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寨沟》(第二课时)(1)

《九寨沟》(第二课时)(1)

《九寨沟》(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介绍九寨沟自然风光和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欣赏、直接感受等手段体会九寨沟的神奇与可爱,学会从多种角度触摸景色的秀丽和神奇,以及动物的可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体悟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时,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理解九寨沟的雪峰、森林、湖泊、瀑布等自然风光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缺乏,所以感性体会九寨沟自然风光的神奇与独特有一定的障碍,因而要加强这方面的有效积累。

2、在体会九寨沟自然风光与珍稀动物的同时,要学会运用不同方法介绍九寨沟的神奇与独特,从而达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九寨沟》。

(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在哪儿?(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
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

)为什么叫“九寨沟”呢?(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3、今天,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再去九寨沟,细细地去感受那里迷人的风光吧!
二、自主朗读,体验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你喜欢的句子也可以把它划出来,并在书上写写你喜欢的原因。

1、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2、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生:雪峰、湖泊、瀑布)
3、那么你喜欢那里的哪一处景色呢?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a.雪峰
师:你最喜欢那里的什么呢?(生:雪峰)那你来读一读写雪峰的句子。

【出示: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出示图片)
师: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九寨沟的雪峰怎么样?
生:“一座座”说明雪峰很多,“插入云霄”说明雪峰很高,
“峰顶银光闪闪”说明雪峰很美。

师:你说的真是不错。

那你能通过朗读把雪峰的特点读出来吗?(2--3生读)表扬:1、老师听出来了,那儿的雪峰可真多啊!
2、九寨沟的雪峰重重叠叠,一座座雪峰挺立在那里,可真高啊!
3、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白雪覆盖着的峰顶,太阳一照显得银
光闪闪。

师:来,喜欢雪峰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句话吧!(齐背)
b、湖泊
过渡:我们知道了九寨沟雪峰多、高、美,那里的湖泊呢?(指名读湖泊的句子)【学生先说,师再出示图片和句子!】
师: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那里的湖泊有什么特点?
生:九寨沟的湖泊很多、湖水清、湖泊很美。

师:你分别从哪里看出来?……
【引导学生读读议议】
生1:我从“大大小小”中,知道了九寨沟的湖泊很多。

师:还有吗?
生2:我从“清澈见底”中,知道了九寨沟的湖水很清。

师:“清”到了什么程度?
生2:就连湖底的石块色彩斑斓的石块都被看的清清楚楚!
师:你真爱动脑筋!那么你们除了知道九寨沟的湖泊很多、湖水很清,还知道了湖泊的什么呢?
生3:我还从“像颗颗宝石般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知道了九寨沟的湖泊很美!
生4:我还知道了人们把这些湖泊叫“五花海”“五彩池”。

师:大家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生:因为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师:九寨沟的湖泊如此神奇(出示“五花海”“五彩池”的图片)大家看,湖水里倒映着(生:蓝天、白云、雪峰、森林),构成了一幅幅(生:五彩缤纷的图画)!
师:假如现在你是小画家,你要它画出来,你会画出哪些颜色呢?
生:天的蓝色水的绿色花的红色树叶的黄色………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啊!这么多的颜色,你能用那些词来概括呢?
生: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师:所以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生接:五花海、五彩池!
看到如此美丽的湖泊,你心里感到怎样?
来,谁来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
【出示:大大小小的湖泊……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表扬:1、你读的真好听!
2、听你这么一读,老师仿佛也置身于美丽的“五花海”中!
3、有的同学脸上还洋溢着喜爱的表情,老师再请一位同学带我们去美丽
的九寨沟。

【读的不好,师范读】
师: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相信他一定能读的有感情
师:来,我们班的女生用甜甜的嗓音一起读一读吧!(女生齐读)
师:多迷人的景色呀,让我们一起把这美好的画面留在脑海中吧!(看图试着背诵)先自己练练。

谁有勇气接受挑战?
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湖泊。

【引导学生弄清四句话写什么,自由读,记忆后检查背诵】
c、瀑布
过渡:欣赏了雪峰、湖泊,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瀑布的脚下。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瀑布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中描写瀑布的句子后,来说一说原因。

(指名2—3名学生说说瀑布形成的原因。


出示图片加以理解。

师:(出示瀑布的图片)你们看,瀑布就像一条白色的绸带从天而降,倾斜下来,真是——(生接:白练腾空)。

师:(出示银花四溅的瀑布)【听瀑布的水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哗哗哗的水声!
师:图上的瀑布的水花好像都飞溅到我们身上了,课文中用了哪个词?
生:银花四溅。

师:对,这个词语用的太形象了,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银花四溅”!(生齐读)真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师:欣赏了九寨沟的瀑布,你觉得它怎么样?(生答)
请大家用朗读把这种壮观表现出来。

表扬:1、你读的真有气势
2、听你这么一读,老师都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3、听了你的朗读,真是美的享受,掌声送给他。

【读的不好,师范读】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很不错,那谁能将这个句子来填一填呢!
【出示: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

由此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的瀑布。


师:如此有气势的瀑布,请我们班的小伙子一起来读,读出瀑布的雄伟壮观。

总结:同学们,九寨沟的山美、树美、水也美,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三段。

(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渡:嘘!来,来,来,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啦,咱们可别放慢脚步,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呢!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自学要求:1.看看林深叶茂处有哪些珍稀动物?
2.思考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交流:
a、金丝猴
生:体态粗壮
师:瞧,这只金丝猴正在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我们四(2)班窥视呢!(指名学生读该句)
b、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善于奔跑的羚羊)(指名学生读该句)
c、师:还有什么呢?(生: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指名学生读该句)
d、行动敏捷的小熊猫(指名学生读该句)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观赏的时候,老师也发现了一只勤劳能干的小刺猬身上沾满了红红的小果子哦,正摇摇摆摆地在草地上散步呢!
师:想一想,我们还可能看到哪些珍稀动物呢?
【出示:也许在林深叶茂处,还有一只的,。

】师:是不是只要去九寨沟的游客就能看见这些小家伙呢?
生:不是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也许”)那看来我们都是幸运的游客。

总结:
1、要想读好这一段,只要抓住描写这些动物特点的词,静静地听老师读。

(师范
读)
2、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善于奔跑的羚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珍贵的野生动物,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里,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九寨沟真是个【生齐说: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板书:人间仙境)
1、读一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看看在全文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生: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2、那我们找找课文前面哪儿也有相似的句子!师引导---- 作者一进入九寨沟的
景区,就好像(生接:童话世界)【师板书:童话世界】
2、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的九寨沟,你觉得前面加什
么词比较合适呢?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是啊,走进九寨沟,如梦如幻,迎接你的无一不是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

(生齐读:九寨沟)
作业:1、为九寨沟设计一则广告词。

2、以“九寨沟真美啊!”为开头,写一段话。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3、
4、5自然段。

板书:童话世界
()的九寨沟
人间仙境。

相关主题