接
中心静脉导管 注射水温度测量管 PV4046
AP
13.03 16.28 TB37.0
AP 117 140 92
(CVP) 5 SVRI PC CI HR 3.24 78 42 2762
AUX adapter cable PC81200
Interface cable PC80150 注射水温度测量电缆 PC80109
Unit
l/min/m2 ml/m2 dyn*s*cm5*m mmHg % 1/min 1/min ml/m2 ml/m2 % ml/kg
心指数(CI) 每搏量指数(SVI) 全身血管阻力(SVRI) 平均动脉压(MAP) 全心射血分数(GEF) 心功能指数(CFI) 心率(HR) 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 胸腔血容积指数(ITBI) 每搏量变异(SVV) 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
ITBV
胸腔内血容积(ITBV)是心脏4个腔室的容积 + 肺血管内的血液容量
GEDV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是心脏4个腔室 内的血容量
ITBV 和 GEDV
在反映心脏前负荷上优于中心静脉压及肺动 脉嵌顿压 不受机械通气及通气时相的影响
EVLW
PiCCO 的特有参数, 是对肺水监测的重要指 标 EVLW 指肺组织内液体的容量, 提示何时补 充容量不再有利
实施方法
测量开始,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温度 ( 2~8℃)指示剂(冰盐水) 10 ml/次,匀速, 4秒内注射完毕 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血管外肺水→肺静脉→ 左心房→左心室 →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PiCCO 导管接收端; 做3次温度稀释心排血量测定。
单次测量CO步骤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iCCO 定标须注意:注入中心静脉的盐水量根 据患者的体重和胸腔内液体量选择,4 s 内匀速 输入,注射毕立即关闭三通开关;病情稳定后 PiCCO 定标每8 h 1 次,避免反复频繁测定,增 加心脏负荷;测量过程勿触摸中心静脉的温度传 感器和导管,避免手温影响测量准确性;避免从 中心静脉注入血管活性药。
SVV(30秒) =
SVmax – SVmin SVmean
Swan - Ganz 导管监测与PiCCO 的性能比较
置管操作 评价血管容量和心脏前负荷的指标 留置时间 并发症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监测心血管和循环容量的病人。例 如在外科、内科、心脏科和烧伤科特殊监护病 房中的病人,其它特殊监护病房中需要进行心 血管监护的病人,以及被施行较大手术而需要 进行心血管方面监护的病人,休克、ARDS、急 性心衰、严重创伤、大手术等。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给出了血管外肺水 (EVLW)与肺内血容量的关系,能够帮助分辨 是静水压还是通透性导致的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